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行業市場競爭策略研究及市場空間分析預測
?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軌道交通行業形成了工程建設、裝備制造和運營維保三大產業集群,構成了差異化的產業格局。伴隨著運營線路里程和車輛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我國運營維保服務后市場步入黃金發展期,其中整線智能運營維保服務將成為軌道交通后市場最具發展前景、最核心的產業環節。
中國軌道交通三大產業板塊
?
(1)軌道交通政策利好: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建設城市群一體化交通網,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加速推進國家規劃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軌道交通建設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其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是未來規劃布局的重點發展方向。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進一步明確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新基建”中融合基礎設施現階段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近年來軌道交通投資高位增長。國鐵集團2019年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29億元,與2018年基本持平,在高位呈平穩趨勢。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城市軌道交通方面,2019年我國內地新增運營線路968.77公里,同比增長超過30%,總投資約4,926億元,持續高速增長。
(2)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與新建投資不同,軌道交通線路投入運營后進入后市場階段,運營維保服務產業覆蓋軌道交通線路的全生命周期,通常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隨著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的持續增長,運營維保服務后市場無論存量還是增量業務,都具有確定性和可持續性,其中整線運營維保服務是最核心、體量最大的產業板塊。
2019年鐵路投產新線8,489公里,其中高速鐵路5,474公里;城市軌道交通新開通線路968.77公里。截至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3.9萬公里,其中高鐵3.5萬公里;累計已有40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6,730公里,再創歷史新高。
2012-2019年中國城軌交通運營長度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隨著在建項目的陸續投入運營,客戶對專業化、智能化、市場化整條線路運營維保服務需求的快速增加,未來在中國一定會出現專業運營維保幾十條線路的公司,誕生千億級超型企業。
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外軌道交通成熟市場的產業現狀,很好的印證了這一趨勢。在完成大規?;A設施建設后,占據其軌道交通行業最主要市場空間的是軌道交通整條線路運營維保服務商(如香港地鐵、美國BNSF鐵路公司等),專業化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和貨運鐵路線路的模式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成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等國外專業投資機構長期價值投資的選擇。國外成熟市場運營維保服務等后市場投入在當期軌道交通總投資的占比遠遠高于國內,并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格局。
(3)中國運營維保后市場空間及容量:軌道交通運營維保后市場空間與運營里程和車輛保有量正相關,與軌道交通重置成本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根據行業經驗,運營維保支出一般占重置成本總投資的2%至3%。
以城市軌道交通為例,2019年底我國內地開通運營線路6,730公里,按照每公里平均造價10億元計算,運維后市場規模約1,346億元至2,019億元。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預測,2028年運營里程將達到1.5萬公里,是2019年的2.2倍,后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至4,500億元。僅分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市場的容量即可發現,我國運營維保服務后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期。
根據測算:未來十年中國城市軌道線路將達到千條,鐵路網規模達到20萬公里,地方鐵路超過200條,軌道交通整線運營維保服務將逐漸成長為千億級的大市場,空間廣闊,在此市場趨勢下,必然會誕生千億級的整線智能運營維保服務專業公司。
(4)軌道交通后市場核心產業模式:軌道交通作為公共安全關鍵行業,一直以來由政府主導,改革創新動力不足,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需要經過很長的周期,運營維保仍為人員密集型作業,各項成本居高不下。隨著運營里程和車輛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在宏觀經濟發展和地方財政的雙重壓力下,持續依賴巨額政府補貼不是軌道交通特別是運營維保后市場發展的長久之計,急需通過模式改革實現產業升級。
首先,各地方政府引入社會資本盤活資產、降低負債、增加財政收入的需求日益明顯。新建線路可以BOT模式直接引入社會資本,在分擔政府建設投資壓力的同時,從建設初期即將項目整體委托給專業性強、有資質、有經驗的第三方進行運營管理,降低長期運營維保成本。既有線路則可通過TOT模式引入社會資本,通過轉讓長期運營維保權盤活資產,獲取政收入,并將整線或部分運營維保服務交由市場化的專業化第三方,利用市場化機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長期財政支出。
其次,軌道交通運營維保以智能化體系減人增效迫在眉睫。通過廣泛應用先進的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傳統裝備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或替代,減少人員投入、降低能源消耗、節省日常費用,全面提升列車運營維護和運營管理水平。2020年3月12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下發《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應推進城軌信息化、發展智能系統、建設智慧城軌。神州高鐵是國內唯一一家可提供運營維保全產業鏈智能化裝備體系的公司,各類檢修機器人逐步推廣應用,裝備系統智能化、數據化、信息化日趨成熟,為整線智能運營維保服務提供了獨有的強大支撐。
最后,隨著不同類型主體參與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未來將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公司中出現部分市場化先行者,憑借成熟的運營管理經驗,走出本地區,在國內北京、杭州、鄭州等城市以及國際市場布局整線智能運營維保服務;另一方面事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和車輛制造的大型企業參與BOT或TOT項目投資,以合作方式參與部分運營維保業務;此外,以神州高鐵為代表的運營維保裝備系統提供商也在向運營維保服務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