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停車場建設行業市場競爭力及發展前景預測
?
??停車場是供停放車輛使用的場地,主要任務是保管停放車輛,收取停車費。其可分為暖式車庫、冷室車庫、車棚和露天停車場四類。停車場是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動車總是在“停”與“行”兩種狀態之間轉化,“行”狀態需要道路條件,“停”狀態則要求停車場來保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發展成智能交通系統。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交通智能化取得長足發展。智能交通系統作為交通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十三五”期間仍將是我國交通科技領域重點支持和發展的戰略方向。與此同時交通“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城市智能交通面臨規劃創新、發展創新、管理創新等創新任務。針對“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對交通運輸提出的重大需求,以解決我國綜合運輸效能低下、公眾出行不便、交通安全態勢嚴峻、交通能耗高、交通服務水平落后等迫切問題為導向,面向應用需求,繼往開來,創新和推動智能交通的持續發展,是我國智能交通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思路。?隨著中國近年來城市經濟的繁榮,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停車難問題日益凸顯。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及機動車保有量迅速上漲,停車難、停車貴等問題日益凸顯。從千人汽車保有量來看,世界范圍內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35輛。其中,美國作為全世界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950輛左右;在一些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一般都超過千人500輛。而中國目前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05.83輛,仍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僅約為美國水平的1/9。如果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汽車保有量應該是1.85億輛。由此可見,中國汽車保有量還將繼續增長。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停車場建設行業市場研究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2.17億輛,而我國停車位的建設進展卻依然緩慢,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替身也給我國停車場的建設提出了更多要求。目前,國內停車場結構分散,配套類停車場占比超過80%,包括居住類、辦公類、商業類,而商業類又包括商場、超市、餐飲娛樂等;公共服務類停車場占比不足15%,包括醫院、公園、學校、博物館、展館等多類;路側類停車場占比不足5%。停車場行業由于進入壁壘較低、競爭對手較多、市場趨于成熟、產品或服務同質化嚴重,導致現有停車場企業競爭較為激烈。?2015年8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將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化納入國家層面。在多省市相繼出臺鼓勵社會資本對停車場進行投資和運營之后,首次明確以停車產業化為導向,放開社會資本投資停車場。意見明確,以居住區、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外圍站點(P+R)、醫院、學校、旅游景區等特殊地區為重點增建公共停車設施,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場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在市場準入方面,企業和個人均可申請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且原則上不對泊位數量做下限要求。?從產品結構看,目前傳統停車場建設規模仍占接近90%的市場份額,新型的機械式停車場的建設雖一片火熱,但整體市場占比僅10%左右。但隨著機械式停車場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未來仍將對傳統停車場產生較大威脅,市場占比也將進一步提升。?2010-2017年我國新建立體停車場項目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為1147個,2013年上升至1812個同比增長11.44%;2017年續升至2459個,同比增長11%。按照目前我國停車位發展趨勢和各城市立體停車規劃來看,未來我國立體停車庫有較大的建設空間。?從需求來看,停車場行業與汽車保有數量有最直接關聯,根據預測,中國汽車保有量到?2020?年預計將會達到?2.8?億輛,2025?年達到?3.6?億輛,而汽車保有量的峰值將會是?6?億輛;這意味著中國石油消耗的總量將大幅上升,嚴重的石油依賴度以及石油進口依賴度,將對中國的油氣能源行業造成壓力。由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節油性汽車成為了中國近年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互聯網+停車”打開了停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促進停車產業的智慧化、信息化對于實現停車設施存量的高效共享和提高停車產業的運行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推進智慧交通國家戰略具有深遠意義。“互聯網+停車場”將成為停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目前,中國的智能停車場設備規模有50多億,并以30%的速度在快速增長。有網絡數據指出,汽車后市場規模達7000億元,結合停車需求,中國智能停車規模可達3000億元以上4000億元以下。停車供應缺口,全國一二線城市中北上廣深停車難首當其沖,遠不及目前國際標準的車輛與車位1:1.2的比例,亟需運用一個智能化的方式去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加之“互聯網+”戰略的崛起及去年相關部委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智能停車提供政策方面的扶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這必將為我國的智能停車設備企業帶來了可貴的發展機遇。
目前,國內幾乎每座城市都把解決停車難問題列入當地的重點工作。其中,大力發展以政府財政投資為主的智能公共停車場建設成為各地政府的共識,多個城市密集出臺了鼓勵公共停車場投資建設的文件。城市化發展速度的加快對城市道路、交通、商業中心、商貿市場、物流產業園、停車場、機場等大型公共設施以及住房建設納入重要的發展環節,因此發展智能交通和智能停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人民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智慧停車場的建設有助于緩解停車難問題,并提高城市智慧交通建設水平。在政策的大力推動和市場剛性需求下,智慧停車庫行業投資規模將擴容,潛在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