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能源產業結構監測調研分析及細分市場發展策略指導研究
?
國內外市場環境:2019年全球能源產品價格急劇變化,受中美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關系緊張、金融壓力增大和波動風險加劇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大,呈現逐季放緩的形勢,制造業PMI持續數月在榮枯線以下徘徊,能源化工產品需求整體疲軟。但同時,我國扎實推進“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綠色低碳轉型,繼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
受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和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國際貿易和跨境投資萎縮,全球制造業持續疲弱,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由上年的“同步復蘇”轉向“同步減速”,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持續增大,投資增速創歷史新低,基建投資不及預期,“需求大而融資不足”現象突出;消費增速總體回落,石油及制品類消費增速大幅放緩。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能源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同比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細分產業領域:
(1)天然氣領域:天然氣是一種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可與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補,是能源供應清潔化的最佳選擇。隨著我國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提速,天然氣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天然氣產業中的LNG產品具有運輸儲存效率高,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特點,是一種真正的清潔綠色能源,可廣泛應用于工業燃氣、民用氣、汽車燃料、城市調峰、燃氣發電、化工用氣等方面。LNG作為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替代和補充,既實現了清潔能源生產的新途徑,優化了煤炭深加工產業結構,又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點,符合國內外煤炭加工利用的發展方向,對于緩解國內天然氣短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速穩中趨緩,國內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供應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天然氣進口量有所增長,但增速大幅回落。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天然氣產量1,777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11.5%;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天然氣市場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天然氣進口量1,322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6.5%;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067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9.4%。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天然氣公司日均產量現狀分析
單位:億立方米
| 2018年12月 | 2019年1-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日均產量 | 4.8 | 4.9 | 4.9 | 4.7 | 4.7 | 4.6 | 4.5 | 4.5 | 4.5 | 4.7 | 5 | 5.2 |
日均增速 | 8.80% | 9.20% | 9.80% | 7.90% | 12.90% | 13.10% | 6.10% | 6.60% | 10.50% | 8.20% | 8.00% | 7.5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中國天然氣月進口量現狀分析
單位:萬噸
| 2018年12月 | 2019年1-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當月進口量 | 923 | 981 | 756 | 694 | 765 | 756 | 789 | 834 | 821 | 652 | 945 | 951 |
當月增速 | 17.50% | 26.80% | 9.50% | 16.70% | 2.30% | 3.40% | 7.30% | 7.70% | 8.00% | 10.20% | 3.80% | 3.1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煤化工領域:我國煤化工行業劃分為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傳統煤化工行業已具有較為成熟的技術和工藝水平,新型煤化工行業是以生產清潔能源和化工產品為主要目標,將煤炭產能轉化為稀缺的清潔油品和化工品,產品主要包括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品等。新型煤化工行業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石化產品多元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在宏觀經濟弱勢的驅動下,化工品市場氛圍較差,部分傳統下游需求疲弱。一季度,國內甲醇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后隨春檢等利好因素發酵,甲醇市場價格逐漸回暖;二季度,需求淡季的到來再次使國內甲醇市場進入下降通道,基本面缺乏利好刺激,市場缺乏上行動能,煤制甲醇企業利潤有所下滑;三季度,受宏觀及供需基本面的利好因素支撐,市場重心有所上調,但四季度在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煤制甲醇企業利潤再度震蕩下行,全年甲醇價格弱勢下行。
2019年,國內煤焦油產量出現了明顯增加,需求方面,下游企業的新建產能對煤焦油需求量有所提振,但由于下游企業利潤縮水,開工率出現下滑,需求略顯疲弱,煤焦油市場價格走勢維持寬幅震蕩。
(3)煤炭業務:煤炭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是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產業。近年來我國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供給質量穩步提升,優質產能得到有效釋放。在新時代的能源體系中,煤炭有效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長期來看,煤炭行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2019年,我國去產能由“總量性去產能”轉變為“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先進產能快速釋放,2019年原煤產量37.5億噸,同比增長4.2%,進口煤炭3.0億噸,同比增長6.3%,全年供給相對寬松。煤炭消費增速前低后高,需求探底回升,電力化工行業需求總體平穩,鋼鐵行業需求旺盛,全年煤炭消費約39.6億噸,同比增長0.76%。
2019年,動力煤市場消費總量增速放緩,國內保供應政策持續發力,供需由緊平衡逐步轉為供應寬松,煤炭市場總體弱勢下行,動力煤市場價格持續震蕩回落,呈現旺季不旺的市場特征,動力煤市場價格指數同比下降約4.91%。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煤炭公司月均產量增速分析
| 2018年12月 | 2019年1-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月均增速 | 2.10% | -1.50% | 2.70% | 0.10% | 3.50% | 10.40% | 12.20% | 5.00% | 4.40% | 4.40% | 4.50% | 2.4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中國煤炭月進口量現狀分析
單位:萬噸
| 2018年12月 | 2019年1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當月 進口量 | 1023 | 3350 | 1764 | 2348 | 2530 | 2747 | 2710 | 3289 | 3295 | 3029 | 2569 | 951 | 277 |
當月增速 | -54.70% | 19.50% | -17.00% | -12.30% | 13.60% | 23.10% | 6.40% | 13.40% | 14.90% | 20.60% | 11.40% | 5.40% | -72.9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下游行業現狀:
(1)煤制甲醇子行業:2019?年,國內甲醇工廠開工率維持高位,甲醇進口量大幅提升,港口市場年內多受高庫存壓制,進口低價資源不斷沖擊國內市場,導致國內甲醇市場價格持續弱勢運行。
下游市場結構深度調整,需求方面無明顯利好支撐,受安全、環保、去產能等政策影響,下游企業需求有所受限。全年國內甲醇總產能約?8,764?萬噸,進口總量約1,089?萬噸,表觀消費量約?6,800?萬噸,整體供應格局略顯寬松,市場價格弱勢下行,同比下跌?24.8%左右。
(2)煤制?LNG?子行業:2019?年,天然氣市場行情表現弱勢,一季度受春節假期影響市場價格有所下調,節后下游需求復蘇價格出現反彈;二、三季度由于上游供應充足,但下游需求持續低迷,價格整體呈現走低;四季度隨著采暖季的來臨,天然氣需求有所回升,天然氣價格逐步回暖。整體來看?2019?年天然氣市場行情較?2018?年走勢重心有所下移,全國均價?3907?元/噸,同比下跌?12.3%。
(3)煤基油品:2019?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單邊上行,國內原煤貨緊價高,煤焦油企業挺價意愿強烈,煤焦油價格上行為主,最高均價達?2465?元/噸;二季度,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滑,國內加氫企業庫存維持高位,出貨不暢導致需求下行,煤焦油價格持續回落;三季度,國際原油價格相對平穩,國內下游道路基建開工增多,需求增長拉動煤焦油價格回升;四季度,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底部震蕩,國內受雨雪天氣影響,道路運輸不暢,下游企業需求大幅下滑,煤焦油供過于求,價格下行至年內最低點?1765?元/噸。總體來看,2019?年國際原油以寬幅震蕩為主,中溫煤焦油走勢基本與其吻合。下游需求較為平淡,年末供需矛盾出現,價格承壓下挫。
能源行業下游行業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產品 | 所屬細分行業 | 主要上游原材料 | 主要下游應用領域 | 價格主要影響因素 |
甲醇 | 煤化工 | 煤炭 | 有機化工產品基礎原 | 受國內外甲醇及下游開工、進口影響 |
LNG | 煤化工 | 煤炭 | 燃氣 | 市場變化、局部供應量的變化 |
煤基油品 | 煤化工 | 煤炭 | 煤焦油深加工 | 國際原油價格及國內成品油價格 |
?
產業前景:在中央援疆和“一帶一路”戰略能源互通、中哈油氣開發合作加快推進的大背景下,公司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重點區域資源儲備豐富的優勢,領先規劃,提前布局,能源全產業鏈覆蓋國家“一帶一路”整體戰略布局,進一步挖掘出潛在的市場空間。
(1)天然氣:天然氣具有清潔、方便、熱效率高等優點,世界天然氣的需求和消費呈現加快增長的趨勢。目前,國內政策已明確要求充分發揮天然氣等清潔資源優勢,提高其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公司將產品定位于“西氣東輸”和“海氣上岸”的服務和補充,與國內石油天然氣大型企業采取錯位競爭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
(2)煤炭及煤化工:隨著能源結構不斷調整,煤炭在國家一次能源結構的比例或逐步下降,但總量因市場所需穩步提升。煤制油、氣、烯烴為代表的新興煤化工產業大量涌現,煤炭由燃料為主向燃料、原料并重轉變,呈現出多元化的利用方式,在我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3)石油:石油堪稱為“工業的血液”,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石油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石油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十三五”期間,預計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依然維持在60%以上,未來中國的石油總需求量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