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非晶合金行業市場規模研究預測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分析
?
非晶合金又稱“液態金屬、金屬玻璃”,是一種新型軟磁合金材料,主要包含鐵、硅、硼等元素。其主要制品非晶合金薄帶的制造工藝是采用急速冷卻技術將合金熔液以每秒106℃的速度急速冷卻,形成厚度約0.03mm的非晶合金薄帶,物理狀態表現為金屬原子呈無序非晶體排列。得益于上述極端生產工藝形成的特殊原子結構,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低矯頑力、高磁導率、高電阻率、耐高溫腐蝕和高韌性等優異特性。
非晶合金因其高效電磁能量轉換效率的材料特性在節能減排方面具有優勢。2015年以來,非晶合金在我國配電網領域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從1.30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2.08億美元,產量規模從4.97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9.97萬噸,復合增長率分別到達12.47%、19.01%。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非晶合金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策略專項研究預測報告》
2015-2019年中國非晶帶材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目前,非晶合金材料主要應用于配電變壓器領域。除非晶合金之外,配電變壓器使用的另一種主要材料是硅鋼材料。與硅鋼材料相比,非晶合金材料具有突出的節能環保特性,是“制造節能、使用節能、回收節能”的全生命周期可循環綠色材料。在制造側,非晶合金的生產工藝流程顯著短于硅鋼產品,非晶合金薄帶制造流程約為10米,硅鋼約為1,000米。硅鋼采用傳統鋼鐵冶金制備工藝制成,而非晶采用的是急速冷卻工藝制成,從鋼液到非晶合金薄帶制品一次成型,生產1公斤非晶合金薄帶比生產1公斤硅鋼約可節省1升石油,實現制造節能;在應用側,非晶合金材料具有高磁導率、低矯頑力、高電阻率等材料特性,電磁能量轉換效率顯著優于硅鋼材料,非晶變壓器空載損耗較硅鋼變壓器降幅可達到60%左右,實現使用節能;在回收側,廢舊的非晶鐵心可通過中頻爐重熔后制成非晶合金薄帶,非晶鐵心中的硅、硼元素基本可以實現回收再利用,實現回收節能。
近年來,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減少碳排放,從而實現“碳中和”的總體目標,以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驅動,在節能減排方面優勢明顯的非晶合金材料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相比硅鋼材料,非晶合金材料“制造節能、使用節能、回收節能”的環保特性優勢顯著,隨著未來非晶合金材料應用的進一步推廣,有望替代硅鋼材料的市場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