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智能自助終端設備在醫療領域及其他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及項目可行性研究
?
①我國醫療服務正從“信息化”向“智慧化”過渡,直接推動了醫院對智能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針對醫院的智慧化建設,2019年3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指出醫院智慧服務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內容,醫院針對患者的醫療服務需要,應用信息技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加強患者信息互聯共享,提升醫療服務智慧化水平的新時代服務模式。上述分級評估標準體系將對醫院應用信息化為患者提供智慧服務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兩個方面進行評估,分為0級至5級,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序號 | 評估等級 | 評估情況 | 評估要求 |
1 | 0級 | 醫院沒有或極少應用信息化手段為患者提供服務 | 醫院未建立患者服務信息系統;或者在掛號、收費、檢查、檢驗、入出院、藥事服務等環節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務少于3個。患者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獲取的醫療服務信息較少。 |
2 | 1級 | 醫院應用信息化手段為門急診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務 | 醫院建立服務患者的信息系統,應用信息化手段對醫療服務流程進行部分優化,在掛號、收費、檢查、檢驗、入出院、藥事服務等環節中,至少有3個以上的環節能夠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務,患者就醫體驗有所提升。 |
3 | 2級 | 醫院內部的智慧服務初步建立 | 醫院應用信息系統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流程,能夠為患者提供智慧導醫分診、分時段預約、檢查檢驗集中預約和結果推送、在線支付、床旁結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務,患者能夠便捷地獲取醫療服務相關信息。 |
4 | 3級 | 聯通醫院內外的智慧服務初步建立 | 電子病歷的部分信息通過互聯網在醫院內外進行實時共享,部分診療信息可以在院外進行處理,并與院內電子病歷信息系統實時交互。初步建立院內院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流程。 |
5 | 4級 | 醫院智慧服務基本建立 | 患者醫療信息在一定區域內實現互聯互通,醫院能夠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個性化、智能化服務,患者就診更加便利。 |
6 | 5級 | 基于醫院的智慧醫療健康服務基本建立 | 患者在一定區域內的醫院、基層醫療機構以及居家產生的醫療健康信息能夠互聯互通,醫院能夠聯合其他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準化的智慧醫療健康服務。 |
在此背景下,醫院智能化改造從門診擴大到全場景、全流程,以實現提高運營效率,進一步滿足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并有效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擁有旺盛的醫療需求。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智能自助終端設備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診療人次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根據國家衛健委及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09-2019年我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從54.88億次增長至85.20億次,增長幅度達到55.26%。
2009-2019年中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隨著我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的不斷增長,我國醫療機構運營的效率受到了嚴重考驗,受人流量大以及看病手續辦理流程復雜等因素影響,我國“看病難、看病煩”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近年來,我國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并不斷與醫療服務融合,推動我國醫療服務從“信息化”向“智慧化”過渡,通過企業級智能終端深度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就診的便捷度、醫療服務的效率以及醫院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在門診就診方面,病人通常在掛號、就診、取藥和檢查等流程中需要反復排隊,并且缺乏充足的路徑引導,對病情的及時治療以及醫療機構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都造成了不利影響。通過智能自助服務一體機、智能分診終端、掌上醫院等智能自助產品和系統的建設、開發和應用,能夠有效改善上述問題,提升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效率。如下圖所示,智能自助終端、掌上醫院能夠覆蓋導醫服務、掛號、候診、就診、付費、檢查、治療、取藥等門診醫療服務全流程,有效減少患者門診就醫的時間,提升醫院門診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智能自助終端集成了自助發卡、掛號、預約、充值繳費、報告單自助打印等多種功能,患者在門診看病的過程中無需在多個地點進行往返排隊,有效節約了看病時間,從而提升了醫院醫療資源的承載能力。
除門診看病外,智能自助終端在醫院住院病區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能夠在“入院前”、“住院中”、“出院”全流程中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與患者住院體驗,是打造智慧病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入院階段,患者可以通過使用綜合服務智能自助終端實現充值繳費、單打印、住院腕帶打印等入院綜合服務的辦理;在住院階段,智能醫護交互終端的應用一方面能夠采集醫患交流過程中的音視頻,有效避免醫療糾紛,另一方面能夠實現病區護理信息的透明化、共享化,避免傳統人工手抄信息帶來的缺陷,有效提升患者的住院體驗;在出院階段,通過使用智能自助終端,患者能夠方便的進行住院費用的結算以及詳細住院信息的打印。
通過數十年的建設,目前我國建立了龐大的醫療體系,醫療機構數量眾多,智慧醫院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為智能自助終端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末我國共有醫療機構101.4萬個,其中醫院3.4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6.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6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6.7萬個,村衛生室62.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7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56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06個。
目前,我國醫院智慧服務的主要建設與評估對象主要為二級及以上醫院,其他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條件還未成熟,未來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此外,由于我國三級醫院的智慧化改造相對較早,未來短期內醫院智慧化改造市場主要來自于二級醫院的改造需求。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量,截至2019年11月末,我國共有二級醫院9,478所,同比增長7.63%,近年來呈現加速增長趨勢,將為智能自助終端產品在醫院領域的應用提供廣闊的下游市場需求。
②“互聯網+政務服務”正在進行時,為企業級智能終端設備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長期以來,“辦事來回跑、辦事地點遠、辦事地點分散、辦事證明多”是我國居民政務辦事的痛點所在,同時也是我國政務服務改革的重點方向,為此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優化政策。目前,我國政務領域智慧化改造尚處于初級階段,“互聯網+政務服務”快速發展,智能自助終端產品作為線下智慧化改造的有效方式,得到法院、公安局、稅務局、車管所等各政務領域的青睞,其市場需求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
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要求以審批智能化、服務自助化、辦事移動化為重點,把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同年,《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按照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要求,加強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莊(社區)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基于互聯網、自助終端、移動終端的政務服務入口全面向基層延伸,打造基層“一站式”綜合便民服務平臺,進一步提高基層響應群眾訴求和為民服務的能力,推動實現“最多跑一次”省、市、縣、鄉村全覆蓋。
隨著全國各地政務信息化、便民化的不斷推進,依靠智能自助終端產品實現的自助政務服務成為了我國政務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在法院、公安局、車管所、市場監督管理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民政局等政府機關辦事網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政務便民應用場景:智能政務一體機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民服務,“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依托于政務大數據和集中審批,實現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次辦理,一站式服務。同時也支持社保、公積金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垂直業務部署,實現綜合查詢、咨詢、受理、打印類服務。公安、交管業務應用場景:目前應用的智能自助終端產品主要包括“e政務”終端、交警便民服務終端等,為人民群眾提供各類身份證件類、證明類、出入境類、交通處罰及繳費類、車駕管類業務的快速辦理服務。
工商便民應用場景:工商智慧服務一體機支持人像比對、身份驗真技術,通過智能審批和語音引導,提供個體營業執照、普通企業營業執照的申請辦理、領取和打印一站式自助辦理功能,營業執照立等可取。
法院應用場景:目前應用的智能自助終端產品主要包括訴訟服務一體機、閱卷機、導訴臺、立案自助終端等,通過上述智能自助終端的應用,能夠打造智慧訴訟全流程服務,實現自助立案、預約閱卷、案件查詢、新聞宣傳、訴訟咨詢、開庭公告、法院信息、法庭分布、失信人查詢、訴訟指引、操作指南、工作流程、法律法規、文書樣式、訴訟費計算、費用繳納、材料掃描、材料打印等多項業務功能,有效地提升了法院訴訟業務的效率。此外,通過上述智能自助終端的應用,法院的工作時間得到了延長,使得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成為可能,進一步方便了我國居民辦理法院相關業務的便利性。
除應用于上述國家政府機關的辦事網點外,智能自助終端還能夠放置在社區(村)便民服務站、商場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大型工廠與企事業單位等地點,充分利用現代化集成技術和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原理,將高拍儀、打印機、觸摸顯示器、身份證讀卡器、銀聯卡讀卡機、憑條打印機、條碼掃描器等功能模塊進行高度集成,通過人機語音對話與人機觸摸操作的方式為廣大居民提供政務服務與便民服務業務的辦理。
目前,智能自助終端在我國政務信息化領域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各地區正充分利用智能自助終端與人工智能、5G通訊、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融合發展契機,推動當地智慧政務的發展,為智能自助終端未來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