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及市場需求能力分析預測
?
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的發展概況: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加工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塑料管道在市政給、排水領域的應用量分別為172萬噸和144萬噸,應用領域占比分別為11.97%和10.03%。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對城市給排水管道網絡的建設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進而有利于塑料管道制造行業的發展。我國在城鎮化發展中持續加大給排水管道設施的投入,城市給排水管道總長度逐年增加,管道口徑依次遞增,公共給水與排水效率得到不斷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由2010年的53.98萬公里,增長到2019年的92.22萬公里,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50%。
2013-2019年中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行業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由2010年的37.0萬公里,增長到2019年的73.4公里,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09%。
2013-2019年中國城市排水管道長度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然而,由于城市早期鋪設的給水管網使用低劣管道以及施工技術落后,造成管網嚴重老化;管道質量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而且管網配件質量差,接口技術落后,導致管網抗壓強度低,爆漏事故頻繁發生;此外,一些城市將不同時期或不同地區使用的供水管進行聯網供水,出現了管道混雜的情況,承壓標準較低的管段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容易引發爆管事故;一些城市中心區或局部地區供水管徑偏小,供水壓力明顯不足,用水高峰時,斷水現象時有發生;還有一些城市由于新建水源工程,將地下水源更換為地表水源,或增大地表水源比例,為彌補被替代的補壓井的壓力損失,提高了管網壓力,超出原設計標準,造成部分管道破損,嚴重影響供水效率。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
城市排水方面也面臨著諸多重大問題,包括“逢雨必澇、雨停即旱”現象多發、徑流污染與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帶來的面源污染、水資源浪費等,城市排水形勢嚴峻。根據水利部每年發布的《中國水旱災害公報》,2010年-2018年,我國每年均有100-200個城市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平均每年受災群眾達1.01億人,平均每年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400億元。發生城市內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傳統城市建設中大多采用灰色基礎設施,導致城市不透水面積大量增加而失去了滲水蓄水功能。
?
為了改善城市的給排水設施,提升城市水環境的承載能力,住建部、發改委在2014年8月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節水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城市加大力度控制供水管網漏損,加快對使用年限超過50年和材質落后供水管網的更新改造,確保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嚴控跑冒滴漏。國務院也于2015年10月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明確了“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工作目標。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城市水環境系統解決方案的國際先進經驗的中國化實施方針。
因此,提高城市供水效率、適應節約用水的環保要求、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都將促使城市管網建設加快進行改造升級,這給市政工程塑料管道的推廣及應用帶來大量的市場機會,塑料管道在城市管網的建設和運行中無疑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