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圖書出版行業市場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
?
圖書出版是指書籍、地圖、年畫、圖片、畫冊,含有文字、圖畫內容的年歷、月歷、日歷,以及由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其他內容載體形式的編輯(包括組織、采錄、收集、整理、纂修、審定),并通過印刷發行向社會出售的活動。或者說,是指依照國家有關法規設立的圖書出版法人實體的出版活動。我國圖書出版發行行業的產業鏈可分為內容策劃、印刷出版、總發與批發、零售等四個主要環節,各個環節均具有較為獨立的商業體系,其中發行、批發零售環節屬于圖書流通領域。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產業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被公認為“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朝陽產業”和“黃金產業”。文化產業主要由新聞出版發行服務業、廣播電影電視服務業、文化藝術服務業、文化信息傳播服務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等多個細分行業組成。出版業的分布在全球極不平衡,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是世界出版業的中心,其出版的圖書在全球均具有較強影響力,決定著世界出版業的發展趨勢,也是輸出圖書和版權的主要國家。長期以來,全球最大的?3?個圖書市場—美國、德國、日本占據了世界?50%以上的圖書市場規模。目前,新技術革命為世界出版業帶來巨大影響,促使出版業的編輯、出版、印刷和發行等各個環節都產生了重大的變化。?例如印刷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躍,大大降低了印刷和出版的成本,提高了行業利潤率。圖書出版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多媒體技術進一步推動圖書產業與其他媒體的合作與互動。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對圖書發行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網上銷售的規模越來越大。在建立完善的信息流基礎上,現代化的物流業使得按需印刷、實時銷售、零庫存、全面營銷分析等能夠得以實現。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出版業,數字技術已用于出版的策劃編輯、制作印刷、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以其方便快捷的查詢、?海量的存儲、?不斷創新的文化內容和更加環保等特點,?形成鮮明的優勢。近年來,世界各大出版發行集團的數字產品銷量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更加快其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此外,跨媒體運作成為文化傳媒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如全球大型新聞出版集團擁有幾乎全部媒體類型:報紙、電視、電影、雜志、娛樂與新聞網站。通過跨媒體經營,可以實現同一內容的多重開發,實現內容利用增值和規模效應。我國出版業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細化,形成了以國有出版企業為主體、民營出版企業為輔的行業格局。行業在經歷了早期的快速發展后,目前已經進入成熟穩定的階段。從圖書出版產業鏈來看,上游是內容創作和策劃(作家和策劃人),圖書出版到下游渠道的實體書店、網上書店、圖書館等發行。其中內容創作和出版是整個產業鏈條的核心,直接帶動印刷、物資供應和出版物發行三個環節。?國內出版業按產品分為圖書出版、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音像制品出版、電子出版物出版、數字出版等。2016?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3,595.79億元,較?2015?年增長?8.96%;利潤總額?1,791.99?億元,較?2015?年增長?7.82%,體現出新聞出版產業仍繼續保持了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內出版業按產品分為圖書出版、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音像制品出版、電子出版物出版、數字出版等。2018年,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繼續增長,經濟規模穩步提升。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8687.5億元,同比增長3.1%;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圖書出版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擁有資產總額23414.2億元,增長5.6%。其中,圖書出版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長提速,營收增速在8個產業類別中名列第一。圖書行業細分類別來看,伴隨著文化消費升級以及新媒體的發展,圖書市場呈現出明顯向大眾圖書傾斜的趨勢。大眾圖書是指包括社科、文藝、少兒、生活等四類的圖書,根據2017年數據顯示,社科、文藝、少兒、生活等大眾圖書貢獻了83.88%的增長,大眾圖書成為圖書市場最重要的主體。具體來看增長的貢獻率,少兒類貢獻了37.55%的增長,社科貢獻了25.99%的增長,文學貢獻了11.39%的增長,教輔貢獻了8.94%,其他類別貢獻了16.12%。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少兒類圖書貢獻達到了50%以上,而2017年貢獻程度有所下降的一個原因是2017年社科類貢獻提升較快。總體來看,少兒、社科、文學三大類一直是比較穩定的增長貢獻類別。2013-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且我國的圖書市場保持著平穩增速運行。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規模達到1022.7億元,同比增長14.4%。?圖書零售市場可分為線上網店和線下實體書店兩個渠道。隨著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線上圖書零售市場的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線上圖書零售市場銷售市場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碼洋規模達到715.1億元,占總體零售規模的70%,較2018年提高6%;而線下書店的零售碼洋規模僅為307.6億元,占比為30%。伴隨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及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介質的普及,數字閱讀成為居民重要的閱讀形式。網絡文學創作活躍,眾多經典和暢銷的圖書被制作成電子書,亞馬遜電子讀書器?Kindle?在中國上市等現象,都標志著數字閱讀在中國的發展日趨成熟。一方面,數字閱讀產品廉價、便捷,會一定程度影響讀者的購買選擇,對紙質圖書的銷售形成沖擊;另一方面,由于內容上的差異性,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可以分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閱讀需求,數字閱讀產品并不能完全取代紙質圖書,二者結合的銷售模式可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出版活動,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出版物是指圖書、期刊、報紙、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與出版物的種類和形態相對應,出版活動可分為圖書出版、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音像制品出版、電子出版物出版等類別。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在出版業的廣泛使用,數字出版在出版業的地位逐步上升,成為出版業的新興業態。未來線上渠道將持續分流實體店份額,但實體書店提供的閱讀體驗式消費并不能被線上渠道完全取代,?線上對線下的分流會遭遇增長極限。最終線上線下渠道份額會穩定在一定比例,形成互為補充的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