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能耳機行業市場應用領域及競爭格局展望
?
智能耳機開始登上舞臺。受運動健身、健康監測、消費娛樂等需求驅動,智能耳戴式設備(Hearables)集成音樂播放器、無線連接和多種傳感器,并帶有防水、降噪和高保真等新增功能,開始登上舞臺。綜合應用傳感體系、智能語音交互和智能推薦算法等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也將出現在智能耳機中,成為推動市場的關鍵因素。
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視聽娛樂產業和消費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耳機、音箱作為隨身聽、電視、家庭音響、個人電腦的配套使用設備。近年來,消費電子廠商和互聯網公司在智能設備普及、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的浪潮中,也紛紛進入電聲產業當中,推動電聲產業在技術、規模、應用領域上持續發展。智能耳機離人的語言器官較近,?語音識別難度大幅度降低。智能耳機中語音交互功能的加入,使人們對智能設備的溝通開始從指令性向個人化進行轉變。由于與耳機的溝通形式更像是與電話中的朋友交談,人與智能耳機的互動更自然、更便捷。就如同電影《Her》中男主角和人工智能“薩曼莎”之間的關系,語音交互將通過智能耳機真正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目前對于人體生物檢測技術的應用主要在于可穿戴設備。但是由于可穿戴設備功能的有限以及對外部設備(如智能手機)的依賴,可穿戴設備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和影響程度十分有限。而將生物檢測技術整合到已經具有用戶粘性的耳機上,一方面為生物檢測技術找到了更好的載體,另一方面也使智能耳機本身的功能進一步增加。目前已經有智能耳機(如?Gear?IconX?2018)實現了監測用戶心率、計算運動過程中燃燒的時長、路程、卡路里等功能。傳統耳機增長穩定,歐美是主要市場。不考慮隨手機附帶的耳機,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智能耳機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耳機市場規模已達100?億美金,并且有望在2023?年超過182億美金,年復合增長4.6%。2015?年全球出貨3.5?億個耳機,2023?年有望超過4.6?億個,年復合增長3.9%。索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耳機廠商,市場份額為17%,蘋果及其子品牌Beats?市場份額為11%。索尼和蘋果占到耳機市場營收的47%,Beats?和Bose?占到高端耳機市場的40%。傳統的主動降噪技術對于噪聲的分析是基于事先植入的幾種特定參數,耳機對于噪音的抑制只能從事先配置好的幾種算法中去選擇。隨著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耳機的主動降噪技術逐漸開始擺脫了原本設定參數的限制,可以對多個場景進行深度學習,在每個場景下找到最優濾波器參數,為智能耳機提供了更優秀的降噪效果。?我們認為智能耳機將在無線連接、智能降噪、語音交互和生物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未來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蘋果?airpods?的入場,帶來了智能耳機市場的變革,整個智能耳機行業在?2020?年將可能成為一個超過?400?億美元的市場。從出貨量而言,?2016?年至?2020?年,全球智能耳機的?CAGR?高達?93%,從?2016?年的?500?萬副增長至?2020?年的?7100萬副。機器智能和云端大數據的興起為語音識別、姿勢識別、圖像識別等新興交互方式提供了技術基礎。繼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后,耳機在數字化后,正在進入智能時代。智能耳機是在傳統耳機內置智能化系統、以藍牙技術為傳輸方式,搭載應用程序連接于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能實現外擴多種應用功能,可將運動監測、語音助手、觸覺和動作感知、翻譯、位置情景模式切換等功能集成于耳機當中,成為一種可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搭載藍牙技術,進行無線傳輸數據,智能耳機能夠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緊密協同工作,將人體數據實時傳遞到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上進行存儲和分析,擁有接聽電話、智能運動追蹤,檢測心率、GPS導航等功能,根據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稱呼,如智能運動耳機、智能心率耳機、智能翻譯耳機、智能心電耳機等。根據估計,2017年全球智能耳機出貨量達到560萬只,到2022年將達到1370萬只,形成22億美元的市場。
近年來,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便攜式媒體播放器、虛擬現實設備等數碼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發展和電聲產業的大規模國際轉移,代表電聲高端水平的微型電聲元器件和消費類電聲產品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消費電子廠商和互聯網公司在智能設備普及、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的浪潮中,也紛紛進入電聲產業當中,推動電聲產業在技術、規模、應用領域上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