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電商平臺行業市場規模及運行態勢分析
?
電子商務平臺即是一個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臺。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是建立在Internet網上進行商務活動的虛擬網絡空間和保障商務順利運營的管理環境;是協調、整合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有序、關聯、高效流動的重要場所。企業、商家可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的網絡基礎設施、支付平臺、安全平臺、管理平臺等共享資源有效地、低成本地開展自己的商業活動。
隨著國民經濟穩中有進,城鄉居民就業穩定和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居民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消費市場將保持平穩有升的態勢,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近年來,京東依靠技術、品牌等諸多優勢,在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在多處消費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例如在在家電網購市場的份額為61%,手機網購市場份額為54%。?天貓實物、京東、拼多多GMV增速均高于網絡零售額增速,2018年CR3市占率達80%,線上龍頭馬太效應更勝線下。阿里數字生態穩健擴張,拼多多由低線/低價往高線/高客單高速擴容規模,京東物流實現盈利、估值體系切換,聚焦電商三強依然是我們推薦的投資策略。?社交電商的核心商業邏輯在于以社交方式引流,重構流量來源和運營轉化方式。我們看好深度內容化的電商導購平臺,如:小紅書、值得買,以及逐步品牌化、高端化的拼購電商拼多多。內容導購:電商導購平臺核心價值在于輔助消費購物決策聚集用戶,為上游的電商平臺及品牌方提供低成本流量來源。小紅書、值得買依托深度內容化構建公司護城河。社交拼團:隨著阿里下沉低線,我們認為拼多多未來的增長點將在于:持續獲取高線市場用戶,并以高購買力的用戶持續孵化品牌。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商平臺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戰略規劃可行性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同比+8.8%/+10.7%,高于同期城鎮+7.8%/+6.8%。低線用戶月網購金額300元以下占比40%(高線用戶為23%),而850元以上占比僅23%(高線用戶為33%)。拼多多帶動的低線市場電商普及基本完成,繼續看好拼多多的進一步升級及可提供品質化服務的蘇寧、京東。?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普及率大大提高,網民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從交易規模上看,截至2018年底,阿里、京東、拼多多的GMV分別4.82萬億、1.68萬億和4,716億。??2019年微信小程序電商用戶預計將達2.40億人。微信平臺紅利及小程序的誕生,為移動電商發展提供強大助力。社交工具特別是微信已形成強大的社交用戶基礎,微信通過社交和公眾號將人與內容形成連接,而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則實現對產品的連接,移動電商借助微信小程序可以更高效地觸達用戶,引發其消費需求。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網絡覆蓋范圍也迅速增長,進一步推動了網絡零售的市場發展。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8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179億元,同比增長8.2%;而網上零售額達64393億元,同比增長為16.8%,其增速是前者的兩倍。并且預計到2020年,社交電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萬億,占到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的31%左右。?中國消費者生活水平日漸提高、電商普及程度不斷加強、國家政策鼓勵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多方因素推動著電商體系發展更加成熟。中國電商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電商在中國零售行業的位置愈加重要。但與此同時,行業仍然存在諸多亂象,《電商法》的出臺是政府重視行業規范發展的信號,未來相關監管措施仍會進一步加強。?中國電商發展的基礎環境正不斷完善,如物流配送覆蓋的地域、購物支付的便利性等,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有助于電商平臺對更多地區和人群的滲透加強。未來隨著一二線城市用戶消費逐漸飽和,下沉市場將成為電商平臺新的發展重點。
電商行業進入新零售時代以來,關于用戶流量獲取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大平臺關注。線上平臺獲客成本持續居高,以及發展線下帶來的轉型成本都成為各平臺發展面對的考驗。面對流量獲取的問題,電商平臺開始探索更多新型電商模式,如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創新模式涌現,電商平臺對于流量的爭奪將趨于白熱化。?現階段各大電商平臺開始注重產品社交化布局,如紛紛進入拼購、社區拼團等細分賽道,平臺在社交化領域的競爭開始受到關注。電商社交化運營模式是降低平臺獲客成本的有效手段,并且能有助于商家解決銷路問題,整體發展迅速,未來入局到社交化運營的電商平臺將繼續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