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物聯網行業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增長態勢分析
?
物聯網是通信網和互聯網的拓展應用和網絡延伸,它利用感知技術與智能裝置對物理世界進行感知識別,通過網絡傳輸互聯,進行計算、處理和知識挖掘,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信息交互和無縫鏈接,達到對物理世界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目的。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自“智慧地球”提出以來,物聯網的概念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被認可,并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9年8月,“感知中國”概念提出開始,中國的物聯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通俗來說,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通過物物相連,結合原有的互聯網,突破時空實現“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而如今又加入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能更好的滿足了人們的一些深層次的需求。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互聯網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產業互聯網需要綜合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來賦能傳統行業。物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基礎,因為沒有物聯網就沒有大數據,更談不上智能化,所以物聯網建設通常是產業互聯網建設的排頭兵。據了解,物聯網正在取代移動互聯網成為信息產業的主要驅動,以物聯網設備為例,2017年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已經超過手機用戶數量,此外,以阿里、華為、京東為首的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提出自身的物聯網戰略。值得關注的是,全球各國尤其是美國、歐盟、日韓等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物聯網發展,積極進行戰略布局,以期把握未來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主動權。為此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出物聯網產業全景圖,為廣大從業者、投資者提供參考。從產業來看,物聯網產業主要包括上游的感知層、中游的傳輸層和下游的應用層。目前,物聯網主要應用于個人、辦公、汽車、物流、消費、資環、家庭、工廠和城市九大方面,全球物聯網產值4—12萬億美元,涉及生活與工作方方面面。其中,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穿戴、智能醫療市場最為可期。從產業鏈來看,中國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運營、應用服務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的發展也取得重大進展。M2M服務、中高頻RFID、二維碼等環節產業鏈業已成熟,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具備一定領先優勢;基礎芯片設計、高端傳感器制造、智能信息處理等相對薄弱環節與國外差距不斷縮小,尤其光纖傳感器在高溫傳感器和光纖光柵傳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聯網第三方運營平臺不斷整合各種要素形成有序發展局面,平臺化、服務化的發展模式逐漸明朗,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產業鏈各個環節技術成熟度、標準化、成本是影響物聯網應用規模化推廣的主要因素,伴隨5G通信、大數據、云計算、AI等相關技術標準與方案日趨成熟,物聯網已經具備全面推廣的條件。技術標準化促進萬物互聯互通實現。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標準化持續推進,產業鏈各方力量致力于解決物聯網發展過程中缺乏技術標準的問題,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包括總體性標準、基礎共性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在內的全球物聯網標準化體系框架,目的在于促進物聯網終端互聯互通,加速產業發展。十三五以來,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到2018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43萬億元。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物聯網終端用戶已達4.65億戶。未來物聯網市場上漲空間可觀。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物聯網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4%。預測?2022?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連接市場。我國運營商公共網絡相對完善,有助于廣域物聯網應用拓展,我們認為未來?5?年國內廣域連接占比將高于全球水平。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蜂窩連接數約為?1?億部,按照工信部要求?2020?年中國?LPWA?連接數達到?6?億部。我們預測?2022?年,中國物聯網終端總數達到?44.8?億部,其中蜂窩物聯網?3.0?億部、LPWA?11.3?億部、局域物聯網?30.5?億部。
隨著物聯網規模的逐步擴展、物聯網通信方式趨于多元化、物聯網應用日益豐富,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通過物聯網平臺提升海量物聯網終端的管理效率,加速物聯網業務創新。同時,物聯網平臺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物聯網設備與技術,收集到的數據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傳統的計算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數據處理需求。而AI則能填補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之間的空白,此外,AI可以實現更好地圖像處理、視頻分析,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