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市場需求及重點企業分析
?
太陽能電池背板,是一種位于太陽能電池組件背面的封裝材料,憑借其優異的耐高低溫、耐紫外線輻照、耐環境老化和水汽阻隔、電氣絕緣等獨特性能,用于在戶外環境下保護太陽能電池組件抵抗光、濕、熱等環境因素對EVA膠膜、電池片等材料的侵蝕,起耐候絕緣保護作用。太陽能背板主要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背面的封裝,主要應用于光伏發電領域。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主要分為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晶硅太陽能電池應用最為廣泛。
1、進入行業的主要壁壘
(1)技術壁壘
太陽能電池背板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體現在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產品性能要求高,主要是由于太陽能電池背板是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關鍵保護性材料,用來保護電池片在野外惡劣環境下25年乃至更長時間都能正常工作,需要具備水氣阻隔性、電氣絕緣性、尺寸穩定性、易加工性、耐候性等特性。因此,太陽能電池背板對生產企業的技術積累具有很高的要求,技術壁壘構成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
(2)客戶資源壁壘
通常情況下,太陽能電池背板企業生產企業需要經過下游客戶的篩選、測試和認證等程序后,才可以最終獲得供應商資格及采購訂單。對于大型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和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而言,與供貨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其降低供貨商開發與維護成本,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因此,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和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對供應商選擇較為謹慎,合作關系一旦確定后通常較為穩定,更換合格供應商的成本較高,這對新進入的生產企業構成一定的客戶資源壁壘。
(3)生產能力和工藝壁壘
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企業對生產能力和工藝要求較高。生產制造主要采用全自動生產線,生產企業需要較長時間的生產和工藝經驗積累,方能在太陽能電池背板產品的大規模生產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產品性能,并實現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因此,生產能力和工藝壁壘構成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
(4)人才壁壘
光伏行業和鋰離子電池行業同屬新興行業,技術專業性較強,發展速度較快。同時,受行業發展政策的影響,業內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產品性能的壓力較大,生產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較快。業內企業只有擁有涵蓋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等全方位的技術人員,持續開發出成本更低、性能更優異的產品才能跟隨行業發展趨勢。新進入者在短期內構建符合產品生產需要技術人才團隊的難度較大,這構成了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
(5)、規模壁壘
光伏組件和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選擇供應商的重要條件之一是穩定的供貨能力。缺乏足夠的產能不僅影響企業對商機的把握能力,也影響企業與下游生產企業的合作緊密度。從原材料采購角度看,企業生產規模越大,與原材料供應商的談判越為有利。企業發展初期規模較小,且上下游合作關系不夠緊密,在與原材料供應商的談判中往往處于劣勢,難以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在行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這構成了進入本行業的壁壘。
2、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競爭及重點企業分析
早期由于技術限制,國內背板生產企業所需原材料氟膜、膠粘劑等主要依賴進口,價格較高或供貨期不能保證,再加上背板生產設備及工藝技術的限制等因素,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背板需求主要依賴進口。但是近年來在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和降本增效的市場壓力下,國外傳統背板生產商由于不適應產品價格快速下降的市場變化,導致利潤率變薄,市場份額逐步降低并逐步退出太陽能電池背板市場。近年來,相繼有日本凸版、韓國LG和美國Madico逐步退出太陽能電池背板市場。與此同時,國產光伏背板生產企業整體崛起,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市場集中度也逐年提高。
早期,由于國內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整體起步較晚以及技術制約等原因造成了背板產品主要由國外企業供應。隨著近幾年國內光伏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整合,國內光伏背板市場格局已逐步形成。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內主要企業的情況如下:
(1)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薄膜形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背板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背板銷售收入為17.54億元,背板銷售量為10,878.76萬平米。2018年背板銷售收入為17.53億元,背板銷售量為13,374.42萬平米。2019年背板銷售收入為18.16億元,背板銷售量為16,474.57萬平米。
(2)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主營業務包括EVA膠膜以及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生產。其太陽能電池背板產品于2010年開始進入市場。2017年背板銷售收入為5.08億元,背板銷售量為3,734.61萬平米。2018年背板銷售收入為5.38億元,背板銷售量為4,298.34萬平米。2019年背板銷售收入為5.41億元,背板銷售量為4,967.69萬平米。
(3)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型復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其銷售收入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95%左右;2019年公司太陽能電池背板銷售收入為88,358.09萬元。
(4)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
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主營業務包括影像材料、光伏材料和鋰電池材料等。于2008年開始投產太陽能電池背板建設項目。2017年背板的銷售收入為8.05億元,背板銷售量為3,346.74萬平米。2018年背板的銷售收入為7.97億元,背板銷售量為3,843.12萬平米。2019年背板銷售收入為6.97億元,背板銷售量為4,205.50萬平米。
(5)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并于201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證券代碼300393,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研發、生產等,同時提供光伏電池封裝解決方案、含氟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與產業化應用研究。2017年背板銷售收入為17.95億元,背板銷售量為10,119.21萬平米。2018年背板銷售收入為12.85億元,背板銷售量為8,601.01萬平米。2019年背板銷售收入為12.93億元,背板銷售量為11,616.61萬平米。
3、行業的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特征
(1)行業周期性
太陽能電池背板所屬的光伏產業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行業,其發展受各國政府對該行業發展態度的影響較大,不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近年來,光伏技術不斷進步帶來轉化效率提升,規模化生產導致發電成本不斷逼近平價上網,行業的發展對政府補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弱。同時,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向新能源方向傾斜,大眾節能環保意識持續提升,各國政府對于光伏行業發展的態度也更加理性,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尤其是歐洲和印度等新興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因此可以預計,包括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在內,光伏行業整體仍將保持較長一段時期的景氣周期。
(2)行業區域性
隨著光伏產業向國內遷移,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光伏產業大國;對國內而言,光伏產業主要相對集中在長三角地區,鑒于原材料及市場區域配套的便利性,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企業也多集中在該地區,行業的區域性特征較為明顯。
(3)行業季節性
當前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所廣泛應用,該行業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