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指導及投資戰略可行性研究預測
?
(1)供應端分析:我國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數量巨大,存在極大的開發空間。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剩余物、林木采伐及森林撫育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畜禽養殖剩余物、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工業有機廢棄物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等都可成為生物質能量的來源。
在豐富多樣的生物質資源中,林業木質剩余物的規模最大。林木枝椏和林業廢棄物年可獲得量約9億噸,大約3.5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折合標準煤量達到2億噸,占比為43.48%。
農作物秸稈年產生量約為10億噸,除部分作為造紙原料和畜牧飼料外,大約3.4億噸可作為燃料使用,折合標準煤量后為1.7億噸,占比為36.96%。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約1.2億噸,我國生物質資源潛力極其豐富。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報告》
從已利用生物質資源方面來看,農作物秸稈利用占比僅為18.18%,生物質資源待開發潛力巨大。
(2)需求度分析:
1)電力需求:可再生能源發電是國家大力提倡的能源利用方式。《可再生能源法》對于電力做出如下規定:電網企業應當與依法取得行政許可或者報送備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簽訂并網協議,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并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上網服務。因此,基于國家政策的保護,在電網不發生故障的情況下,生物質發電需求基本不會受市場供需波動的影響。電力供應價格方面,《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根據不同類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特點和不同地區的情況,按照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并根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發展適時調整,上網電價應當公布。生物質發電的價格是由國家主管部門進行核定,不因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動。
2)熱力需求:除了電力之外,生物質發電廠還可以產出熱能,供熱主要采用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在蒸汽到達汽輪機做功過程中,抽取部分高壓高熱蒸汽對外供應,主要客戶為工業企業;二是將低溫循環水輸送至居民用戶供熱管道循環,為居民家庭冬季供暖。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生物質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可再生能源法》對于熱力的規定如下:利用生物質資源生產的熱力,符合城市熱力管網的入網技術標準的,經營熱力管網的企業應當接收其入網;經營熱力管網的企業不準許符合入網技術標準的熱力入網,造成熱力生產企業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生物質熱電聯產所產生的熱力數量一般不會受市場需求波動及競爭的影響。
熱力價格方面,國家對市政供熱公司所需熱力進行定價,該價格不因市場供需而發生變動。除此之外,熱電聯產機組的管網還可以向市場上工業客戶供應熱力,價格與客戶協商確定,采用市場定價的原則。
5、市場前景分析:隨著國內大力鼓勵和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發電投資熱情迅速高漲,各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紛紛啟動建設。我國生物質能發電技術產業呈現出全面加速的發展態勢。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9年,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47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2254萬千瓦,同比增長26.6%;全年生物質發電量1,1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4%,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從我國能源結構以及生物質能地位變化情況來看,近年來,隨著生物質能發電持續快速增長,生物質能裝機和發電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斷上升。具體表現為:2019年我國生物質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分別上升至2.84%和5.45%。生物質能發電的地位不斷上升,反映生物質能發電正逐漸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