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血漿代用品、晶體液行業市場研究預測及競爭戰略可行性分析
?
(1)血漿代用品定義與分類:血漿代用品主要用于失血、失血漿及大面積燒傷等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緊急情況,可起到擴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在提高患者生存率中效果顯著。近年來由于臨床上血源的短缺以及血源具有傳染血源性疾病的潛在危險,因此使用血漿代用品進行容量治療極其重要。尤其是在圍手術期,血漿代用品的使用對于緩解醫院血源緊張、減少輸血并發癥、節約治療費用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般而言,理想的血漿代用品需具備穩定的理化性質,能夠快速補充血容量,增加組織灌注并在血管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同時對凝血功能和腎功能無明顯的影響,無過敏反應和組織毒性,并在體內容易代謝和排除。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血漿代用品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
目前臨床上,血漿代用品主要分為晶體液和膠體液。其中,晶體液主要包括生理鹽水、林格液、乳酸林格液和醋酸類電解質;膠體液分為天然膠體(人血白蛋白)和人工膠體,人工膠體又分為明膠類、羥乙基淀粉類和右旋糖酐類。
(2)血漿代用品和灌注液行業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根據城市公立醫院數據庫顯示,2019年我國血漿代用品和灌注液的市場規模約為579.17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4.85%。2013-2019年期間的年均復合增速約7.67%,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2013-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市場規?,F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3)國內晶體液主要產品:目前,國內晶體液產品主要包括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林格注射液、醋酸鈉林格注射液、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復方電解質注射液等。目前,以醋酸鈉林格最為接近細胞外液成分。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晶體液行業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報告》
主要治療性晶體液產品適應癥分析
?
前述國內晶體液市場主要的5類晶體液產品,在技術特征、臨床應用場景、終端醫院價格等方面的差異情況具體如下:
?



?
目前,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國內市場主要競品包括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復方電解質注射液、復方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和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等治療性晶體液,其中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為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復方電解質注射液、復方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和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為部分地方省份醫保乙類品種。乳酸鈉林格注射液作為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其醫保報銷比例為100%,較其他競品在醫保報銷比例上存在優勢。上述產品納入國家/地方醫保目錄的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產品名稱 | 納入國家/地方省份醫保情況 |
復方電解質注射液 | 新疆(2014/2017年版)、寧夏(2011/2017/2019年版)、西藏(2017年版)、河南(2010年版(2016年增補)/2017/2019年版)、四川(2018年版)等 |
復方醋酸鈉林格注射液 | 貴州(2017/2019/2021年版)、湖北(2019年版)、湖南(2018/2019年版)、江蘇(2018年版)、四川(2018年版)等 |
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 | 安徽(2011/2018年版)、甘肅(2010/2017/2019/2021年版)、廣東(2013/2019/2021年版)、貴州(2017/2019/2021年版)、河南(2010/2017/2019年版)、湖北(2017/2019年版)、湖南(2011/2018/2019年版)、江蘇(2010/2018年版)、內蒙古(2010年版)、四川(2010/2018年版)、天津(2012/2019年版)等 |
乳酸鈉林格注射液 | 國家醫保目錄(2004/2009/2017/2019/2020年版) |
②國內主要晶體液市場規模:2013-2019年,國內主要治療性晶體液產品的市場規模從6.72億元增長至21.40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21.30%。其中,以醋酸鈉林格注射液為代表的新一代晶體液市場容量增速較快,具體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與傳統晶體液相比,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具有穩定的理化性質和良好的代謝特性,臨床上可在麻醉科、ICU、急診科、大外科等多科室使用。此外,醋酸鈉林格注射液不含糖,更適合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近來年,醋酸鈉林格注射液國內市場規模呈現快速擴容態勢,從2013年的4,809萬元大幅增長至2019年的65,270萬元,年復合增速高達54.45%,系國內晶體液行業增長最快的細分產品之一。國內主要晶體液銷售額的增速出現分化,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單位:萬元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由上表可見,2017-2019年國內主要晶體液的市場容量處于穩定擴容階段,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3.35%。分產品來看,由于產品自身特性和臨床應用場景等方面的差異,主要晶體液產品的市場增長出現分化,具體體現為:目前國內銷售額最大的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由于上市時間較早在市場推廣方面已相對成熟,近年來國內市場規模趨于穩定,銷售額增速明顯放緩;同時,以醋酸鈉林格注射液為代表的晶體液產品替換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的趨勢逐漸顯現。在此背景下,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的市場規模從2017年度的2.97億元下降至2019年度的1.91億元,下降趨勢較為明顯。細分規模最大的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增速放緩以及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的被替換趨勢漸顯,在較大程度上拉低了國內主要晶體液總體市場規模的平均增速,使得醋酸鈉林格注射液的市場增速高于主要晶體液市場的總體增速。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灌注液行業市場研究及深度專項調查投資預測報告》
同時,與增速較快的復方電解質注射液和復方醋酸鈉林格注射液相比,2017-2019年醋酸鈉林格注射液的年增速介于二者之間,其期間復合增速高于復方電解質注射液,而低于復方醋酸鈉林格注射液。
③不同血漿代用品的比較:血漿代用品是臨床容量治療的常用容量補充劑,分為晶體液及膠體液兩大類。晶體液溶質分子質量<29,763u,可自由通過大部分的毛細血管,使毛細血管內外具有相同的晶體滲透壓;膠體溶液溶質分子質量≥29,763u,直徑為1~100nm,不能自由通過大部分毛細血管,可在血管內產生較高的膠體滲透壓。
A、晶體液:全球晶體液的發展先后出現了生理鹽水、林格液、乳酸鈉林格液和醋酸鈉林格液等產品。1832年,ThomasLatta將靜脈鹽溶液首次用于治療霍亂引起的脫水;1883年,SydneyRinger在生理鹽水中加入氯化鉀及氯化鈣,稱為“林格液”;1932年Hartmann在林格液基礎上,增加了乳酸鹽,使其具有酸減緩沖能力,稱之為乳酸林格氏溶液;1949年,Hocks首先以醋酸鹽代替乳酸鹽作為手術期間碳酸氫根的來源,而后醋酸鈉林格液問世。
B、膠體液:臨床上,膠體液主要包括天然膠體(人血白蛋白)和人工膠體(明膠類、羥乙基淀粉和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是從健康人血中分離出來的血清白蛋白滅菌制劑,由于價格較為昂貴,一般多用于治療低血容量和明顯低蛋白血癥。人血白蛋白因含有凝血因子碎片和激肽,可能引發致命的過敏反應。
羥乙基淀粉有高分子量、中分子量及低分子量3種溶液,主要優點是擴容效果好、維持時間長,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學,防止和堵塞毛細血管漏,具有抗炎作用。同時,羥乙基淀粉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包括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和腎功能,組織蓄積和過敏反應。羥乙基淀粉溶液的擴容強度和維持時間,取決于它們的濃度和相對分子質量,以及克分子取代程度和取代方式。
琥珀酰明膠由牛膠原經琥珀?;赡z體液,靜脈輸入后較小分子從腎小球濾過,有利尿作用,大分子滯留血管發揮擴容作用,擴容時間短。根據聚合葡萄糖分子數目的不同,右旋糖酐可分為中等相對分子質量右旋糖酐、較低相對分子質量右旋糖酐、較小相對分子質量右旋糖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吸收血管外的水分以補充血容量,從而維持血壓。擴充血容量的強度和維持時間隨相對分子質量的變小而逐漸減小,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卻隨其相對分子質量的變小而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