2020年中國膜產業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分析
?
膜作為一種新興高效的分離技術廣泛應用在電力、紡織、化工、電子、冶金、石油、食品、飲用水凈化、工業水處理、生物制藥、發酵等各個領域;在中國因為水的問題比較嚴峻,因而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應用發展的比較快。其中,我國比較成熟的水處理膜技術主要包括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等,被廣泛地應用于污水凈化、海水淡化、污水廢水循環利用等領域。
在膜工業總產值中,主要由膜與膜材料、膜裝備、膜工程和膜配套設備4大部分構成。2018-2019年間,膜工程板塊的產值占我國膜產業總產值的28%;其次是膜設備,產值占比也達27%。相較而言,膜與膜材料板塊的產值增長空間較大。在企業競爭格局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涉“膜”企業共有2038家;2019年,全國膜產業企業數量也在2000家以上,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和廣東六大區域。其中,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2017-2019年碧水源膜技術新增污水處理能力規模約占全國新增膜技術污水處理規模的65.8%,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水處理工程設計、建設是膜產業鏈的中游,其涉及的技術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連續膜過濾(CMF)、浸沒式膜過濾(SMF)、雙向流膜過濾(TWF)等。目前,膜生物反應器(MBR)在我國水處理市場的應用較為廣泛、且集中度較高,例如,國內企業-碧水源是一家專業使用MBR技術從事污水處理與污水資源化技術開發、應用的高科技環保上市企業。膜的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海水淡化、污水處理、食品醫藥、工業生產等等。數據顯示,2018-2019年間,我國膜產品、工程、技術等主要應用于水處理領域,其中,工業用水處理的應用占比達35%,工業廢水處理的應用占比達20%。此外,在能源領域,主要應用于新能源電池隔膜等產品,應用占比約21%。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膜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膜產業逐漸走向成熟。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膜產業總產值的年均增速在15%左右;2019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已達2773億元,同比增長13.7%,較“十二五”期末翻了一番。2020年根據“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速(15%)進行測算,全年膜產業總產值將突破3000億元。
膜產業在“十三五”期間得以迅速發展,展望“十四五”,由于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膜產業仍然具有較廣闊的發展前景。從政策角度分析,2021年1月4日,國家發改委聯合九部門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旨在加快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促進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損害問題。《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