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及中國運動醫學行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及重點競爭企業市場份額占比
?
運動醫學源于骨科創傷學,由于運動創傷處理的問題都與運動有關,在發病規律、診斷和治療原則、預后等方面又與普通創傷骨科有所不同,為了更好的處理運動性損傷,才將運動醫學從骨科中分離出來。20世紀30年代運動醫學成為一門完整的有理論基礎的獨立學科。1928年成立了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50年代以后,世界運動醫學發展較快,歐美一些國家建立了許多運動醫學中心和研究所,不少大學也開展了運動醫學的科學研究。中國運動醫學是50年代發展起來的。
運動醫學主要適用于關節、軟組織相關的損傷治療與康復。運動損傷主要包括勞損、扭傷、脊椎溶解、脊椎滑脫、刺痛、椎間盤損傷等等。根據受傷部位對運動損傷進行劃分包括:膝關節損傷、肩關節損傷、腳部和踝部損傷、背部和脊柱損傷、肘部和腕部損傷和其他。如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游離體(滑膜軟骨瘤病)等;肩關節:凍結肩、肩袖損傷、肩峰撞擊征、肩關節復發性脫位、肩關節SLAP損傷;肘關節:骨關節炎、踝關節撞擊癥、踝關節不穩以及臀肌攣縮癥、髖股撞擊癥等。
運動損傷不僅發生在專業運動員中,在普通百姓中也非常多見,這些損傷主要影響諸如筋膜,肌肉,韌帶,神經,腱等軟組織,且產生的急性損傷多于慢性損傷。
運動醫學主要應用領域之肩關節:可用于治療肩袖損傷、盂肱關節不穩、肱二頭肌肌腱損傷、肩關節周圍囊腫等。
以常見的肩袖損傷為例:
肩袖損傷 | 占據肩關節疾病的17%-41%,可分為急性損傷(運動人群)和慢性損傷(老年人);肩袖損傷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25%以上,隨著中國老齡化加重,退變性肩袖損傷發病率將持續提升;另外,隨著體育運動的普及,急性肩袖損傷預計也將持續提升。 |
肩袖損傷修復 | 通過帶線錨釘、縫線以及相關配套工具對肩袖撕裂的部位進行縫補以達到固定修復的目的。 |
應用領域之膝關節:可用于治療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滑膜炎等;以常見的前交叉韌帶損傷為例:
前交叉韌帶損傷 | 是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之一,運動人群尤其是運動員發生概率較高,美國目前每年前交叉韌帶(ACL)重建手術近40萬例。中國ACL重建發展尚處于早期,但隨著運動的普及以及治療理念的提升,預計手術量將持續快速提升。 |
ACL重建術 | 通過界面釘、帶袢鈦板、自體組織或人工韌帶以及配套手術工具實現,通過韌帶重建實現運動功能恢復。 |
全球運動醫學市場規模: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運動醫學市場規模接近60億美金,同比增長8%,高于骨科整體市場增速(5%左右),預計2024年將達到91億美金,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6.6%,是未來骨科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預計2019年到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4%。預測2019-2025年運動醫學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增長率高于傳統骨科(2-3%)以及整個骨科耗材(5%)水平。
全球企業競爭格局:全球運動醫學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巨頭有Arthrex、施樂輝、史賽克、強生等,2018年市占率分別為31%、26%、15%和12%。目前,國際巨頭主要通過收購整合持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增長動力
2018年全球運動醫學市場優勢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美國是運動醫學領域最大的市場,2018年占全球運動醫學行業的區域份額超過30.0%。根2017年,美國有52.6萬人因鍛煉和使用健身器材受傷,全年發生的運動損傷次數超過350萬次。其中,兒童和青少年也是美國參與體育運動的主要群體。根據最近的研究,美國有超過3000萬兒童和青少年參加某種形式的有組織的體育運動,兒童時期身體所受的損傷三分之一與運動損傷有關。歐洲是運動醫學領域第二大市場。歐洲國家人口眾多,從事包括足球、籃球,攀巖、劃船、自行車等各種體育運動非常頻繁。據估計每千名意外傷害中約有六種可歸因于運動,例如攀巖,水上運動或與馬術活動等。歐盟每年約有450萬15歲及15歲以上的人因運動受傷而在醫院接受了治療。此外,歐盟國際開發銀行發布的《2016年青少年運動傷害統計》還表明,在醫院治療的所有與運動有關的傷害中,約40%是5-14歲的兒童。
中國市場規模:2018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規模超過20億,預計2021年將達到39億,2015年至2021年市場規模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3.4%。
全球各地區運動醫學市場的增速水平,包括中國,日本和印度在內的亞太地區是全球運動醫學市場增速最快的區域。2018年中國整個骨科市場的總值為262億元人民幣,其中創傷骨科、關節、和脊柱骨科是規模最大的三個細分領域,市場規模均在70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國2018年運動醫學市場規模為21.2億元,相較創傷、脊柱等骨科傳統領域,我國運動醫學的規模還較小,細分領域市場份額也尚少,但CAGR達24.3%,位居增速第一。
2018年中國骨科細分市場優勢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5-2021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熱情日益升高,將會誕生大量的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人群,并進一步帶動中國運動醫學市場的發展。國務院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預測2020年中國運動人口將達到4.35億。上海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曾在閔行區做過一項社區調查,發現運動人群達到38%,這意味1000萬人當中就有380萬人參與運動,據此按照10%的運動傷害發病率來計算,每1000萬人中就有38萬人會發生運動損傷。
競爭格局:中國運動醫學市場由外資占據主導地位,其中施樂輝、Arthrex、史賽克、強生和康美五家合計占據86%的市場份額。
2018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從骨科細分領域增速看,2013-2018年骨科整體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其中創傷領域增速最慢,年均復合增速為15%,運動醫學領域增速最快,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5%。預計未來幾年,運動醫學領域仍是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從骨科細分領域國產化看,2018年中國骨科市場仍有外資占據近60%的市場份額,其中,創傷領域中國產占據近70%,但脊柱、關節和運動醫學領域仍有外資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運動醫學領域,外資占據近95%的份額,國產替代空間最大。
企業級產品現狀:國產企業目前正積極布局運動醫學領域,上市公司中,凱利泰、大博醫療、春立醫療等均在積極布局,但產品線較全的僅有凱利泰,非上市公司德美醫療、杭州銳健以及天星博邁迪產品較全,整體來看,國產企業發展雖處于早期階段,但已具備了與外資競爭的能力,國產替代有望開啟。
從產品性能來看,隨著材料的持續迭代升級,以及國產加工工藝技術的持續提升,國產企業在相關產品方面實現了快速趕超,為國產替代奠定了基礎凱利泰2018年推出的運動醫學骨科縫線S-Weave,是國內第一款專業為運動醫學設計的縫線,采用不可吸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編織而成,在線性拉伸強度、抗破壞強度等方面都強于國際一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