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液壓件行業應用領域及競爭策略分析
?
液壓件是液壓泵、液壓馬達、液壓缸、液壓閥、增壓器等一切用于液壓系統的元件。液壓產品應用領域廣泛,隨著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的逐步成熟,液壓產品適用領域不斷拓寬,全球液壓工業已進入相對穩定、成熟階段。
?全球液壓件市場規模大約在?300-400?億美元左右。液壓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機床與工具、重型機械、工程建筑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裝備制造業各領域。高端產品依賴進口,進口替代迫在眉睫。雖然我國液壓件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大多數液壓件生產、企業規模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大部分液壓產品處于價值鏈中低端。液壓件下游行業眾多,工程機械需求量最大。由于液壓技術的眾多優點,20?世紀中期以來,從民用到國防,從一般傳動到精密控制,液壓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液壓件行業的主要下游包括國防工業、冶金工業、工程機械、汽車工業等,隨著液壓技術使用領域和設備越來越寬、越來越多,液壓傳動的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眾多下游行業中,工程機械行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對液壓件的需求量最大。挖掘機對液壓件要求最高,使用的均是國外進口的高端液壓件,核心液壓件的采購成本約為?19?萬元,達到整機成本的?3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裝載機對液壓件要求較低,因此使用的均是國產液壓件,而這些液壓件的采購成本約為?14000?元,僅占整機成本的?6%。?國內液壓產業格局大而不強,中高端液壓產品長期依賴進口,國內優質企業面臨良好機遇。我國液壓技術起步較晚,技術積累相對薄弱,國內外企業在液壓元件技術積累與制造經驗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客觀上造成了國內中高端液壓元件長期以來依賴進口的局面。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液壓件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液壓行業進口金額約15.5億美元,以2016年末即期匯率折算約合人民幣108億元,進出口逆差約70億元,進口液壓產品占國內液壓市場規模的20%左右。中高端液壓件運用領域廣泛,擁有超過100億元市場空間以及產品高附件值、高毛利率的特征,對于國內優質液壓元件企業意味著廣闊的增量市場與良好的成長機遇。機床行業逐步回暖,液壓件未來需求有望穩定增長。機床行業是液壓系統在工業機械方面應用最多、需求量較大的領域,參照2016年國內液壓市場規模進行測算,機床行業液壓需求規模預計超過30億元。2017年以來,國內機床行業持續復蘇,全年金切機床累計產量達到64.3萬臺,同比增長6.8%,成形機床累計產量30.6萬臺,同比增長1.7%,我們認為機床行業逐步復蘇,同時伴隨著未來機床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液壓件的需求有望穩定增長。2018年,全球液壓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99億歐元。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中國液壓市場需求增長最快,市場地位顯著提升。從成本構成來看:泵閥的成本在挖掘機所有零部件中僅次于發動機,合計占挖掘機總成本的約14%,是油缸的近乎3倍(占總成本約5%)?液壓行業的市場規模與一國經濟總量和工業化水平高度相關,美國、中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分別為液壓產品全球前五大消費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制造業國家,我國液壓行業市場規模占全球的28%,僅略低于美國的34%,遠高于日本(6.00%)和德國(5.58%)等發達國家。??政策持續發力,液壓行業國產替代步伐有望加速。國家相繼發布《液壓氣動密封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工業基礎能力薄弱,是制約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的癥結所在。其中《液壓氣動密封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液壓銷售額年均增長不低于?6%,到?2020?年達到?669?億元,60%以上高端液壓元件及系統實現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緩解。?
?從總體來看,液壓件行業的下游為裝備制造業,涉及機床行業、工程機械、冶金機械、航空航天、工程車輛、石油機械、礦山機械、化工機械、塑料機械、農業機械等眾多行業,因此液壓件行業景氣度受下游單一行業變化的影響較小,但與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的相關度較高,同時受國家對裝備制造業以及液壓件行業相關政策的影響。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勵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液壓件行業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