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子后視鏡行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可行性
?
隨著新能源、智能網聯、共享出行的快速發展,汽車行業迎來了真正的技術革命,影像光學基礎技術及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讓電子后視鏡取代傳統光學視鏡成為可能。目前,我國上海豫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興電子”)已成功研發、生產出電子后視鏡(攝像機-監視器系統,簡稱CMS)。
產業發展歷程:研究資料顯示:1921年開始,汽車傳統光學后視鏡逐漸成為汽車強制安全件,隨著汽車智能化快速發展,百年顛覆之作電子后視鏡應運而生。
歐洲、日本對電子后視鏡的研究時間不低于三十年。2016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汽車標準法規ECER46第六版發布,標準頒布確認取消傳統后視鏡的汽車在歐洲可以合法上路。2017年6月,日本保安基準(道路車輛安全標準)采用ECER46標準。2019年元月,美國FMCSA授予Stoneridge為期五年豁免權,可以在美國商用車安裝CMS、但不允許取消傳統外后視鏡,通過測試數據推動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111的升版。
經過一年的討論,2020年6月3日,工信部網站公開征求對強制性國家標準《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征詢意見稿)》的意見,征詢意見截止日期為8月3日,取消傳統后視鏡的汽車在國內合法上路指日可待。
產品發展優勢:電子后視鏡不僅能解決傳統光學后視鏡視野范圍局限及因光線明暗、雨雪天氣等影響傳統視鏡可視效果導致的交通事故,還可以通過降低風阻風噪實現節能2%-3%,更可以實現智能網聯、事故取證等增值功能。
電子后視鏡替代傳統光學后視鏡的速度,主要是由產品為用戶提供的增值價值、駕駛體驗感、對駕駛員行為的影響決定,還與CMS供應商及主機廠緊密關聯。
安全、節能、場景隨動以及智能網聯帶來強烈的科技體驗一定會讓電子后視鏡脫穎而出,電子后視鏡也將成為汽車智能輔助駕駛的一部分,其產品優勢可分為四個層級:
第一層級為傳統影像,許多同行對CMS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影像產品,如倒車后視、中控屏、記錄儀、流媒體后視鏡等;
第二層級為替代關系,CMS是替代傳統光學后視鏡,必須滿足GB15084,而絕大多數電子企業根本不理解傳統光學后視鏡,電子后視鏡是傳統光學與電子結合的跨行業產品,更需要跨學科的人才,尤其光學成像、影像色彩、圖像處理方面的人才,這也就是國際上傳統光學后視鏡企業與電子企業聯合開發CMS的原因所在。
第三層級為臨時調整視野(場景隨動),電子后視鏡十倍價格替代傳統視鏡,必須為用戶提供超出傳統后視鏡的增值功能,能夠提供起步、行駛、轉彎、停車場景下的臨時調整視野,場景隨動是CMS的靈魂、操作系統。
第四層級為安全可靠,傳統光學視鏡是汽車安全件,安全可靠成為CMS產品的基礎。整體來說:電子后視鏡實質是一個符合GB15084標準的、滿足汽車D安全等級、專業單反相機與車載監視器組成的系統。
產業前景:隨著汽車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電子后視鏡標準的出臺,電子后視鏡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子后視鏡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按照全部取代傳統后視鏡測算,國內電子后視鏡商用車和乘用車前裝市場接近千億元規模,從電子后視鏡配套起步到規模應用需要五年以上時間。其應用對象將從公交車、專用車、工程機械等細分領域發展到新能源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主流商用車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