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負極包覆材料上下游產業鏈監測調研分析預測及市場供需結構研究
?
(1)負極包覆材料市場狀況:負極包覆材料主要下游是鋰電池負極材料,負極包覆材料市場規模主要受下游行業鋰電池負極材料需求的影響。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在中國的高速增長,國內對鋰電池產業鏈的研究與開發也日益增多,負極包覆材料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國內已經突破了其生產技術壁壘,實現了批量生產并完成進口替代。
1)下游需求增長帶動鋰電池需求增長:
①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帶動動力電池需求增長:
A.新能源汽車市場狀況: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是未來的大趨勢,為了推動其發展,各國相繼出臺了多種支持政策,包括稅收優惠、購車補貼、積分政策等。一些國家為搶占新一輪產業制高點已經制定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荷蘭和挪威從2025年起禁售燃油車;印度和德國從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英國和法國從2040年起禁售燃油車。預計在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從2017年的約110萬輛增長到約900萬輛,并在2030年預計將增至2,500萬輛。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售額將占到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近50%,到204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量預計將達到5,400萬輛。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自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堅持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力量之一。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推動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按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編著的《中德電動汽車合作發展報告》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保有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相對于《中國汽車工業年鑒》數據所示的2019年中國汽車2,577萬輛的銷量,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的新能源汽車當年121萬輛的銷量,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售量的占比不足5%,新能源汽車行業處于成長初期,未來發展前景較好。
B.動力電池市場狀況: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增長,動力電池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研究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達62.38GWh,同比增長9%,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1-6月份動力電池裝機量17.5GWh,同比下降42%,但不會改變未來電動汽車滲透率提升的大趨勢。若按照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20%”的目標,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超過500萬輛,對應的動力電池需求量預計將達到250GWh以上,相較于2019年動力電池62.38GWh的總裝機量,預計未來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動力電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②消費電子需求增長帶動消費電池需求增長:消費電子產品是指供日常消費者生活使用的智能電子硬件產品,包括數碼設備(如手機,電腦,攝影設備等)、無人機、可穿戴設備等。不同的產品行業發展形態差別較大,可以分為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成熟型產品,和無人機、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成長型產品。目前以智能手機、便攜式電腦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的成熟型產品是消費鋰電池裝機的主要產品。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從2011年的4.95億部增長到2019年13.71億部,伴隨著手機出貨量的增長,消費者對手機待機時間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長,從而帶動智能手機鋰電池整體需求的增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腕帶、智能頭盔等可穿戴產品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深受消費者喜愛,消費電池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當前消費電池市場正處于中低速增長的較成熟階段,與車用動力電池及儲能終端不同,由于消費類電子產品帶電量有限,因此鋰電池在該領域的應用形態一般為小型電池。從消費電池市場長期趨勢來看,目前雖然手機、筆記本等傳統終端需求較為平緩,但隨著可穿戴設備、無人機、電子信息化設備等多種新興應用終端的推廣,疊加以物聯網為媒介的新型應用場景需求逐漸起勢,未來消費電池下游應用場景趨于多元化,鋰電池作為便攜式移動能源仍具備增長空間11。隨著行業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以及市場對產品技術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未來行業領先企業將憑借技術、質量、規模和環保治理等優勢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并隨之提高行業集中度,從而促進行業研發深入、生產規模擴大以及企業整體實力的提升。
③其他需求帶來的電池需求增長: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單位成本下降,儲能電池將成為電池需求的一個增長點,目前儲能電池正處于導入階段,市場規模暫時小于動力電池及消費電池。按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國內儲能鋰電池2019年出貨量為3.8GWh(功率約為2.0GW),同比增長26.7%。儲能電池市場目前已初具規模,未來隨著下游需求側場景大范圍鋪開,如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儲能調峰、分布式電力及微網、5G基站大規模建設、海外家庭儲能等市場放量,預計儲能鋰電市場將開啟較快發展。預測到2040年,全球能源儲備累計裝機(不含抽水蓄能)將從2018年的17GWh(約9GW)增長至2,850GWh(約1,095GW)。
(2)負極包覆材料在負極材料中的應用狀況:鋰電池(包括鋰原電池及鋰離子電池)生產所需材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及包裝材料等。公司產品負極包覆材料目前主要應用于鋰電池負極材料,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化學穩定性和高溫性能,可以從隔離電池正負極、允許鋰離子通過、防止高溫引起的電池爆炸等方面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綜合性能,并使得鋰電池較傳統的鉛酸、鎳鎘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環保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優勢更加明顯。目前,鋰電池負極包覆材料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航天航空、醫療及數碼類電子產品等鋰電池領域。
①負極包覆材料市場規模: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負極包覆材料市場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負極材料中負極包覆材料質量占比約為?11%時充電循環性能最佳,以及下游負極生產企業負極包覆材料生產損耗率約為?11%,以此估算?2016?到2019?年我國負極包覆材料市場規模如下表所示。且考慮到負極包覆材料需求隨負極材料需求的增長亦逐年增加,預計未來仍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
2016-2019?年中國負極包覆材料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負極包覆材料規模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負極材料總出貨量(萬噸) | 11.8 | 14.8 | 19.2 | 26.5 |
包覆材料占負極材料質量比 | 11% | 11% | 11% | 11% |
負極包覆材料用量(噸) (不考慮損耗率) | 12,980 | 16,280 | 21,120 | 29,150 |
損耗率 | 11% | 11% | 11% | 11% |
負極包覆材料市場規模(噸) | 14,584 | 18,292 | 23,730 | 32,753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負極包覆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2019年國內負極包覆材料市場需求規模達到32753噸。
2016-2019?年中國負極包覆材料市場需求規?,F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