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國生命科學試劑、生命科學儀器及耗材市場容量分析預測及重點品牌市場競爭策略研究
?
生命科學試劑、儀器及耗材行業現狀:生命科學試劑是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研究人員進行科研活動的基礎工具,主要包括免疫學試劑、分子生物學試劑、細胞生物學試劑和生化試劑等,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生命科學試劑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展,已經成為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和基礎材料。
生命科學儀器及耗材是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支撐條件,其發展水平標志著國家創新能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目前,全球生命科學儀器市場被國外大型儀器公司所壟斷,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科學儀器發展處于世界前列。近年來,在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科技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的生命科學儀器行業已有了一定進步,但在可靠性、穩定性、售后服務等方面,仍然與國外大型儀器公司的產品存在較大差距。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生命科學試劑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預測咨詢報告》。
(1)市場容量:
1)生命科學試劑:根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研究資料到?2023?年,全球科研抗體及試劑(生命科學試劑)市場將達到?132.77?億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6.5%。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資助項目“高校院所實驗試劑需求分析與管理研究”(2016DDG1ZZ16)通過調研發現,我國科研試劑4支出約占科研機構(包括政府隸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和其他事業單位)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的?20%-25%左右5。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科研機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例約為?23%6,假設該比例未發生變化,2019?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為?21,737.00?億元,則我國?2019?年科研機構研發經費支出約為?5,000億元,科研試劑市場規模約為?1,000-1,250?億元。考慮到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比?77%的企業對于科研試劑亦存在大量需求,因此國內科研試劑市場規模將遠高于遠超千億元級別。
2)生命科學儀器及耗材:
①全球生命科學儀器市場容量:全球科研儀器市場容量預計將從?2019?年的?95?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77?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4%,其中亞太地區市場份額占比持續提升。
②全球生命科學耗材市場容量:全球生命科學耗材市場以歐美為主。亞太地區,尤其以中國、印度和新加坡為代表的國家,隨著不斷增長的生物技術產業方面的新增投資,生命科學耗材市場增長較快,市場潛力巨大。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生命科學儀器行業現狀分析及贏利性研究預測報告》。
2016-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③我國生命科學耗材市場容量: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相對歐美國家起步較晚,國內生命科學耗材市場占全球市場份額較小。但隨著我國生命科學研究投入的快速加大,我國市場逐漸成為生命科學耗材的重要新興市場。根據《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及關鍵制造技術的現狀、挑戰與對策》,2018?年我國一次性生命科學耗材的市場容量為231.26?億元人民幣,預測未來每年增長率為?20%。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生命科學耗材市場發展分析及未來投資潛力可行性報告》。
?
2016-2023年中國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3)國內生命科學試劑行業特點
1)產業鏈參與者分散: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具有產品種類極其繁多且專業性強的特征,上游生產商受制于技術、資源及成本等因素,單一生產商只能提供有限產品;下游客戶數量龐大且分散,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科研客戶存在大量不同研究方向的課題組,如?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命科學及醫學科學部分)申請成功的項目超過?16,486?項(中標率僅為?15.68%);此外,行業內存在大量規模較小的貿易商,普遍專業技術不強、售后服務較弱、區域性強。行業需要一站式服務商作為鏈接上游生產商和下游客戶的橋梁。
2)產品種類多、性質復雜,適用實驗方法和研究對象各異:生命科學試劑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如抗體由抗原刺激產生,而抗原的種類繁多,并與抗體的來源宿主、單/多克隆性、偶聯物及應用方法等多種屬性互相交織,形成各種類型的抗體;同時,生命科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和研究對象眾多,同一研究課題可能涉及多種實驗方法和不同水平的研究對象(如基因、蛋白、細胞、組織及動物等),而不同生命科學試劑適用的實驗方法和研究對象各異,如何選擇滿足自身實驗需求的產品已成為科研人員的一大難題。
3)客戶需求分散,采購呈現品種多、規格小、頻率高特征:生命科學試劑覆蓋研究領域廣泛,如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醫學基礎研究、體外診斷研究、藥物研發、細胞治療研究等,同一研究領域又涉及眾多研究方向。同一科研機構不同科研人員,甚至同一科研人員不同實驗場景下,對于產品需求都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客戶需求極其分散,其采購呈現品種多、規格小、頻率高等特征。同時,科研機構的采購人員、研究人員、財務人員各司其職,三方之間信息不對稱,采購人員如何及時跟進訂單信息,研究人員如何合理安排實驗時間、高效管理課題經費,財務人員如何準確審批、付款及核銷,已成為影響行業運行效率的頑疾。
4)技術更新迭代快,新產品層出不窮: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貫穿始終,每一次技術創新都伴隨著大量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近年來,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領域技術創新不斷,涌現出如?CRISPR-Cas9、CAR-T、NGS、核酸藥物、干細胞和單細胞多組學等前沿生物技術,衍生出全基因組篩選文庫、CAR-T?制備產品、NGS?建庫試劑盒、單細胞測序試劑盒等新產品。及時掌握新技術,更好使用新產品,優化實驗技術路線,是科研人員的普遍需求。
5)產品技術性強,對實驗人員要求較高:生命科學試劑技術性強,往往涉及諸多學科及交叉領域,如流式抗體的使用涉及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單克隆抗體技術、激光技術、熒光化學、光電子物理、流體力學及計算機軟件技術等知識,對實驗人員的知識背景及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6)產品存儲及運輸要求高:生命科學試劑由于產品特性而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其存儲和運輸的溫度要求各異,對于存儲環境/溫度和運輸環境/溫度的要求不同,且產品種類繁多,對供應商倉儲物流的專業、高效率、準確管控要求較高。
(4)發展趨勢:
1)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在發展初期,中小型家族企業盛行,行業集中度較低。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歐美生命科學試劑行業開始進入產業整合期,并購重組頻發,德國默克(Merck?KgaA)、賽默飛(Thermo-Fisher)、丹納赫(Danaher)、艾萬拓(Avantor)等一大批生命科學試劑企業通過不斷整合獲得迅速成長。如?2006?年熱電公司(Thermo?Electron,成立于?1956?年)和飛世爾科技公司(Fisher?Scientific,成立于?1902?年)合并后共進行數十筆商業并購,業績高速成長,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行業內其他廠商也進行了持續的并購整合,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國內生命科學試劑行業起步雖晚,但在國家相關政策和下游產業帶動下,市場規模迅速擴張,目前已成為全球除美國外的第二大市場。然而,由于發展時間尚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市場集中度處于較低水平。目前,我國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已進入關鍵發展時期,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國家產業規劃的逐步調整,我國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將拉開資源整合序幕。預計未來,我國生命科學試劑行業將不斷經歷產業整合,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升。
2)電商化發展:生命科學試劑行業下游客戶需求分散,采購呈現品種多、規格小、頻率高等特點,天然適合電商模式。通過線上平臺銷售產品,可有效將上百萬種產品系統地展示給客戶,并通過智能搜索系統實現精準檢索,提升用戶體驗、增強客戶粘性,預計行業未來電商化趨勢將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