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糧油市場行情走勢預測及市場消費結構盈利能力分析預測
?
(1)油脂油料加工行業: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18年我國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籽、芝麻、油茶籽、亞麻籽等八大油料的總產量為6,348.8萬噸,較2017年的6,020.9萬噸增產327.9萬噸,增長5.4%。食用植物油在我國消費結構中占據主要地位,食用動物油占比較低。2019年,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為3,576萬噸,相比于2018年增加136萬噸,增幅4.0%,呈平穩增長趨勢。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糧油市場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報告》
在消費升級背景下,食用油市場的競爭已不再是供應量層面的競爭,而是逐漸向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高端化需求的方向靠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食用油的消費需求從追求實惠向追求高品質轉變。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提高油脂自給率的戰略,食用油在供應端呈現多元化態勢,米糠油、玉米油、葵花油、茶籽油、橄欖油、藻油及微生物油脂等品種不斷涌現。同時,隨著食用植物油在其它領域(如食品行業、電力行業、醫藥行業等)的應用,油脂專業加工的技術水平、研發水平日益提升。此外,隨著國家對油脂工業環境保護、安全、職業健康、節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相當一部分老舊的油脂加工企業需進行系統化升級改造。
因此,油脂工業的新油品、新技術、新趨勢促使食用油加工企業提高油脂產品品質、多元化油脂產品種類以持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一過程促進了工廠和設備的升級改造,進而為上游的專業工程服務行業供應商帶來廣闊的業務機會。
(2)大米加工行業: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同時也是大米生產第一大國和消費第一大國。2008年至2013年之間,我國大米的生產量和消費量持續增長。近年來,隨著我國傳統農業結構的變化調整,畜牧業快速發展,奶業、水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消費者對于大米等傳統主食的需求進入了穩定階段。從2013年開始,我國大米消費量保持相對穩定,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消費量保持在1.43億噸上下。
2011-2019年中國大米行業產量及消費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中國糧油信息網數據,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升級不斷加快,消費者對于有機、健康、美味等高品質大米的需求增多,推動優質大米產量持續增加。2018年,我國有機大米產量約161.3萬噸,較2011年增加118.4萬噸,年復合增長率在21%左右,遠高于大米行業的整體增速。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及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對品牌小包裝米的購買力不斷增強,大米產業持續轉型升級。隨著大米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小包裝米的銷售額也不斷攀升,品牌大米集中度相應提升。根據尼爾森統計,國內小包裝大米前五大品牌如中糧集團、益海嘉里、北大荒、華潤五豐等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80%。其中,中糧集團和益海嘉里兩大糧商市場份額相近,合計市場份額36%左右;其余市場由北大荒、華潤五豐以及其他區域性品牌所占據。散裝大米市場份額持續下降,且以地方品牌為主,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隨著未來居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提升和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發展,消費者對于優質大米、品牌大米的需求將繼續提升,促進加工企業對于優質大米的生產和供應增加。
而加工企業對于優質大米生產涉及的設備和工藝、工廠構造升級改造的需求將更加迫切,這對于上游的高技術含量專業工程服務行業供應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生產線改造、車間技術升級等方面創造了更多業務機會。
(3)面粉加工行業:面粉主要是指由小麥加工而成的產品。近年來除2018年受上游小麥產量下降影響導致小麥粉產量下降以外,小麥粉產量均保持相對平穩。
2012-2018年中國小麥產銷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國內面粉加工行業整合加速,大型面粉企業持續擴張產能,國內現已形成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根據中國糧食網統計數據,國內面粉加工行業前三名企業五得利、益海嘉里以及中糧集團面粉產量約占全國的30%,這三大企業未來產能仍將進一步擴大。隨著面粉行業規模化和集團化趨勢的加快,小麥制粉企業預計將繼續減少,面粉加工企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行業集中度預計將進一步提升。
面粉行業轉型升級以及整合集中趨勢將推動行業向全新技術綜合應用的方向發展,面粉加工行業的單位面積產能和生產效率提高、工藝流程簡化等特征愈加明顯。在此趨勢下,上游的專業工程服務行業供應商尤其是大型供應商將憑借先進的工藝設計水平、優良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豐富的項目承接經驗、良好的抗風險能力、完善的從業資質、質量和安全管理架構等優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4)玉米加工行業: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16年以來,我國玉米消費量保持穩定,2019年中國玉米消費量達到2.79億噸,比2018年增加近500萬噸,呈穩步增長態勢。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玉米深加工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11-2019年中國玉米產量及消費量分析
單位:百萬噸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玉米深加工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化工技術對玉米進行加工的過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可提高玉米深加工過程的綜合利用率。玉米深加工的主要產品包括淀粉及淀粉糖、多元醇等。以淀粉制品為例(約占玉米產出產品產量的80%左右),中國是淀粉生產大國,“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為中國淀粉工業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淀粉工業已進入穩步發展階段,2018年我國玉米淀粉產量達到2,815萬噸,我國淀粉及淀粉制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216.9億元。
我國玉米加工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淀粉制品產量能夠滿足基本生活和工業需求,但仍存在產業鏈條短、加工產品種類少、高質量產品供給缺口大、優質綠色品牌加工產品缺乏等問題。考慮到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用于深加工的玉米總量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緩慢提高,在國家既定的產業政策和原糧使用限制規定下,保證玉米加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玉米的綜合利用程度,開發多元醇、有機酸等高附加值的發酵類產品。
未來玉米加工行業技術升級、優質綠色品牌產品的供應增加將成為必然趨勢,行業技術升級改造將為上游專業工程服務供應商帶來大量升級改造工程項目的業務機會未來玉米加工行業技術升級、優質綠色品牌產品的供應增加將成為必然趨勢,行技術升級改造將為上游專業工程服務供應商帶來大量升級改造工程項目的業務機會。
(5)飼料加工行業:我國的飼料工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產值、規模和相關飼料機械及配套產業規模已經居于世界前列。飼料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在發展現代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畜牧肉食產品消費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飼料加工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
飼料原料主要包括油籽及其加工產品、谷物及其加工產品等,飼料原料由飼料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工成為飼料產品。以主要飼料原料豆粕為例,近幾年我國豆粕產量明顯上升,2019年我國豆粕總供給量約為72.6百萬噸,2008年至2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8%。
近年來,我國飼料工業發展方向從注重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全國飼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發展安全高效環保飼料產品,加快發展新型飼料添加劑,研發推廣安全環保飼料產品,構建精準配方技術體系作為最主要任務之一。未來,隨著飼料行業規模化程度和集中度的提升,飼料加工企業對于廠房改建擴建,生產線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也將為上游專業工程服務供應商提供廣闊的業務增長空間。
(6)糧食倉儲物流行業:
我國糧食倉儲物流工程行業已由原來的國家計劃建設階段發展至市場化建設階段。經歷二十余年發展,我國的糧食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各種新技術、新倉型、新設備得到了大力推廣,部分地區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的糧食倉儲、物流體系,具有高效的作業方式和先進的管理理念。
“十三五”以來,國家在糧食主產區、主銷區、重要交通樞紐地建設多個與糧食市場和國家重要物流通道相銜接的國家及區域糧食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以“四散化”作業為主,具有裝備先進、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高的特點。圍繞糧食物流中心,建設和完善一批糧食物流節點,在糧食主產區或主銷區新建或整合一批糧食儲備庫,在糧食物流中心和主要物流節點建設適合鐵路散糧接卸和運輸的中轉庫,并完善配套設施和設備,通過建設水路、公路、鐵路散糧聯運設施,提高港口鐵路散糧運輸比例,提升轉運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糧食倉儲物流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根據2019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有效倉容9.1億噸,其中標準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房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相比1996年增幅達31.9%。食用油罐總罐容2,800萬噸,相比1996年增長7倍。盡管如此,我國的糧食倉儲安全依然面臨一些問題,如部分地區糧食倉儲容量不足、設施老舊,糧油倉儲物流設施水平仍相對落后,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等問題仍很突出。
糧食倉儲物流行業在國內政策的驅動下將持續發展,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糧油總流通量、總運輸量將呈現剛性增長態勢。我國糧食物流體系將向儲運技術現代化、信息檢測網絡化、流通過程無縫化等方向發展,這將為上游糧油專業工程服務供應商帶來大量業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