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
醫療人工智能指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基礎設施的搭建及數據的收集,將人工智能技術及大數據服務應用于醫療行業中。醫療AI是在各種應用場景下引入NLP、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所開發的,它使醫療成本降低、效果增強,而且為醫療等相關產業鏈帶來了新變化的產品和服務。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中的應用領域包括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藥物挖掘、營養學、生物技術、急救室/醫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健康、可穿戴設備、風險管理和病理學。其中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各細分領域中,醫學影像項目數量最多。
我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起步較晚,當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病高發病率以及醫療數據規模增長迅速的旺盛的下游需求,人工智能憑借獨特的算法優勢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推動我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并且國內資本也紛紛投入資金來推動醫療人工智能企業進行布局。因此綜合來看,我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整體發展情況較好,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行業進行布局,醫療人工智能行業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人口老齡化以及長期、慢性疾病數量增長的情況下,對醫療技術人員及醫療資源的需求不斷上升。目前醫療體系對處理需要大量長期診治、病狀復雜的患者存在不足。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有2.49億人,占總人口的17.8%。隨著老齡化情況加劇以及生活節奏加快,我國慢性病發病率逐年增加。根據弗羅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癌癥發病率為21%,高血壓位居榜首,發病率高達25.2%,糖尿病發病率也有所上升,為9.7%。據統計,自2013年到2017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共獲得241筆融資。其中,2017年國內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公布的融資事件近30起,融資總額超過18億元。到了2018年,資本對于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的熱情依舊不減,僅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獲投,總金額超過31億元。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也早已重金布局醫療人工智能,大手筆向產業鏈擴展業務。醫療領域患者永遠是最核心用戶,中國大多數醫療人工智能企業也首選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研發產品,其提供的服務主要分為:健康管理、智能診斷、智能治療和智能康復。其中不乏成功實踐案例,如飛利浦著手打造的“健康關護全程”的整合解決方案、依圖醫療與華西合作發布的肺癌多學科智能診斷系統、為腫瘤患者提供輔助診療的IBM?Watson等。隨著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面臨的問題也日漸凸顯出來。其中,缺乏標準是最重要的一點。自2017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來,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相關機構都在積極與行業人士接觸,相關政策、監管方案都在緊鑼密鼓的制定當中。不過,目前尚未發布相關政策。由于標準的缺乏,目前中國申報三類器械的醫療人工智能產品大多停留在注冊申報之前的階段,尚無產品通過審批。近年來人工智能醫療市場的發展較快,熱度不斷提升,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136.5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在21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4%。歸根結底,我國醫療需求不斷提升的同時,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護人員短缺,而人工智能剛好彌補了這一短缺,加之人工智能醫療的政策規劃不斷落地,更加速我國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我國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優質的醫療設備和醫護資源大多集中在發達城市與地區,而使得大量外地病患由于在本地得不到良好的醫療,轉而向大城市、大醫院集中。根據國家衛計委數據,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我國共有醫院32476個,其中三級醫院僅有2498家,占7.69%;然而,三級醫院就診人數(截止至2018年11月)卻達到16.46億人次,占全國總人次的50.97%。醫療資源供需明顯不匹配。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風險投資已經從2012年的5.89億美元,增至2016年的50多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總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其中,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將占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近年來,國家發布多條全國性政策和醫療人工智能專項政策,人工智能醫療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省市亦紛紛響應,加速人工智能醫療政策落地。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衛健委等部委研究起草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釋放出多重政策利好。1)承認“互聯網醫院”的合法性;2)支持處方外流;3)推進“互聯網+”醫保結算服務。此外,醫療電子信息的“確權”研究工作正在進行;《意見》明確,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現階段,人工智能+醫療主要有八大應用場景,分別是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輔助診療、疾病風險預測、藥物挖掘、健康管理、醫院管理和輔助醫學研究平臺。其中,借助于醫療影像大數據及圖像識別技術的發展優勢,AI醫學影像成為我國目前人工智能與醫療行業應用結合最成熟的領域。
人工智能彌補了我國醫療資源不均、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提升了醫療診斷的效率。加上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地政策紛紛落地,促進了行業發展提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AI+醫療應用場景的擴大,未來人工智能醫療會成為醫療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整個市場表現來看,行業下游旺盛需求將進一步拉動醫療人工智能市場實現快速發展,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加入到行業布局中去,將會吸引更多的資本來進行投資。因此國內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