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
海洋工程裝備主要指海洋資源(特別是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運、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高附加值、高風險的特點,是先進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體,產業輻射能力強,對國民經濟帶動作用大。海洋工程裝備是深海戰略的基礎,隨著人類對海洋的開發不斷深入,相應的裝備也在不斷升級,特別是近十年來,鉆井深度、日產油量、最大可容納井數、儲油量、防潮汐防地震等性能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起步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實現快速發展是在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國內外海洋裝備需求的增長,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抓住市場高峰期的戰略機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訂單,實現了快速發展,能力也明顯提升。特別是近幾年,我國先后自主設計建造了國內水深最大的近海導管架固定式平臺,國內最大、設計最先進的30?噸浮式生產儲油輪裝置?FPSO,當代先進自升式鉆井平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平臺等一批先進的海洋工程裝備。目前,世界上海洋工程裝備主要包括: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深水鉆井浮船等鉆井裝備和浮(船)式生產儲油卸油系統(FPSO)、半潛式平臺生產系統(含張力腿平臺生產系統)、自升式平臺生產系統和駁船式生產系統等移動式海上采油(生產)裝備、海上工程船舶(海洋地質勘探船、供應船、拖船、起重船、打撈救助船、海底電纜鋪設船、鋪管船)等等。?自?2010?年從金融危機的低谷中恢復以來,全球海工市場呈現出旺盛的訂造勢頭。2011?年和?2012?年的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訂單水平總體上超過了金融危機前2005-2008?年間訂造高峰期間的水平。根據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數據,2014?年,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需求呈現一定萎縮,全球共成交各類海洋工程裝備?407?座(艘)?,成交金額?419.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7.1%和?34.3%。同時,全球海工裝備建造市場的競爭格局被顛覆,三大主要海工裝備總裝建造國中國、韓國和新加坡承接海工裝備訂單金額分別為?147.6億美元、61.3?億美元和?68.5?億美元,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5.2%、14.6%和16.3%,中國超過韓國和新加坡,市場份額全球第一。我國海洋油氣儲量豐富,僅南海海域的石油地質儲量就在230-300億噸區間,約占中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屬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被譽為“第二個波斯灣”。不過,我國的油氣探明率(尤其是海洋)很低,整體上處于勘探的早中期階段。正因此,海洋油氣業增加值比重較低,2017年僅有3.6%,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相關政策的出臺,“十二五”規劃也為中國海洋工程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從全球產業轉移的趨勢來看,中國或將成為下一個全球海洋工程制造中心。目前,從全球范圍看,大多數的鉆井平臺都建造于第一次石油危機及第二次石油危機附近。21世紀以來,中國造船企業抓住機遇,承接了相當數量的海洋工程裝備,取得了不少成績,獲得了國內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認可。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市場規模約1163.5億元,同比2014年的1331.1億元下降了12.6%,2015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市場規模約1163.5億元,其中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規模約652.4億元,占比約56.07%。為促進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提升行業的整體發展能力,我國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的發展。而隨著海洋油氣開采逐步被各國城府所重視,海洋油氣鉆采裝備的新增市場需求空間也極為廣闊。由于海工配套設備技術要求高、研制難度大,我國的配套設備生產能力較弱,大部分海工裝備的配套設備依賴進口,自配套率不足30%。尤其在核心配套領域,我國自配套率低于5%。“十二五”期間我國大量海洋石油裝備訂單向國內配套的傾斜,配套設備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將逐漸由目前的中低端配套,向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高端配套發展,形成大功率動力及傳動系統、動力定位系統、提升系統、甲板吊機等關鍵配套設備和零部件制造能力,逐漸實現進口替代。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制造2025》要求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和專用設備;推動深海空間站、大型浮式結構物的開發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裝備綜合試驗、檢測與鑒定能力,提高海洋開發利用水平;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氣船等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掌握重點配套設備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設計制造核心技術。因此,盡管當前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面臨一定挑戰,但也面臨加快趕超的戰略機遇,未來發展依舊可期。
隨著我國海洋工程的發展,我國已經在海洋開發方面取得一定的進展,極大地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隨著蛟龍號深海探測器屢屢創造奇跡,我國海洋開發戰略將加快邁向深海。國內海工裝備技術水平的提高,競爭力的增強,以及陸上油氣資源的衰減,未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將具備較長的景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