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國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深度監測調研:重點企業分析、市場規模分析、供需格局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市場前景預測
?
(1)熱塑性復合材料:熱塑性復合材料是以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等增強各種熱塑性樹脂的總稱,國外稱FRTP(Fiber?Rinforced?Thermo?Plastics)。
熱塑性復合材料是復合材料中的一類,常見熱塑性復合材料還包括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和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熱塑性復合材料行業集中度比較低,高端產品仍由歐美企業主導,中國本土生產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在產品性能上仍有較大差距。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熱塑性復合材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策略專項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增強材料方面,玻璃纖維是最為廣泛使用的,2019年,全球約97.5%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均使用玻璃纖維作為增強材料。碳纖維目前由于價格很高,使用量比較小,但是其發展速度是最快的。
企業市場現狀:目前,從事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的公司很多,行業集中度也比較低。國際上領先的生產商包括巴斯夫,杜邦,沙特基礎工業,帝斯曼,索爾維,朗盛等。中國本土企業主要是金發科技,普利特復合材料,銀禧科技等。
其中,歐洲是最大的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地區。2019年,歐洲地區熱塑性復合材料產量占據全球29.3%左右的市場份額,第二個生產地區是中國,擁有約29.1%的產量份額。
消費方面,中國、歐洲及北美是主要的消費地區,三者占據了全球71.5%左右的需求。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耐腐蝕、隔熱、介電、容易成型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和各類基礎設施,家電,汽車,航天航空,電子電器等眾多領域,其中來自建筑和各類基礎設施的需求占據了32.06%的份額。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熱塑性復合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2)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是指至少有一種增強材料是碳纖維的復合材料。無論形態如何,連續纖維或者短纖維,單向或者多項、編織或者非編織,都是碳纖維復合增強材料,其優異的比強度和比模量性能可以帶來明顯的耐用度與減重效果。并且,碳纖維作為添加物還可以提高復合材料的導電和導熱性能,且由于碳纖維的熱膨脹系數非常小,還可以用來提高復合材料的尺寸穩定性。因此,盡管有著固有的脆性,碳纖維還是成為先進復合材料領域中最為重要的增強纖維之一。
市場應用方面:2019年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在風電葉片(41%)、航空航天(25.2%)、體育休閑(2.2%)、汽車(4.4%)及建筑、船舶等領域作為結構件制成材料廣泛使用。2019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為10.37萬噸,CAGR(2011-2019年)為11.3%。
生產企業方面:國際碳纖維行業以日本東麗、德國西格里、日本三菱麗陽、日本東邦、美國赫氏五家企業領銜,其合計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七成以上。由于我國碳纖維產業起步較晚,多個品級產品存在生產瓶頸,尚未完全涉足復合材料和終端產品的設計環節,下游市場認可度較低,在核心技術(如高強高模碳纖維、高端大絲束碳纖維、高端裝備、核心助劑、復合材料設計)、應用(如汽車、航天領域)等方面均與國際領先企業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國內碳纖維市場仍有較低的自給率較低,2019年自給率僅42%左右,預計2020年將略有上升,但浮動空間有限。
國內外市場發展現狀: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兼具高性能和環保的特點,近年來應用快速發展,尤其是在汽車、冷鏈物流、管道、3C?等行業。由于輕量化和節能的要求,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量增長顯著,與輕金屬、高強鋼共同成為汽車輕量化整體解決方案。輕型車輛(額定總重低于?8,500?磅)每年消耗復合材料大約為?50億磅,其中熱塑性復合材料占大部分。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的汽車行業增長下滑,加之美國放寬燃油經濟性指標對汽車復合材料增長均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在美國以外,一方面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將繼續推動汽車輕量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擴大電池續航里程,也促進了復合材料在汽車零部件深度輕量化方面的應用需求。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一直穩定增長。目前,國內碳纖維產量約為8,000?噸,而碳纖維總消費量為?30,000?噸,進口量為?22,000?噸,以滿足全國市場需求。中國的碳纖維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對國內碳纖維產品缺乏認可是目前制約中國碳纖維行業發展的瓶頸。對于許多應用,使用國產碳纖維需要重新認證。預計到?2025?年,中國碳纖維行業將達到一個突破點,國產碳纖維復合材料將超過進口量。
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行業級無人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由于無人機行業監管趨嚴,特定條件及需求的提升,消費無人機市場遇冷,行業級無人機市場在不斷增長。近年來,隨著集成制造的普及,無人機基礎零部件生產開始向小型化、低成本、低能耗方向發展,無人機制造成本不斷走低,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術的逐步完善應用,無人機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行業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中迅速增長,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估計,2019?年中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359?億元,“無接觸配送”或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2019?年,中美貿易關系致使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都在升級。目前,玻璃纖維、碳纖維、玄武巖纖維和所有復合產品已被列入美國?25%的關稅清單。這些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迫使中國復合材料行業深耕國內市場。
隨著科技創新和產品質量的提高,中國復合材料行業未來將更加健康地增長。政府鼓勵的農村城鎮化建設,現代農業發展以及?5G?通信方面的新舉措也將擴大現有應用,并為復合材料開辟新的領域。
產業前景:在熱塑性復合材料方面,受惠于綠色經濟發展,包括工程塑料、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在內的各類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家電、建筑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中國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產量穩步增長。在國家發布的《纖維復合材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強調了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發展。
在產品結構方面,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的運行至關重要。隨著復合材料的回收及循環利用問題逐步成為業界關注焦點,熱塑性復合材料因其重量輕,抗沖擊性和疲勞韌性好,成型周期短,特別是易回收利用的特性,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近年來發展速度明顯快于熱固性復合材料,已經占到纖維復合材料總產量的?37.2%.在產業結構方面,目前復合材料行業產業集成度不高,小企業比例過大,從業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面向產業的集成技術創新薄弱,產品研發力度不夠,中低檔制品居多。在市場結構方面,產值在幾十億以上的規模化應用市場主要包括風電、化工儲罐、輸水管道、電器絕緣、船艇、冷卻塔和衛浴等領域,汽車、輕質住房、城市基建、畜牧養殖、環保和體育休閑等應用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公司將繼續在熱塑性復合材料和碳纖維復合材料上進行研發推廣。
在熱塑性復合材料上,圍繞著汽車輕量化主題繼續深耕。隨著高速鐵路、乘用車和交通運輸等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高性能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的需求日趨旺盛。目前,熱塑性蜂窩夾芯板材已經成功應用于國內外各類箱式貨車、物流車和房車領域;輕質?GMT?制品應用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未來,隨著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工藝和制品性能的不斷完善,制品市場拓展也將不斷取得新突破。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汽車中的門基板、座椅骨架和防撞梁等應用都已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伴隨國外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持續多年研發投入,未來有望代替車內現有的大部分半結構件和部分結構件,在保持性能前提下可以實現減重超過?30%,全球市場將高達?1000?億元以上。另外,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得到了冷鏈運輸領域和管道行業的認可,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