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及中國錫產業發展態勢監測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
?
錫具有熔點低、延展性好、易與許多金屬形成合金,并且具有無毒、耐腐蝕等特征,錫及其合金在工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成為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稀有金屬。
錫錠是將富含錫元素的礦石經冶煉提純澆鑄成錠塊的商品,是錫深加工的基本原料,在電子、食品、機械、電器、汽車、航天及其他工業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作用。下游主要集中在錫焊料、錫化工、馬口鐵及浮法玻璃等領域。
錫材可分為電子錫焊料、錫陽極、錫合金3大類,條、絲、粉、膏、異形材、粒、球、半球、巴氏合金9大系列,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家用電器、冶金行業、電鍍行業、食品行業、建筑裝飾、汽車工業、航天航空、新能源、機械制造等方面。
錫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生產錫的化合物和化學制品。無機錫化工產品主要用于電鍍、紡織、水泥、液晶玻璃、蓄電池、電子元器件、阻燃劑、陶瓷釉料等工業制造;有機錫化工產品主要應用于塑料熱穩定劑、催化劑,農業、醫藥方面用作殺蟲劑、殺菌劑;林業和船舶方面用作防腐劑和涂料等。
全球產銷量:從全球錫礦的產量來看,目前我國錫礦產量最多,占據了全球錫礦產量的29%;其次是印尼,其產量占比為27%。兩個國家合計占比超過了50%,說明全球錫礦產業的資源分布和精礦生產相對較為集中,也體現了單一生產國的波動會對供給端的邊際變化帶來顯著影響。
2012-2018年全球錫精礦產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全球錫消費結構較為穩定,主要以焊料、化工制品、馬口鐵為主。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錫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錫消費量為35.72萬噸,同比增長3.24%。其中,焊料占比最大,為48%;其次是化工制品,占比17%;馬口鐵占比14%。
2012-2018年全球錫行業消費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同時2019年,我國錫行業的兩起突發事故又導致了錫產量的減少。2019年2月2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旗銀漫礦山突發安全性事故,預計全年影響產量6000噸左右;10月29日,廣西南丹縣慶達惜緣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發生冒頂事故,該事故導致2人遇難,當地政府要求礦山停產自查。2019年發生的礦業事故發生后引起了當地政府及國家的高度重視,相關行業紛紛自糾自查,來杜絕安全隱患。
進口方面:國內進口錫礦大部分來自緬甸。2014-2018年,中國錫礦進口大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018年,國內進口錫礦22.1萬噸,同比減少了24.9%,折合金屬量5.47萬噸左右。而2018年錫礦進口同比減少主要由緬甸錫礦進口減少導致。緬甸經過近幾年來的大量開采已基本將錫礦儲量耗盡,目前其出貨量呈逐漸下滑趨勢。
截至2019年上半年,錫礦進口金額為4.8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6%;錫礦進口含錫量約為23900噸,同比下降20%;其中,從緬甸進口約21400噸,同比下降28%。
應用領域方面:目前電子產業是錫產業的最大應用領域。在精煉錫金屬的消費結構中,電力領域的焊錫占據了44%的份額,其次是鍍錫板,占16%,化學制品占14%。
2018年中國精煉錫金屬下游消費領域規模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此外,除了中美貿易戰事件以外,日韓兩國因“二戰勞工賠償案”而引發的電子產業鏈戰火也波及錫產業。2019年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從7月4日開始,限制向韓國出口可用來制造可折疊屏的的氟聚酰亞胺,以及用于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的光阻層材料。這些都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業中的重要原材料。在這些材料市場上,日本占有絕對支配性的份額,韓國三星電子、LG和SK等廠商大多依賴從日本進口。所以一旦制裁生效,韓國半導體、顯示器企業可能會遭受巨大打擊。而電子產品作為錫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如果日韓沖突持續升級,勢必將影響到錫產業的市場需求。
同時,供需雙方的不平衡直接體現在錫價方面。在需求方面,中美貿易戰、日韓電子產業鏈戰火致錫產業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態勢疲軟,市場去庫存進程緩慢;在供給方面,作為錫資源大國的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均宣布不同程度的下降,錫市總體維持供需雙弱的狀態,錫價走勢承壓。據長江有色金屬、上海物貿中心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南儲商務網三家有色金屬資訊平臺信息顯示,錫現貨價格走勢大致一致,均呈現下降趨勢,從2018年11月份的15.3萬元/噸左右的價格下降至2019年8月的13.1萬元/噸左右,至9月,錫現貨價格約在13.7萬元/噸左右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