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深度專項調研分析預測及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研究預測
?
裝配式建筑是一種由工廠生產的構件在現場進行組裝而成的建筑,是建筑工業化的綜合體現,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PC裝配式建筑、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和木結構裝配式建筑。目前,PC裝配式建筑是中國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根據住建部統計,2019年新開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65.4%。裝配式建筑行業產業鏈可以分為三部分。上游是生產構件用的原材料以及構件生產和組裝設備的供應商;中游是在工廠中生產混凝土預制構件、鋼預制構件等構件的生產商以及在現場施工的承包商;下游是不同建筑項目的開發商。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
(1)裝配式建筑方法與現場澆筑建筑方式的對比:根據全聯房地產商會,以裝配率為50%左右的26層裝配式混凝土住宅項目與同等規模傳統建筑項目為例,裝配式建筑可減少工期25%-45%、減少現場施工人數60%-75%、節水35%-50%、節能20%-25%、減少建筑垃圾65%-75%、減少粉塵20%-40%,有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國PC裝配式建筑方法和現場澆筑建筑方法的比較分析
?
根據住建部2020年10月發布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指標(征求意見稿)》(建辦標函[2020]539號),以裝配式混凝土高層住宅為例,PC構件方式下成本構成情況如下:
單位:元/平方米
?
(2)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情況:近年來,中央政府和各級政府密集出臺了激勵政策來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根據國務院2016年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力爭10年左右使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積中占比達到30%;根據住建部2017年發布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要達到15%。根據全聯房地產商會發布的行業報告,裝配式建筑PC構件的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4.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8.2%,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到2,854.5億元。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相關推進政策的實施,PC裝配式建筑的滲透率和裝配率都將顯著提升,從而推動中國裝配式建筑PC構件市場快速增長到較高水平。
2014-2024年中國PC構件制造市場規模現狀及預測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20年1月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直接入市流轉;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將農村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權下放地方政府,提高用地靈活性,進一步釋放鄉村住宅市場需求。根據《中國農村自建房行業消費數據與發展白皮書》,中國每年約有500萬套農房新建或重建,鄉村住宅市場迎來萬億級市場空間。公司將加大全裝配式別墅推廣力度,把握鄉村住宅市場機遇。
(3)行業未來趨勢:
1、技術革新驅動行業升級:信息技術、互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在建筑工業化中的發展有助于實現建筑工程的綜合管理,包括規劃、預算、設計、制造、組裝、檢查等,裝配式建筑行業逐漸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轉型。
2、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考慮到運輸半徑的限制,裝配式建筑呈現一定的地域性。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成本和效率要求提升,在全國有良好的布局、豐富的項目經驗及完善的技術體系的公司未來競爭優勢凸顯,市場集中度預期將有所上升。
3、建筑工業化滲透不斷提升:隨著技術的進步、管理水平的提升、通用體系的建立,建筑工業化在住宅建筑、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應用將不斷提升。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認可和采用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行業以政府主導為主向多元化轉變。
4、成本效益不斷提升:一方面,隨著裝配式建筑業的部分企業逐步建立了規模經濟,行業協同效應逐步顯現,建筑工業化的成本效益預期將逐步提升。另一方面,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傳統建筑模式的成本效益水平下降。總體來看,裝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優勢預期將逐步擴大。
5、行業標準和規范不斷完善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已經引入裝配式建筑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并伴隨行業發展不斷完善。目前建筑工業化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的市場領軍者將積累先發優勢并從更加健康的監管環境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