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硬質合金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分析及細分應用市場份額占比
?
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一種合金材料。硬質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強度和韌性較好、耐熱、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特別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溫度下也基本保持不變,在1000℃時仍有很高的硬度。硬質合金廣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車刀、銑刀、刨刀、鉆頭、鏜刀等,用于切削鑄鐵、有色金屬、塑料、化纖、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鋼材,也可以用來切削耐熱鋼、不銹鋼、高錳鋼、工具鋼等難加工的材料。
產品分類: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一種合金材料。硬質合金產品主要以碳化鎢為硬質相、鈷為粘結相,經球磨、噴霧制粒、壓制、燒結制得,具有很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硬質合金號稱“工業牙齒”,主要用于切削工具、沖壓工具、模具、采礦和筑路工程機械等領域。硬質合金按成分分類可分為鎢鈷合金、鎢鈦鈷合金、鎢鈦鉭(鈮)鈷合金、碳化鈦基合金和涂層合金。
主要應用領域:硬質合金按用途分類可分為切削工具、地質礦山工具、模具、結構零件、耐磨零件、耐高壓高溫用腔體和其他用途。因此,硬質合金主要應用在切削刀具、礦用工具、模具和耐高壓高溫甩腔體等方面,其中切削刀具和礦用工具比例分別占到了硬質合金應用的33%和25%。切削刀具中,硬質合金主要作為刀具材料,如車刀、銑刀、刨刀、鉆頭、鏜刀等,用于切削鑄鐵、有色金屬、塑料、化纖、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鋼材以及難加工的材料等,切削加工主要依托機床來實現。礦用工具方面,硬質合金主要作為鑿巖工具、采掘工具、鉆探工具,在礦產、石油開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018年中國硬質合金主要各應用領域規模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9年產業運行現狀: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硬質合金市場動態監測及競爭戰略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99萬億元,GDP增長6.1%,進出口總額31.5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0%。經濟增長速度下行,經濟增長質量效益提高。
我國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8.8%,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7%,而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例為32.5%,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而中國制造業占全球的比重目前是2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制造業實現利潤51904億元,同比下降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24.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9.8%。由此看來,2019年裝備制造業、信息技術等高技術產業發展持續良好。帶動了硬質合金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穩定發展。
2019年統計14家企業數控刀片20650萬片,與上年比增長6.9%,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下降23個百分點(14家企業:株硬集團(株洲鉆石切削)、廈門金鷺、自硬、株洲歐科億、株洲華銳、江西江鎢、株洲肯特、河北恒凱、成都邦普、株洲金韋、牡丹江工具、溫州宏豐(6.940,?0.00,?0.00%)、成都金鎢、昆山長鷹),加上澳克泰、臺州瑞安、株洲夏普高新材料等其他企業預計總量為24000萬片左右,略有增長。
2019年,統計球齒合金產量4144噸,考慮廈門金鷺、章源鎢業(5.340,?0.00,?0.00%)等全國球齒量達到4620噸左右,與上年同比增長27.6%。
2019年出口硬質合金總量為8902噸,同比下降6.87%;硬質合金出口創匯45618萬美元,同比下降10.61%。
下游應用領域前景:2020年從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分析來看,市場需求非常嚴峻,危機四伏,但產業發展仍存在許多機會,硬質合金從產量和銷售收入總體發展來看年增長速度下降,但存在部分產品增長。增長速度前低后高、前負后正。
(1)原料方面:主要原材料價格目前處于下降過程中反復筑底而趨勢向上階段,鎢價在一季度下降后在二季度反復筑底,6月份開始回升預計下半年在一個低級別價格區間震蕩運行,但未來3年左右期間鎢價有一次暴漲過程;鈷價格3月份下降后反復筑底,價格中級別震蕩,二季度左右鈷價總趨勢上行(主要是剛果(金)贊比亞等鈷供應國受疫情影響和鈷上游端2大公司控制鈷礦供給量明顯減少,其次鈷價近一年處在成本線偏下方區域)預計下半年鈷價在一個中級別價格區間震蕩上行。
數控刀片方面:汽車制造業是數控刀片消耗的最大市場。預計全球汽車產銷量2020年減少1900萬輛同比下降21%以上。我國汽車制造業所消耗的數控刀片每年約25000-28000萬片。其中約45%采用國產數控刀片,即11500萬片左右。2019年末,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26150萬輛,汽車產業的生產總量2017年達到峰值2901.54萬輛,2018,2019年逐年下降。2019年為2572.1萬輛,比2017年下降11%左右。汽車出口量每年均在100萬輛左右徘徊。受疫情影響,2020年1~5月汽車生產量778.7萬輛,同比下降24.1%,其中5月同比增長18.2%。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6月份發布的預計2020年我國汽車銷量與2019年比下降10-20%。今年開始出現了新冠肺炎爆發和石油狂跌破地板價兩個“黑天鵝”事件之后,民眾最近購買汽車欲望強烈,疊加國家及各地正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汽車產銷量從3月份開始迅速反彈,我國汽車月產能有400萬輛以上,因此我認為我國汽車生產量2020年可以維持在2350萬輛臺階上。
模具制造業、航空航天業、軌道交通方面:船舶、數控機床等加工企業會有較大下降。2019年1-5月,我國造船完工1332萬噸,同比下降20%,5月同比下降5.3%,新訂單1158萬噸,同比下降2.1%。
數控刀片進口量會有大幅下降,國產刀片替代率大幅提升。2019年我國刀片及刀具進口額111億元其中數控刀片進口量約39億人民幣。一是疫情影響,國外著名硬質合金公司出現一定程度停產,加上物流、國外工程師服務流動遇阻或交貨期延長造成進口刀片量大幅度減少;二是我國數控刀片,智能化制造和產品質量在快速提升。預計國產數控刀片替代去年進口量的20%以上,即增加收入8億元左右。
數控刀片出口量上半年下降,下半年快速增長,全年預計略有下降。2020年預計數控刀片出口收入約2.3億人民幣水平。
電子信息產業:由于5G、AI、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大規模在智慧城市、數字工廠、數字城市、數字社會及精密智能醫療器械上應用,促進了該產業對硬質合金PCB微鉆、微銑刀需求高速增長。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生產國,2019年集成電路生產量2018.2億塊,比上年增長8.9%,我國也是全球最大PCB微鉆生產國和消費國,年生產超6億支,大中華區PCB微鉆占全球60%以上。
硬質合金工具棒領域:2019年,硬質合金工具棒材出現斷崖式下降,二季度全球制造業中國率先恢復正常,以及后續產業需求和補庫需求,硬質合金工具棒和整體硬質合金刀具下半年會有增長,預計全年略有增長。
產業前景:由于疫情影響和石油價格大戰,造成石油、銅、鋁、鉛、鋅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資源勘探和開采速度放慢,當期市場需求下降,同時礦用硬質合金及工具去庫存,勢必造成合金在2020年較大幅度下降。具體體現在:
一是企業間利潤率分化,規模大、數控刀片產量大、市場信譽高的企業,某項領域單項冠軍企業,其利潤率提升,反之其他企業利潤率走低,甚至部分企業舉步維艱,經營陷入困境。預計2020年全產業年經營收入下降,實現利稅下降,產業利潤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