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瓷磚行業發展態勢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
瓷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的一種耐酸堿的瓷質或石質等,建筑或裝飾材料,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經過高溫后壓縮等等混合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建筑陶瓷是用于建筑物飾面或作為建筑物構件的陶瓷制品,主要是陶瓷墻地磚(不包括建筑玻璃制品、粘土磚和燒結瓦等),通俗稱為瓷磚。瓷磚相對于其他裝飾材料(木地板、地毯、大理石等),具備防火、防水、防腐性能好、使用壽命長、不易藏污、保養簡單且造型豐富等特點,在裝飾效果上可以塑造多種風格。瓷磚下游主要是地產和基建,既可用于家裝又可用于酒店、地鐵、標志性建筑等工裝市場,既可用于地面又可用于墻面,應用領域廣泛。
??隨著瓷業第三次技術革新——噴墨技術的應用,人們將會開拓靈感思維模式,在設計中除了融入產品的內涵,還詮釋著不同的情感表達,設計出不同花色款式的瓷磚,以適應消費者各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鋪貼規劃,都有一系列的復雜有序的工序來保證瓷磚產品的品質。大理石瓷磚的開發運用,拓寬了人們裝飾空間的視野,也讓家庭裝修更具有多元化的選擇,打造現代時尚感強烈的藝術空間。?瓷磚的品質決定了居室空間的格調大氣風格,也與用戶的品味直接掛鉤。因而,消費者很看重品牌意識,消費意識也更加理性化,對瓷磚的精心打造品質追求也不斷提高。市場上為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方式,瓷磚企業生產出的產品將呈現精心打造品質,還為用戶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從設計到裝修,再到具體鋪貼方法,都有整套服務配套方案,能讓消費者感受到高品質的配套瓷磚產品。近年來環保管控加碼,2017年《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最新修訂單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全面收嚴,在環保方面向陶瓷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中央政府出臺多項法規政策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地方政府也出臺相關政策強化對“散亂污”企業的綜合整治。?隨著環保整頓力度不斷加強,各大陶瓷磚廠商也加大環保工藝和治理投入,部分生產不達標工廠在法規政策的督促下,進行關停整改。加上需求也處于下行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生存空間收窄,甚至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所下降,2018年137家企業退出行業。環保和市場因素導致的優勝劣汰使得行業向頭部公司集中。頭部公司的規模逆勢擴張,在行業下行中加速向上,市占率不斷提升。環保加碼,小企業成本增加或退出。傳統建陶行業屬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行業,環境污染大,是國家重點監管的對象。能源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以陶瓷工業發達的佛山市為例,初步統計2017年陶瓷行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全市工業企業排放的24%、30%、32%。近年來,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收緊政策和環保政策趨嚴,瓷磚行業發展放緩且競爭加劇,使得我國瓷磚行業的產量以及銷售收入均呈現下降態勢。2015年,中國陶瓷磚產量第一次出現負增長。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對全國各建筑陶瓷產區的調查和測算,2015年全國陶瓷磚生產線實際產能有效利用率不足80%,供需失衡的矛盾加劇了市場競爭,產銷率也持續下滑,許多企業為了保住市場份額采取了降價促銷的手段。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瓷磚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陶瓷市場情況有所好轉,產銷率超過2013年水平,陶瓷磚產量完成也同比小幅增長0.8%,達到102.65億平米。?2017?年,我國瓷磚產量?101.5?億平,同比下降1.15%;全國瓷磚消費量?88.1?億平,同比增長?4.01%,出口下滑明顯。城鎮化率不斷提升,疊加生育高峰人口進入主流消費期,同時新房、二手房翻修支持建陶行業需求。人均收入不斷攀升,消費升級和環保意識提高推升瓷磚單價。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陶瓷磚產量為90.1億平米,同比下滑11.23%。與此同時,在環保政策趨嚴和產能下降的影響下,2018年我國瓷磚行業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的營業收入僅為2993.48億元,同比下滑28.09%。?增量需求探底,將逐步進入釋放階段。瓷磚總需求量雖然會隨著房地產行業的情況波動,但從產量看瓷磚產量一直在100億平米左右波動。瓷磚行業的總產量從2016年的102.6億平方米的歷史峰值下降到2018年的91.9億平方米,雖然2019年總體產量將繼續下降,但總體上保持在較高水平。?特別是隨著前期房地產銷售的堰塞湖積累,地產竣工面積的改善將逐步帶動瓷磚需求進一步集中釋放。2019年7月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下降11.3%,下降幅度進一步收窄。隨著竣工面積增速的改善,瓷磚需求也將進入探底回升階段。?《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各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全裝修”地方政策,其中海南、湖北要求全省全面實行全裝修政策。預計到2020年,精裝修的比例將達到80%以上,5年內大中城市將告別毛坯房。由于環保、質量標準統一、安全隱患少且節省消費者時間精力等特點,精裝房普及度逐漸提高。2018年,精裝修住宅新開工規模253萬套,同比提升59.9%,滲透率27.5%,同比提升7.5個百分點左右。而目前60%左右的精裝房參與者是Top30地產企業,腰部企業參與熱情提升但尚未完全發力。考慮到居民時間的碎片化以及購房者對裝修品質要求的提高,我們保守估計2019年精裝房新開盤數量有望同比增長30%以上,從而使得滲透率提升4-5個百分點左右,且未來5年內更多的腰部房地產企業將大比例參與精裝房的開發浪潮中,B端流量逐漸增大,建陶消費趨于集中化。精裝修擠壓小企業空間,有利頭部公司。全裝修政策對瓷磚的品類、交付能力等各種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小瓷磚企業品類少,交付能力不強而被市場淘汰。而頭部公司因其綜合實力強而在地產商的招標中容易獲得工程裝修的瓷磚大訂單。同時地產行業也在向頭部公司集中,小地產企業被淘汰。而一些大型地產商,如恒大、萬科、碧桂園精裝修比例已接近100%,華潤、綠城、金地等地產商精裝修比例也在50%以上。這些龍頭開發商選材品牌化越來越明顯,瓷磚的頭部公司在這場下游需求的改變中受益。精裝房及舊改的推進有望迅速釋放B端需求,并通過集采形成規模效應,使得擁有B端渠道優勢的頭部企業成長性迎來拐點,且單位成本顯著降低并形成規模優勢。就中長期而言,環保升級、行業兼并收購可能促使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而房地產翻新需求將支撐中長期內瓷磚需求的增長,從而使得行業格局向好。因此,我們認為瓷磚行業競爭格局將迎來巨變,頭部企業迎來布局良機。
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棚戶區改造等政策的實施將對瓷磚行業的發展起到拉動作用,但行業也面臨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低、減排和智能制造水平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此,全行業應繼續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壓減落后和過剩產能,依托資本和品牌力量提升行業集中度;推進先進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環保指標向“2+26”城市特別排放限值看齊;增強行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推動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瓷磚行業產品需求目前已進入微增長時期。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我國建筑行業規模化建設還將保持一定的總量,對瓷磚的需求量仍較大,但增幅則整體有所降低。此外,隨著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以及居民對于生活品質的提升,市場對瓷磚行業在產品品質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性價比的瓷磚產品需求比重將逐步上升。與此同時,隨著國家環保相關政策的發布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綠色瓷磚的市場比重也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