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放射性藥物行業發展戰略規劃預測及市場規模研究預測
?
放射性藥物是指用于臨床診斷或治療的放射性核素制劑或者其標記化合物,廣泛應用于腫瘤診療、心肌顯像、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發現和炎癥組織成像診斷等,實現生理和病理過程的快速、無損實時成像,是分子影像和精準醫學的重要基石,為真正意義上的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徑。一般按用途分為治療用放射性藥物和診斷用放射性藥物(包括體外放射免疫診斷藥物),按核素類型分為γ核素、β核素和α核素標記藥物。
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目前老齡化和城鎮化推動抗癌藥物需求增加,在過去30年中,我國癌癥死亡率增加了80%,導致癌癥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環境、方式的變化和生存壓力的增大等各種客觀因素。其中,老齡化和城鎮化是最重要的兩大因素。
目前,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仍處于低水平,不足5%,對比發達國家美國的17%,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但近年來持續攀升。總體處于上升通道的醫藥行業必然會帶動抗癌藥物這一細分市場的蓬勃發展,而銷售規模逐年提升的抗癌藥物也日益成為一股推動醫藥行業迅猛增長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放射性藥物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放射性藥物的市場規模為25.06億元,2018年我國放射性藥物的市場規模增長至29.7億元,同比增長18.52%。
2007-2018年中國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放射性藥物產值:近年來相關應用技術的發展都對放射性藥物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寬起到了積極作用,帶動了放射性藥物行業供給的增加。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放射性藥物行業產值約19.88億元,到2018年達到了29.94億元。
2014-2018年中國放射性藥物產值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企業競爭:目前國內放射性藥物生產企業數量20余家,現有企業間的競爭并不激烈,市場集中度較高。國內放射性藥物行業競爭主要表現在國內產品與進口品牌之間的競爭。由于國外放射性藥物發展時間較長,技術水平較為先進,因此進口藥品多集中在高端市場,競爭力較強。
國外大的放射性藥品公司如澳大利亞?Sirtex?公司、加拿大?Nordion?公司等,國外這些放射性藥公司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管理經驗豐富以及科研團隊素質高,市場占有率高。國內較大的放射性藥品企業有東誠藥業、原子高科和同輻股份,其中東誠藥業規模較大,2018年放射性藥物營業收入達8.70億元。
產業前景:隨著我國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放射性藥品生產技術的進步,國內生產規模的擴大,放射性藥品的單位成本將會降低。兼之,國內放射性藥品生產企業競爭趨于激烈,將會導致放射性藥品價格趨于下降。我國放射性藥品行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行業。特別是近年來,放射性藥品產品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不但產量增加,而且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的放射性藥品發展基礎薄弱,監管起步較晚,企業小、多、散和低水平競爭的現象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加速提高我國放射性藥品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配套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今后的十至十五年我國放射性藥品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未來,行業在放射性藥物的研制和開發方面將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在診斷和治療兩方面一定會達到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目標,從而使放射性藥物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未來幾年將是放射性藥品行業的高速震蕩期,這種高速震蕩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導致目前放射性藥品品牌陣營中兩極分化的趨勢擴大。預計今后幾年真正能夠在市場上存活的放射性藥品企業沒有現在這么多。但放射性藥品行業的這種高速震蕩將帶來巨大的機會,震蕩的結果將會使市場運作更加理性。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國人對于放射性藥品的認知程度加深,再加上經濟水平的提升、行業技術的提升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預計2024年國內放射性藥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7.7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