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及中國干細胞行業重點企業競爭性研究及投資機會可行性預測
?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醫療醫學領域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對疾病診斷治療的能力逐漸提高。在醫學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生物醫學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其中,干細胞治療成為再生臨床醫學領域中最先進的治療方式。以干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有望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后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從而成為新醫學革命的核心。
全球干細胞產業運行現狀:目前,國外品牌干細胞主要生產企業約30家,包括Athersys?Inc、Mesoblast?Ltd.、Osiris?Therapeutics?Inc、Takara?Bio?USA?Inc.、ViaCord以及博雅控股集團旗下美股上市公司TG醫療(原名Cesca?Therapeutics?Inc.)。這些企業推動干細胞制備工藝以及干細胞新藥研發的快速發展,對全球干細胞產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全球干細胞產業在穩步增長,臨床研究項目逐年增多。數據顯示,2020年ClinicalTrials.gov系統上的注冊項目預計將增加300多項,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過去無計可施的疾病將迎來新希望。其中,美國是干細胞研究最受歡迎、排名最高的國家,根據全球最大的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linicalTrials.gov的數據,美國的干細胞臨床試驗項目數量接近世界總數的一半。報告指出,2020年,美國干細胞市場預計將達到27億美元。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數量僅次于美國,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干細胞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7年中國干細胞市場規模將達到26億美元,在2020年至2027年的期間,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6.9%。干細胞產業發展較快的地區還有日本和加拿大,2020年至2027年期間,這兩個地區的干細胞市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分別為6.9%和6%。在歐洲,預測期內德國的干細胞市場復合年增長率將為6%。
全球間充質干細胞領域: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間充質干細胞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根據干細胞類型,成體干細胞的市場在未來7年預計將于7.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7年市場值預計將為127億美元。間充質干細胞是當前最為熱門的一類成體干細胞,存在于胎盤、臍帶、骨髓和脂肪組織等多種組織中,具有分化為多種類型細胞的潛力,例如可以分化為脂肪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等。間充質干細胞還可以消炎、免疫調節、促進組織生長和修復等。在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全球間充質干細胞市場將保持增長趨勢。促進間充質干細胞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臨床對這類干細胞的需求增加,例如對間充質干細胞作為膝關節置換術的有效替代治療方法的需求增加。
此外,全球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癌癥等各種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斷攀升,也將推動間充質干細胞的市場發展。近年來,間充質干細胞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中,一些基于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產品已經在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國家上市,我們國家已經有多款基于間充質干細胞的新藥申請獲得臨床批件。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救治探索工作中,多個國家相繼啟動了間充質干細胞相關的項目,并且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臨床療效。
中國干細胞產業運行數據分析:目前,我國細胞產業主要分為干細胞產業和免疫細胞產業。干細胞市場近幾年快速增長,產業從存儲到研發到治療基本完善和成熟,是細胞產業較為成熟產品。免疫細胞行業在國內還處于初級階段,在規模和干細胞相比,相差較大。根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國內細胞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55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806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6.09%。
2014-2019年中國細胞行業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9年我國干細胞行業市場規模782億元,同比2018年的650億元增長了20.31%。
2014-2019年中國干細胞行業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9年我國免疫細胞行業市場規模24億元,同比2018年的19億元增長了26.32%。
2014-2019年中國免疫細胞行業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干細胞行業高技術壁壘使得國內發展較為緩慢,在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的主要是歐美國家,國內干細胞屬于新興產業,市場競爭格局比較分散,產業成熟度較低,無明顯龍頭企業。國外已有十余種干細胞治療產品上市,而國內相對較為落后,企業大多數集中在上游存儲行業,中下游研究與應用也在加速進行,但是還未完成臨床轉化,處于發展初期仍在積累。
中國干細胞產業政策及發展機遇: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干細胞領域,《“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都將干細胞寫進戰略部署中。明確提出發展干細胞產業,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對干細胞基礎科研和臨床前轉化、臨床研究、藥物研發提供引導作用。2019年9月24日,國家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7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將“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納米科技”、“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全球變化及應對”、“合成生物學”和“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等7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公開征求意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科技部科研攻關組第一時間啟動了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顯示,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癥、危重癥患者呼吸困難很快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2020年3月31日,科技部正式發布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如今,干細胞生物學的研究與應用已經成為生命科學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對干細胞的不斷研究,臨床試驗的不斷推進,干細胞產業在中國市場潛力不可估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干細胞,整個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都是當今生物醫學科研的前沿和熱點,也是最具有轉化前景的研究領域之一。專家表示,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生命科學與醫學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醫療健康產業有著極大的市場機遇。
產業前景:面對著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需求的激增,智能化逐漸成為各行業建設的基礎。干細胞行業也是如此,行業發展的需求漸漸從過去傳統方式轉移到智能化、自動化及標準化的模式。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免疫細胞市場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自動化干細胞處理及存儲技術的進步推動著全球干細胞產業的發展,同時干細胞治療取得進展也促使了整個行業對自動化干細胞制造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智能化及自動化細胞制造提高了細胞治療產品的成功率,也為實現大規模的干細胞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對整個干細胞產業的變革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細胞制品按照藥品管理后,有望大幅提高產業門檻,缺乏核心技術、質控水平較低的公司將率先退出市場。安全性和有效性將成為產業的第一準則,這將為像公司這樣扎扎實實打造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的高科技企業提供了重要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