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食品冷鏈物流市場產業結構分析預測及投資戰略可行性研究
?
冷鏈體系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核心手段,結合其他配套技術綜合而成的溫控綜合體系。相比于常溫物流設施,冷鏈行業的設計標準、建造管理、運營維護等各方面要求以及基建投資均高于常溫物流行業,因而對承擔該體系的設計建造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資質和工程服務能力要求。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食品冷鏈物流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食品冷鏈作為一種提高食品質量的供應鏈方式,被政府高度重視。“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鏈體系等政策要求和精神連續四年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如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中央政策和精神明確表達了國家層面對冷鏈物流倉儲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該行業在未來將得到國家財政政策的大力支持,由此帶動冷鏈物流倉儲工程建設的蓬勃發展。
此外,在國家可持續性扶貧、脫貧攻堅戰的戰略引導下,冷鏈物流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承載著從源頭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責任。通過冷鏈體系的基礎支撐,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田間地頭農產品的腐敗損耗,有效解決農產品采摘期短與消費期長的矛盾,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高價值銷售,從而大幅增加農民收入。國家將會持續支持冷鏈物流行業的持續發展,促進冷鏈相關設施建設需求增長。結合我國獨特的線上消費優勢,生鮮農產品將進入互聯網銷售和線上消費體系,這也是我國冷鏈物流體系需求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民眾對肉制品、水產品、乳制品、速凍米面食品、生鮮水果等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冷鏈物流需求旺盛。中國的冷庫總容量從2012年的7,608萬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14,700萬立方米,年復合增長率達11.6%。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冷鏈基礎建設將持續增長,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將帶來冷鏈相關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
2012-2018年中國冷庫容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冷鏈物流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地域不平衡的特點顯著,國內沿海地區及相對發達地區的冷庫儲藏量明顯高于欠發達地區,隨著中央西遷精神的重塑,填補欠發達地區冷鏈設施的空缺也會促使冷鏈專業工程服務市場持續增長。
現有存量冷鏈基礎設施品質普遍較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存量設施中鮮有采用,存量冷鏈設施的安全、環保、節能等指標急需提升與改進。與國家越來越嚴格的安檢、環保及節能管控政策相對應,除新建高品質冷鏈基礎設施的市場容量外,存量設施的升級、改造、遷建、合理化整合也將是冷鏈專業工程服務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一段時間內,冷鏈物流倉儲行業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為冷鏈專業工程服務企業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
糧油及冷鏈專業工程服務行業市場分析:糧油及冷鏈專業工程服務行業為上游糧油及冷鏈領域客戶提供工程設計咨詢、機電工程交付及工程承包等服務。從產業鏈角度看,糧油生產加工行業及冷鏈倉儲物流行業的發展態勢、行業規模和增長速度,直接影響到下游專業工程服務行業的發展速度和市場規模。
一方面,在國家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提高、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與旺盛的行業需求推動下,頭部糧油生產加工商存在較大新建高端產能的需求,糧食倉儲和冷鏈行業亦需要新增加工廠及倉儲設施以提高倉儲及物流能力,促進行業內加工企業對于專業工程服務的需求提升,因此糧油及冷鏈專業工程服務行業增量市場空間較為廣闊。
另一方面,在消費升級、行業內企業的整合與兼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糧油加工行業已進入了高質量、高營養、綠色化、品牌化發展的新階段,舊有廠房的加工儲藏條件差、設施老舊,導致加工效率低下、糧食折損率高,未來幾年生產車間、生產線等亟需翻新,糧油及冷鏈行業對于產品品質提升的要求將促進生產工藝技術的革新和進步,由此產生的廠房改造擴建、生產線升級的需求將為上游專業工程服務供應商尤其是行業內技術領先、經驗豐富的龍頭供應商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