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國納米晶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及投資戰略可行性研究
?
納米晶主要指鐵基納米晶合金,是由鐵、硅、硼和少量的銅、鈮等元素經急速冷卻工藝形成非晶態合金后,再經過高度控制的退火環節,形成具有納米級微晶體和非晶混合組織結構的材料。
1988年,日立金屬率先完成納米晶合金材料的研發,截至目前全球納米晶合金產業化的歷程僅30余年。為順應電子產品向高頻、節能、小型、集成化方向發展,納米晶合金材料的制備工藝和技術已經歷多代技術的發展和迭代,從第一代、二代的傳統制備工藝(帶材厚度22-30μm,國內現有主流生產水平),發展到目前第三代、四代的先進制帶工藝(帶材厚度14-22μm,國際先進生產水平)。
納米晶帶材的核心產品指標包括帶材寬度和厚度:帶材寬度直接決定了材料的利用率和加工效率,寬度越寬則帶材的利用率越高,對于帶材生產工藝的要求也相應較高;帶材厚度直接影響材料的磁導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納米晶帶材的厚度越薄,其材料在高頻條件下磁導率越高、損耗越低。
納米晶材料得益于其高飽和磁密、高磁導率、高居里溫度的材料優點,相比較于鐵氧體軟磁材料,在追求小型化、輕量化、復雜溫度的場景下,有著顯著優勢,主要用于生產電感元件、電子變壓器、互感器、傳感器等產品,可以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新能源發電、家電以及粒子加速器等領域,特別是近年來納米晶合金材料在新興產業領域無線充電模塊和新能源汽車電機等應用的逐步推廣,納米晶合金材料有望迎來廣闊的市場增長空間。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納米晶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戰略分析及投資前景專項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9年全球納米晶軟磁材料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產量從2.15萬噸增長至3.02萬噸,市場規模從1.65億美元增長至2.4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05%。
2015-2019年全球納米晶材料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5-2019年中國納米晶材料市場規模從4,630萬美元持續增長至7,465萬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68%。隨著使用無線充電應用場景的進一步增加、對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發電領域的政策支持逐步落實,綜合材料性能更為優異的納米晶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提升,預計納米晶材料未來市場空間還將繼續增長。
2015-2019年中國納米晶材料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