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通用航空產業市場運營環境分析及市場機遇與戰略研究
?
通用航空企業數量:截至2019年底,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通用航空企業478家。其中,華北地區104家,東北地區39家,華東地區113家,中南地區116家,西南地區55家,西北地區33家,新疆地區18家。
通航機場及機隊規模:2019年,中國共有44座通用機場獲得頒證,全行業頒證通用機場數量達到246座。
2019年底,通用航空在冊航空器總數達到2707架,其中教學訓練用飛機849架。
飛行小時:2019年,全行業完成通用航空生產飛行106.50萬小時,比上年增長13.6%。其中,載客類作業完成9.95萬小時,比上年增長17.5%;作業類作業完成16.05萬小時,比上年增長4.3%;培訓類作業完成38.66萬小時,比上年增長26.1%;其他類作業完成5.32萬小時,比上年增長6.6%;非經營性完成36.52萬小時,比上年增長6.7%。
無人機情況:截至2019年底,全行業無人機擁有者注冊用戶達37.1萬個,其中個人用戶32.4萬個,企業、事業、機關法人單位用戶4.7萬個。全行業注冊無人機共39.2萬架。2019年,全行業無人機有效駕駛員執照67218本。2019年,參與民航局無人機云交換系統的無人機飛行小時共有125萬小時。
運輸效率與經濟效益:
(1)運輸效率:2019年,全行業在冊運輸飛機平均日利用率為9.33小時,比上年減少0.03小時。其中,大中型飛機[14]平均日利用率為9.49小時,比上年提高0.01小時;小型飛機平均日利用率為6.39小時,比上年減少0.52小時。
2019年,正班客座率平均為83.2%,與上年持平。2019年,正班載運率平均為71.6%,比上年降低1.6個百分點。
(2)經濟效益: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通用航空市場調查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624.9億元,比上年增長5.0%;利潤總額541.3億元,比上年增加57.6億元。其中,航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87.2億元,比上年增長6.5%;利潤總額261.1億元,比上年增加57.3億元。機場實現營業收入120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利潤總額161.1億元,比上年減少5.5億元。保障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30.6億元,比上年增長0.7%;利潤總額119.2億元,比上年增加5.9億元。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初步統計,2019年,全行業運輸收入水平為4.62元/噸公里,比上年降低0.06元/噸公里。其中,客運收入水平5.47元/噸公里,比上年降低0.14元/噸公里;貨郵運輸收入水平1.45元/噸公里,比上年降低0.06元/噸公里。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初步統計,2019年,民航全行業應交稅金357.9億元,比上年減少68.5億元。
航空安全與服務質量:
(1)航空安全:2019年,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運輸航空百萬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為0.028(世界平均水平為0.292)。發生通用航空事故15起,死亡8人。
自2010年8月25日至2019年底,運輸航空連續安全飛行112個月,累計安全飛行8068萬小時。2019年,全年共發生運輸航空征候570起,同比下降2.23%,其中運輸航空嚴重征候11起,同比下降31.25%。嚴重征候和人為責任原因征候萬時率分別為0.009和0.023,各項指標均較好控制在年度安全目標范圍內。2019年,全行業共有39家運輸航空公司未發生責任征候。
(2)空防安全:2019年,全國民航安檢部門共檢查旅客6.60億人次,檢查旅客托運行李3.49億件次,檢查航空貨物(不含郵件、快件)5.32億件次,檢查郵件、快件2.44億件次,處置編造虛假恐怖威脅信息非法干擾事件38起,查處各類安保事件14582起,確保了民航空防持續安全。截至2019年底,民航實現17年零7個月的空防安全零責任事故紀錄。
(3)航班正常率:2019年,全國客運航空公司共執行航班461.11萬班次,其中正常航班376.52萬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為81.65%。2019年,主要航空公司共執行航班330.47萬班次,其中正常航班269.11萬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為81.43%。
2019年,全國客運航班平均延誤時間為14分鐘,同比減少1分鐘。
(4)服務質量:截至2019年底,229個機場和主要航空公司可實現“無紙化”出行;37家千萬級機場國內旅客平均自助值機比例達71.6%;在8家航空公司、29家機場開展跨航司行李直掛試點;15家航空公司410架飛機為旅客提供客艙網絡服務,其中9家航空公司202架飛機實現地空互聯,為805萬次旅客提供了空中接入互聯網服務;航空貨運電子運單使用突破160萬票;12326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開通,國內航空公司投訴響應率達100%。
2019年,民航局、各地區管理局、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共受理航空消費者投訴30462件。2019年,旅客對航空公司和機場服務滿意度分別為4.26分和4.32分(滿分5分)。
(5)航行新技術應用:截至2019年底,全行業19家航空公司具備HUD運行能力,1256架運輸飛機具備HUD能力,具備HUD特殊Ⅰ類標準的機場97個(2019年新增15個),具備HUD特殊Ⅱ類標準的機場21個,具備HUDRVR150米起飛標準的機場11個。
全行業230個運輸機場具備PBN飛行程序,地形復雜的26個機場配備RNPAR程序,98%的運輸飛機具備ADS-B能力,39家航空公司應用了電子飛行包(EFB)。
專業技術人員:
(1)飛行員數量:截至2019年底,中國民航駕駛員有效執照總數為67953本,比上年底增加6461本。其中,運動駕駛員執照(SPL)1173本,私用駕駛員執照(PPL)4352本,商用駕駛員執照(CPL)35329本,多人制機組駕駛員執照(MPL)193本,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ATPL)26906本。
(2)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截至2019年底,全行業持照機務人員59124名,比上年增加3881名;持照簽派員8450名,比上年增加807名。截至2019年底,空管行業四類專業技術人員共30964人,比上年新增3257人。其中,空中交通管制人員13828人,比上年新增700人。
(3)對外關系:2019年,我國先后與25個國家或地區舉行雙邊航空會談或書面磋商。截至2019年底,我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訂雙邊航空運輸協定127個,比上年底增加1個(巴哈馬),其中,亞洲有44個(含東盟),非洲有27個,歐洲有37個,美洲有12個,大洋洲有7個。
2019年,我國與新加坡簽署適航維修互認協定。2019年,我國與俄羅斯修訂簽署適航實施程序,與柬埔寨、老撾修訂簽署適航諒解備忘錄,與貝寧簽署適航諒解備忘錄,與匈牙利簽署適航技術安排。截至2019年底,與我國建立雙邊適航關系的國家或地區為39個,現行有效的雙邊適航文件共238份。
適航審定:2019年,全行業新增613架航空器國籍登記。其中,新注冊運輸航空器220架,通用航空器393架,新注冊通用航空器連續四年超過300架。
2019年,民航適航審定部門共頒發204份設計批準類證件,33份生產批準類證件,154份航油航化批準證件,為航空產品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民航行業發展。
2015-2019年中國航空器型號合格、認可審定數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固定資產投資:2019年中國民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819.9億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969.4億元,比上年增加3.5%。
2015-2019年中國民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按系統劃分如下:機場系統完成751.4億元,空管系統完成50.6億元,安保系統完成1.7億元,信息系統完成0.8億元,科教系統完成5.3億元,油料系統完成23.1億元,機務維修系統完成0.5億元,運輸服務系統完成70.5億元,公用設施系統完成6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