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運動控制器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預測
?
運動控制器就是控制電動機的運行方式的專用控制器:比如電動機在由行程開關控制交流接觸器而實現電動機拖動物體向上運行達到指定位置后又向下運行,或者用時間繼電器控制電動機正反轉或轉一會停一會再轉一會再停。運動控制在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的領域內的應用要比在專用機器中的應用更復雜,因為后者運動形式更簡單,通常被稱為通用運動控制(GMC)。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完善,運動控制器從以單片機、微處理器或專用芯片作為核心處理器,發展到以DSP和FPGA作為核心處理器的通用開放式運動控制器。根據平臺不同,通用運動控制器可以分為PLC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和PC-Based控制卡三大類。通用運動控制器作為步進系統和伺服系統的控制裝置,其市場規模受到步進系統和伺服系統的直接影響。近年來,兩者的快速增長帶動通用運動控制器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內通用運動控制器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3.74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9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07%,且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15%以上的增速,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3億元。而跨界融合趨勢帶來的運動控制型PLC、Softmotion軟件、PAC等通用運動控制實現形式,將會進一步提升整個通用運動控制器市場規模。國內的通用運動控制器市場中,外企品牌企業占據高端市場,國內企業定位于中低端市場。?根據三種控制器的特點不同,其應用領域也各有不同。工控機主要用于機器人、半導體等領域;專用控制器主要用于機床、紡織、機器人等領域;單片機主要用于紡織、包裝機械等領域。近年來隨著我國機器人、半導體行業的大力擴產,其占比正快速提高。???2013-2017年我國通用運動控制行業發展迅猛,復合增長率達到15.28%,受經濟逐步復蘇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需求的拉動,2017年我國通用運動控制行業市場規模達116.1億元,與2013年相比增幅達76.6%。?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運動控制器行業市場研究及深度專項調查投資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運動控制器市場規模達48.4億元。據《伺服與運動控制》估算,2017年達到54.4億元,同比增長12.3%。2020年將達到82億元。?國內的通用運動控制器市場中,外資品牌企業定位于高端市場、國內企業定位于中低端市場:在PLC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市場,日本三菱、松下、西門子等外資品牌占據主要高端市場,中低端市場是完全市場化的競爭格局;在國內的PC-Based控制卡市場,高端市場由美國泰道、翠歐等外資品牌占據,但國內品牌逐漸向中高端發力,外資品牌市場份額呈現萎縮態勢。?我國步進系統市場以內資品牌為主,如雷賽智能、深圳研控、鳴志電器等國產品牌已占據整個市場份額的90%以上,其中雷賽智能以37.13%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第一。東方馬達和百格拉等外資品牌則在部分高端應用環節應用較多。??國內中低端伺服系統市場的大幅增長,一方面吸引了外資品牌廠商調整產品戰略,加劇了國內伺服系統市場的競爭,另一方面內資品牌利用中低端市場規模的增長液逐步發展壯大,在部分細分市場上表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原有有外資品牌主導的國內伺服系統市場格局逐步發生改變,隨著本土廠商在產品技術及市場推廣上的提升,內資品牌在伺服系統的崛起之勢愈發明顯。整體來說,控制器起連接操作人員與伺服系統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通過計算每個預定運動的軌跡,形成控制參數,向伺服系統發出運動指令,同時監測傳感器傳輸的反饋信號并及時調整,保證運動控制系統能夠正確運行。受益于國內產業升級、設備制造業的產品結構調整、機械設備自動化水平提高和產品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加上細分行業的國家政策支持,我國運動控制產品作為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核心部件,其市場應用范圍將不斷擴大,行業市場容量將持續增長。
目前,國內運動控制器市場,主要以外資品牌主導為主,國際工業自動化巨頭發展歷史悠久,具備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產品經過市場的長久認證,已形成良好的市場口碑。以工業機器人為例,外資企業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在政策的引領下,加大研發投入,并通過學習、吸收、消化國際先進控制技術,已逐步掌握核心控制技術。推動了運動控制器在機器人領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