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藥用淀粉市場供需格局分析及未來發展戰略規劃預測
?
淀粉產業基本概述:淀粉是自然界來源最豐富的天然多糖類聚合物,它不僅是人類食物中的重要成分,其作為藥用輔料的歷史距今也有100多年,是用途最為廣泛的藥用輔料之一。有業內人士指出,淀粉是傳統的大宗藥用輔料,它具有來源廣泛等優勢,近年來淀粉得到了深度開發,一系列新產品相繼推出,淀粉類藥用輔料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以老三樣“淀粉、糊精、蔗糖”為代表的傳統藥用輔料目前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萬海同介紹說,目前,我國藥品主要以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等傳統劑型為主。在這些制劑的生產過程中,淀粉不但是最常用的賦形劑,而且也作為填充劑、粘合劑、崩解劑應用。隨著中藥現代化和產品技術細化進程加快,一部分中藥逐漸告別傳統丸、散、膏、丹等傳統劑型轉向片劑或膠囊等制劑,加之以片劑和膠囊為主要劑型的保健品也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預計今后5~10年片劑和膠囊產業都將保持一個良好的增長勢頭,作為傳統的大宗藥用輔料,淀粉的需求也在水漲船高。
近年來,業界不斷提出淀粉的創新性產品,以預膠化淀粉為例,它具有優異的理化性質,可取代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化學合成的賦形劑用于生產片劑與膠囊等固體制劑。利用預膠化淀粉還可生產出“復合層式”新型藥片(如將一種藥物為內核外面包一層預膠化淀粉再涂上一層另外一種藥物),從而大大提高片劑類固體藥物的適應證范圍,它使古老的淀粉重新煥發生機并成為優異的新型藥用賦形劑。
藥用淀粉基本概述:藥用淀粉是一種豐富的天然資源,是藥物固體劑型中藥物遞送系統的首選賦形劑。?它在藥物制造行業中通常用作填充劑,粘合劑或涂層。
淀粉通常來自玉米或馬鈴薯。淀粉由于多種原因而在制藥工業中使用,例如賦形劑,片劑和膠囊的稀釋劑,片劑和膠囊的崩解劑,助流劑或用作粘合劑。崩解劑使片劑和膠囊劑分解成較小的碎片(溶解),以便釋放藥物以吸收。?淀粉還可以迅速吸收水分,使片劑適當崩解。
從原料類型看,藥用淀粉可分為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等。其中玉米淀粉最為常見,2019年的市場份額占比達到了90.7%,馬鈴薯淀粉占比6.8%,其他品種占比2.5%。藥用淀粉被廣泛用作片劑和丸劑的凝結劑、分散劑,以及膠囊填料。其中片劑對藥用淀粉的消耗量最大,占據了2019年消費市場份額的57.1%,其次是膠囊,占22.3%。
目前,國際上已形成以纖維素酯、植物多糖以及植物淀粉類為代表的三類不同原料的新型植物膠囊產品。淀粉膠囊的原料來源非常廣泛,其中以薯類淀粉和谷物淀粉產量高、分布廣、用途多,目前經研究發現,可直接用于膠囊生產的淀粉包括玉米淀粉、小麥淀粉、木薯淀粉和馬鈴薯淀粉等。而由原淀粉經進一步深加工改性制得的淀粉糊或某些改性淀粉,其粘度特性、熱力學性能及其他物理性能均能夠很好地滿足生產淀粉膠囊的需要。
產業前景:2019年美國藥用淀粉占全球市場份額的約30.1%,在所有消費地區中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二,2019年的市場份額為9.7%。藥用淀粉市場上的主要供應商有Tereos、Cargill、Roquette、Visco?Starch和Colorcon等,上述五家企業2019年的全球份額分列一至五位,合計占比15.29%。藥用淀粉市場集中度不高,且有愈加分散之勢。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藥用淀粉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藥用淀粉市場規模達到了69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10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7.0%。
未來,淀粉原料將引領植物膠囊潮流。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教授賈偉介紹說,利用動物來源的明膠制作膠囊至少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由于明膠可掩蓋許多藥物的不良口感、氣味或對胃的刺激性,因此,明膠膠囊很快被推廣應用于各種固體制劑的生產中。過去100年來,以明膠為原料的各種膠囊曾長期暢銷國際醫藥市場。但近年來,由于席卷歐美的瘋牛病以及國內“問題膠囊”事件的影響,業內對明膠膠囊進行了重新評估,隨之也掀起了對非明膠膠囊的研發熱潮,植物膠囊遂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