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甘油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及市場規模、產量、銷售收入、進出口研究預測
?
甘油(即丙三醇)是一種無色味甜澄明黏稠液體,具有高的能量密度,是三元醇中最簡單的一種,但相比于甲醇、乙醇,甘油的結構又復雜得多。甘油擁有廣泛的來源,生產途徑可通過微生物發酵或生物柴油的制造來實現。
甘油能從空氣中吸收潮氣,也能吸收硫化氫、氰化氫和二氧化硫。難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類。在涂料、造紙、紡織、食品、制藥、煙草、化妝品等工業領域有廣泛應用,主要用作賦形劑、保濕劑、平滑劑、甜味劑、增稠劑、防凍劑、乳化劑等。
產品現狀: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稱為甘油的產品有4種,即天然甘油、發酵甘油、合成甘油和復合甘油。其中,復合甘油為甘油(丙三醇)替代產品,一般以高氮有機化合物和含鎂無機鹽作原料制成,因此只能在某些領域替代甘油,不能在高溫?(超過120℃)、堿性條件下使用,其余三種均為不同工藝生產的甘油。
天然甘油是用天然油脂為原料生產硬脂酸(進一步生產肥皂)的副產品;發酵甘油是采用淀粉質或糖蜜為原料,經發酵制成粗品甘油,再經蒸餾、精餾等工藝制得,但其純度等指標與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合成甘油即采用化學合成法生產的甘油,工業化均采用丙烯為原料。
行業產銷現狀: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國計民生重要化工產品的甘油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甘油市場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甘油產量為25.73萬噸,較2018年增加3.02萬噸;2019年甘油銷量為20.3萬噸,較2018年增加1.62萬噸,產銷率為78.90%。
2018-2019年中國甘油產銷量現狀分析
| 2018年 | 2019年 |
產量,萬噸 | 22.71 | 25.73 |
銷量,萬噸 | 18.68 | 20.3 |
產銷率 | 82.25% | 78.9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產品進出口:多年來中國甘油一直供不應求,早在1972年就開始從日本進口甘油,到2019年,中國甘油進口數量達到35.22萬噸,較2018年增加11.38萬噸;2019年甘油出口數量僅為0.24萬噸,較2018年增加0.05萬噸。
2014-2019年中國甘油進出口數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甘油出口金額為219萬美元,進口金額為20861萬美元;2019年中國甘油出口金額為388萬美元,較2018年增加169萬美元,進口金額為19718萬美元,較2018年下降1143萬美元。
2014-2019年中國甘油進出口金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中國甘油出口均價大于進口均價,且2016-2019年出口均價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甘油出口均價達到1617.34噸/美元;2019年中國甘油進口均價為559.83噸/美元,較2018年下降315.36噸/美元。
企業現狀及前景:近幾年中國甘油生產發展很快,涌現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包括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市康橋油脂有限公司、泰柯棕化(張家港)有限公司、東馬棕櫚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上海制皂(集團)如皋有限公司、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豐益油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
專家表示:作為脂肪酸和脂肪酸甲酯等工業生產副產物,甘油的工業用途廣泛,涵蓋食品、醫藥、化妝品、涂料、煙草、炸藥、聚氨酯、紡織和造紙工業等多個領域。以甘油作原料進行深加工,生產高附加值的衍生物,將為甘油市場開辟廣闊的應用領域。在工業微生物中,甘油還可作為碳源,生產其他有價值的化工產品,如丁二酸、丙酸、檸檬酸、乳酸、丙烯醛、染料等。此外,甘油在電催化氧化上的研究,近年來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甘油深加工技術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逐漸成為生物煉制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鞏固著生物燃料市場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