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車用PCB行業市場分析及競爭格局展望
?
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的總稱。汽車電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現代汽車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用來開發新車型,改進汽車性能的重要技術措施,在特斯拉的推動下,行業正處于快速興起的過程當中。PCB?在汽車電子中應用廣泛,動力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車身電子系統、娛樂通訊這四大系統中均有涉及,因此對于?PCB?的要求是多元化的,量大價低的產品與高可靠性的需求并存。?
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以及汽車的智能化電子化,汽車電子零部件正在快?速替代傳統零部件。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上,純電動車和混插汽車對汽車電子的需求量大大超過了傳統動力汽車。因此汽車電子的市場空間廣闊,尤其對于國內汽車電子廠商來說,?國產化零部件替代是難得機遇,也是大勢所趨。同時,新能源汽車占汽車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國內各大電子制造廠商紛紛順應時代潮流,把目光和市場投向新能源汽車的車載電子零部件上。?2018年?2?月?13?日,由財政部牽頭,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2017?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此次調整由之前的?全面補貼調整為部分補貼,細化了補貼門檻和要求。對于續航能力小于?25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過渡期內補貼減少?30%,6?月?12?日起甚至無補貼,而對于續航能力大于?3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不降反升,最高增長?14%。??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加大,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將增加對于電力動力控制系統的需求,成為汽車電子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將極大地帶動安全系統電子化率的提升。PCB行業上游涉及多個子行業,包括覆銅板材、銅箔、PCB電子化學藥品,PCB電子油墨,加工設備等。覆銅板材涉及到玻纖紗制造行業、玻纖布紡織行業、銅箔制造行業等。玻纖布由玻纖紗紡織而成,約占覆銅板成本的40%(厚板)和25%(薄板)。銅箔占覆銅板成本的30%(厚板)和50%(薄板)以上。建議關注在汽車PCB領域深耕多年,客戶結構較好的滬電股份、超聲電子、依頓電子等。單車?PCB?價值從?400-2000?元不等。?車載?PCB?需求以?2-6?層板為主。?PCB?在整個電子裝置成本中的占比約為?2%左右,平均每輛傳統汽車的?PCB?用量約為?1?平方米,價值?60?美元,高端車型的用量在?2-3?平米,價值約?120-130?美元。在新能源汽車中,新增了相應的?BMS、VCU、?MCU,其中?BMS?一般采用穩定性更好的多層板,單體價值較其他電路板高,?使用面積基于設計方案不同有所變化,?車均使用面積大約?3-5?平米,?因而新能源汽車的?PCB?單車價值可高達?2000?元。2017?年,?全球汽車電子規模達到?2,300?億美元,2018?年將達到?2,500?億美元,同比增長?8.7%,而未來兩年內中國汽車電子規模預計將增長?14.8%和?16.1%,遠高于全球水平,市場空間非常廣闊。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車用PCB市場發展分析及未來投資潛力可行性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2020年汽車電子的?CAGR?為?5.86%,顯著高于計算機、通信設備等下游增速。?從?ADAS?到自動駕駛,汽車電子滲透率將全面提升?ADAS?系統利用算法綜合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達到輔助駕駛的目的,提升駕駛的舒適度及安全性。?PCB在汽車的動力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車身電子系統、娛樂通訊這四大系統中均有涉及。?目前國內PCB產業強勢崛起,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產值最大、增長最快的PCB制造基地,并已成為推動全球PCB行業發展的主要增長動力。2017年中國PCB產值將達到289.72億美元,占全球總產值的44.13%。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也將為車用PCB開辟廣闊空間。根據分類,自動駕駛可以分為Level0至Level5五個標準,盡管就當前的技術水平和政策環境,要實現Level5,即完全的自動駕駛尚有難度,但是不同程度的ADAS應用正在滲透,將為車用PCB開辟廣闊成長空間。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逐漸從電子化邁入自動化新時代,車用PCB產值也將隨之被帶動攀升,多家PCB廠商已開始率先布局力求爭奪確立市場地位,雖然車用部件涉及人身安全從而導致產品認證周期時間長、進入門檻高的特點,但一旦通過客戶認證出貨,將會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的新突破口,業績情況將會得到顯著提升,行業具備高準入門檻,未來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由于車用PCB市場需求持續增長,PCB企業紛紛紛開始涉足汽車板領域,價格競爭日趨激烈,汽車板舊產品每年固定降價基本已成為行業常態。好在汽車行業對質量非常敏感,具有頻繁更換新供應商品質成本過大的特性,相關企業可聚焦特定領域,如中高端、安全性汽車板領域,保持并擴大競爭優勢,從而把握住市場發展機遇。汽車電子等新興需求有望成為未來FPC的主要成長動能。全球電子產業已進入市場高原期,與PCB行業類似,未來FPC細分領域的增長動能將逐步切換到汽車電子等新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