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無人零售行業市場需求及發展情況分析
?
狹義的無人零售指的是以開放貨架、自動販賣機、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為主的實體零售中無人值守的部分,其中無人超市主要處于內測階段尚未大規模鋪開。無人零售主體集中在開放貨架、自動販賣機、無人便利店三類。雖然無人值守,但背后的管理仍然需要有人,只是人的角色有所變化,前端人員主要負責配貨、理貨和清潔。目前的無人零售可以“無人”(無人值守),也可以“少人”(少量管理員),或者靈活切換。與無人零售商店行業關聯最密切的是其上游行業。無人零售商店行業的上游主要是信息技術行業、智能運輸行業、零售產品行業(日常用品、食物等)等。近年來,無人零售商店行業上游行業的技術更新不斷加快。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新興技術的逐漸成熟,加上國內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態勢,以無人零售為代表的新零售受到各大電商平臺及知名品牌的關注。無人商店儼然已成為全球零售業的一種新趨勢,阿里等傳統零售業巨頭開始嘗試無人商店模式,一些中小型創業公司憑借其較業內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嶄露頭角。繼共享單車之后,無人商店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炸性新興業態。無人零售重要的一環是自助收銀,而見近年來我國發展迅速的無現金支付為無人零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16?年?11?月?11?日,國務院出臺《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提出“創新發展方式,鼓勵企業創新經營機制、創新組織形式、創新服務體驗”、“促進跨界融合,促進線上線下融合”,2017?年?11?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制定了《無人值守商店運營指引》,為無人零售概念的加速落地提供參考。《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推進實體商業創新轉型、提升流通供給水平、推動消費結構升級、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等九個主要任務。國家正積極引導并推進新零售的快速發展,為無人零售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無人零售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9年,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持續以兩位數增長幅度增長,2019年交易規模為347.1萬億元,同比增長25.1%;2020年一季度,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為90.8萬億元,同比增長4.8%。同時,網絡支付用戶規模也在不斷增長,截至2020年3月末,用戶規模達到7.68億人,網絡支付使用率達到85.0%。繼共享單車之后,無人商店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炸性新興業態。行業產業鏈與無人零售行業關聯最密切的是其上游行業。無人零售商店行業的上游主要是信息技術行業、智能運輸行業、零售產品行業(日常用品、食物等)等。近年來,無人零售商店行業上游行業的技術更新不斷加快。2017年國內無人零售市場(含自動售貨機)市場規模接近218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650億,三年復合增長率在44.4%左右。2017年自動售貨機整體市場規模約188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50億,復合增長達到37.1%。近年來,我國傳統零售業整體蕭條疲軟,行業轉型迫在眉睫,“無人零售”作為新零售探索下的新型業態,不僅能夠節約土地和人力成本,還能將銷售滲透到人們日常的碎片化消費場景中,獲得相應消費數據以此精準把握用戶需求,布局新興渠道,為品牌商和渠道商等供應鏈端提供參考依據,實現良性的生態循環。2017年我國無人零售市場規模為197.0億元,其中自動售貨機年銷售規模為173.4億元,開放式貨架銷售金額為3.1億元;無人便利店銷售規模在0.5億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無人零售市場規模將增長至657億元。無人零售的主要場景分布包括小區社區、地鐵等交通樞紐、寫字樓、商場、辦公室等。無人零售是依托于販賣機、貨架以及便利店等商業模式,實現降本提效的創新模式。這個新型消費模式如此火爆的原因除了政策上對零售業態轉型創新的支持外,還有各方入局者在戰略布局上的轉變,以及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驅動。另一方面移動支付的高度普及,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資本的青睞則成為無人零售行業發展的外部推動力。未來市場三大無人零售模式將相互融合,運營商將會同時布局“機+架+店”的復合業態。同時,無人零售行業會隨著技術升級,和供應鏈優化,向規模化、精細化運營發展。作為目前我國無人零售行業的主要業態,2016年我國自動售貨機銷售市場規模為168.4億元,占同期國內無人零售市場規模總量的?98.8%。2017年自動售貨機銷售市場規模在193.4億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自動售貨機市場規模將達到484.5億元。前沿技術快速發展,移動支付/大數據征信奠定基礎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物聯網即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實現方式為通過傳感器將物品連接到互聯網,再通過這一網絡傳遞物體信息和數據至互聯網終端管理者。?目前常用的傳感器設備包括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其中射頻識別即目前大多數無人零售商店在商品識別和結算時所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在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預計我國物聯網產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這為無人零售店的實現提供了技術基礎。人工智能即通過算法仿造人類思維模式,并將其應用在現實場景計算和分析中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機器視覺識別、深度學習、大數據、云計算等類別。我國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較早,目前在發表論文數量和科學家數量方面均已居于世界前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即拿即走”式無人零售店成為可能。
未來市場三大無人零售模式將相互融合,運營商將會同時布局“機+架+店”的復合業態。同時,無人零售行業會隨著技術升級,和供應鏈優化,向規模化、精細化運營發展。伴隨著智能設備終端的逐漸普及,4G、5G、WIFI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國人移動支付的習慣逐漸養成,中國也逐漸邁入“無現金社會”。在此背景下產生的用戶基礎,正是無人零售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