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國汽車模具行業市場需求前景預測及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戰略規劃分析
?
汽車模具被譽為“汽車工業之母”,是完成汽車零部件成型、實現汽車量產的關鍵裝備,在汽車的開發、換型中擔負著重要職責。汽車生產中?9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型。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制造業發達國家,汽車模具行業產值占模具全行業產值?40%以上,我國有?1/3?左右的模具產品為汽車行業服務。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催生了汽車零部件以及汽車模具市場的巨大需求,也推動了汽車模具行業的快速發展,使汽車模具行業的整體水平也得到迅速提升。
但目前我國汽車模具制造企業絕大部分規模較小、技術和裝備水平有限。就國內汽車模具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中低檔模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高端市場,無論是國內高檔汽車模具還是出口汽車模具,國內具備競爭實力的企業為數較少。
市場需求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汽車模具屬于定制化產品,行業內企業主要采用“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其主要客戶為整車廠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下游汽車整車市場的供求狀態不會直接影響汽車模具的供需情況,但下游汽車工業的旺盛需求將為上游汽車模具行業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
從全球市場來看,2010?年以來,全球汽車市場呈現穩步發展態勢。2018?年,受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影響,全球汽車銷售結束了連續?7?年的上漲趨勢,當年銷量?9,505.59?萬輛,同比下降?0.63%,2019?年汽車銷量為?9,129.67?萬輛,同比下降?3.95%。
從國內市場來看,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時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自?2005?年以來我國汽車產銷量呈持續上升態勢。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19%和?3.04%。我國汽車市場已連續多年蟬聯全球銷量第一,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
2018?年,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以及消費信心下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汽車產銷量近年來首次出現下滑,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4.16%和?2.76%,但仍維持較高基數。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汽車產銷情況仍未見好轉,1-6?月產銷量分別為?1,213.2?萬輛和?1,232.3?萬輛,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13.70%和?12.39%。但隨著?2019?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及各地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以及“國五”、“國六”切換導致的經銷商去庫存壓力逐步釋放完成后,我國汽車產銷狀況正逐步趨于好轉,以?2019?年?12?月為例,我國汽車當月產量較去年同期上升?8.09%,當月銷量與同期基本持平。2019?年全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雖然同比下降?7.51%和?8.23%,但整體降幅較上半年已大幅收窄。
2020?年?1-6?月,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6.8%和?16.9%,但二季度起,整體產銷數據已有所回升。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20?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下降僅為?2%和?1.9%,較上半年已大幅收窄,汽車行業已有明顯復蘇態勢。
由上表可知,報告期內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及汽車制造業企業景氣指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汽車行業景氣程度在?2020?年第一季度呈斷崖式下降,但在?2020?年下半年已大幅回升。2019?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通過放寬限行/限購、推進老舊汽車報廢、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促進農村汽車消費等措施,多措并舉促進汽車行業發展,提升汽車行業景氣度,為汽車行業的長期繁榮發展助力賦能。具體而言,汽車行業未來的持續發展與需求改善主要受如下因素影響:
1)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人均保有量顯著偏低: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主要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數據,2019?年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73?輛,僅為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837?輛)的約?20%,日本(591輛)的約?30%,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仍相距甚遠,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人均汽車保有量,更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因此,盡管短期來看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存在周期性的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我國汽車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存在較大的增長潛力,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空間依舊廣闊。
②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將推動我國汽車需求的持續增長: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和新型城鎮化的高質量發展。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提出了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等任務。相關研究發現,我國城鎮化率水平與汽車保有量兩者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以及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汽車保有量呈現持續上升的發展態勢。因此,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推進將有利于我國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
此外,國家還積極重啟“汽車下鄉”政策,鼓勵農村汽車消費。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發布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要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對于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③汽車置換高峰期以及新車型推出加快,將帶動汽車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自?2016?年進入增長高峰期后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汽車置換的高峰期將逐漸到來。根據德勤發布的《中國汽車行業客戶全生命周期價值分析報告》,中國汽車客戶購車?4-6?年后,換車可能性最大。因此,隨著早期消費者購入的汽車逐步進入置換周期,我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東部發達地區汽車市場由于更新換代帶來的增量需求將逐步釋放。
與此同時,汽車行業新車型的推出與原有車型的升級改款速度加快已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特征。隨著我國消費者對汽車品質要求的提高以及整體需求的多元化,我國乘用車市場已經進入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階段。在實際生產中,汽車生產企業更多地依靠新車型的推出與原有車型的不斷升級或改款來爭取市場份額,許多車型未達到原有設計壽命就提前進行改款升級。新車開發周期越來越短,例如,吉利汽車針對緊湊型車研發了?BMA?架構,在此模塊化架構下,新車的研發時間將縮短至?18-24?個月,相比傳統平臺的研發速度提升了近?1?倍。此外,沃爾沃研發的?CMA?及?SPA?平臺,也將新車研發周期縮短為?20?個月,而此前推出的?V40?車型其研發周期長達?42?個月。
2)國家及各地政府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助力汽車行業回暖:2019?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政府也陸續出臺各項政策和舉措,支持汽車行業穩定發展。國務院公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與汽車行業發展相關的重要信息,包括鼓勵擴大汽車行業開放及鼓勵外資企業進入市場、深化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集群、穩定汽車消費和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等。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于?2020?年?4?月?28?日聯合發布了《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發改產業[2020]684?號),包括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補貼政策延續到?2022?年底、平緩?2020-2022?年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等金融業務,通過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持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等舉措。此外,諸如廣東、浙江、江西、湖南等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了各項措施,鼓勵汽車消費,助力汽車行業回暖。
3)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汽車行業注入持續增長的動力: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旨在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自?2014?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7.15?萬輛、125.62?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59.9%、61.67%。2014-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100.56%和102.45%。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略有下降,較上年分別下降?2.20%及?4.00%,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依舊穩居全球第一。2018?年中國電動車品牌銷量在全球電動車總銷量中占?49%的份額,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根據?2019?年?12?月?13?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25%左右。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汽車模具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歐盟、美國、日本乘用車對應新能源車型滲透率分別為?5.56%、2.42%、5.26%、0.76%,中國目前因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導致滲透率領先,但全球各國也已陸續制定相關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19?年?4?月,歐盟發布《2019/631?文件》,規定2025?年、2030?年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在?2021?年(95g/km)基礎上分別減少?15%(81g/km)、37.5%(59g/km)。2010?年?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下一代汽車戰略?2010》,并首次公告發展目標:到?2020?年,下一代汽車(“混合動力汽車(HV)、純電動汽車(B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燃料電池汽車(FCV)、清潔能源汽車(CEV)、清潔柴油汽車(CDV)、壓縮天然氣汽車(CNGV)”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在新車銷量中力爭達到?20%-50%;到2030?年,下一代汽車將在新車銷量中力爭達到?50%-70%,并沿用至今。
目前,全球諸多國家已發布或提出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其中德國政府于2019?年?11?月宣布對電動汽車補貼提高?50%,并延長至?2025?年。
世界主要國家燃油車禁售時間分析
?
諸多汽車企業也明確了停售燃油車時間表,并制定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規劃,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例如,戴姆勒集團提出“CASE”戰略,其中“E”就是指電動化。戴姆勒計劃到?2030?年,旗下電動車型(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占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一半以上的份額,到?2039年實現所有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的碳中和。
車企名稱 | 戰略規劃 |
奧迪 | Audi.Vorsprung.2025?戰略規劃,將會在?2025?年實現年銷售約?8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到?2025?年,奧迪將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數字化等戰略領域投資?400?億歐元。根據目前奧迪?Roadmap?E?品牌電氣化戰略,奧迪將在?2025?年實現全系車型電動化,并將推出?20?余款純電動車型。 |
奔馳 | 到?2025?年左右,奔馳會有?15%到?25%的純電動車型,在未來?5-7?年內,將在新能源領域投入?100?億歐元。 |
寶馬 | 將在?2025?年前推出?25?款新車型,其中?12?款將采用純電動模式。 |
大眾 | 2020?年大眾規劃在中國市場銷售?3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在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方面,到?2030?年,集團直接投資將超過?200?億歐元,其中包括投資兩個全新電動汽車平臺。 |
通用 | 通用汽車將在中國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全球品牌旗下在華將近全部車型都將實現電氣化。 |
福特 | 福特計劃到?2022?年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共投資?50?億美元,未來?5?年內將在全球范圍至少推出?13?款新能源車型,并計劃于?2020?年在歐洲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 |
豐田 | 豐田將在?2020?年在全球市場推出逾?10?款電動汽車(EV),首發中國市場,到?2030?年零排放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年銷量達到?100?萬輛左右。豐田將首先在中國推出純電池車型,接下來是日本、印度、美國和歐洲。豐田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其全球銷量的一半左右,屆時該公司還計劃每年銷售?450?萬輛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
日產 | 日產發布了最新的“M.O.V.E”戰略計劃,該計劃顯示,在?2022?年前日產將會以純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作為核心內容,并將基于目前日產聆風的基礎上推出?8?款純電動車。據悉,日產預計到?2025?年電動車將占公司總銷售額的40%,其中中國為最大銷售市場。 |
本田 | 2025?年前,本田將推出?20?款以上的電動化車型,本田將在中國建立第三工廠,這一工廠考慮了電動化車型的生產。到?2030?年,本田旗下電動化系列產品將占其全球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二。 |
綜上所述,隨著公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各國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各大車企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規劃不斷布局實施,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發展可期,將為汽車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