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花卉產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互聯網運作模式咨詢預測
?
近幾年,我國花卉產業在改革創新和調整升級進程中迎難而上、行穩致遠,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ɑ芟M市場日趨成熟,花卉正在進入千家萬戶,花卉生產結構不斷優化,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花卉交易方式多樣快捷,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8?年全國花卉產銷情況回顧:總體來看,2018年我國鮮切花消費市場不斷升級進入品質消費時代,但由于在市場價格節節攀高刺激下的快速擴張,市場運行規律被打破,風險開始顯現,但總體仍保持在正常軌跡上。盆栽植物生產規模保持增長勢頭,小型化、精致化、平價化、高品質成為趨勢,產業向著多品種、高品質方向邁進。綠化觀賞苗木產品中,大規格、高品質、標準化產品以及新優品種、鄉土樹種需求量大,結構性短缺比產能過剩更為突出?;ɑ芰闶蹣I快速增長,除線下、線上花店銷售外,還出現了社區營銷新模式,社團群購流行,一些區域電商平臺的花卉團購銷量超過了傳統門店的銷量。盡管全國各地花卉市場頻繁拆遷,但花卉市場整體銷售平穩增長,市場銷售繼續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擴展,甚至拓展到經濟發達地區的鄉鎮。
(一)盆栽植物:盆栽植物產量明顯增加,價格有所下降,小盆花市場占有率繼續擴大。2018年盆栽植物需求不斷擴大,產量明顯增加,但價格有所下降,精致亮麗、運輸方便的小型盆花市場占有率繼續擴大。
1.蝴蝶蘭:2018年全國蝴蝶蘭成品花產量約6000萬株,主要產區是廣東、山東、蘇浙滬、河南、福建。北京、內蒙古、甘肅、四川、山西、安徽等地,產量約1500萬株。種苗生產以廣東和福建兩地為主。紅花蝴蝶蘭價格走低,銷售較為遲緩,除北京、上海等重點消費市場外,單株價格大多在15-18元。小清新風格的中小型雜色花受市場歡迎,價格比較平穩,單株價格普遍能達到18-23元,優勢品種價格更高。
廣東是蝴蝶蘭主產區,產量在2000萬株左右,其中紅色花占60%,品種以‘大辣椒’為主。與其他產區相比,廣東淺色系及綠花品種等雜色花所占比例較高,約占40%左右,許多雜色花出口至越南、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
山東產量約1000萬株。其中青州產量600萬株,品種以紅花為主,約占80%,以‘大辣椒’為主。蘇浙滬產量約1000萬株,因其是主要消費區,價格雖較往年降低,但明顯高于山東、廣東、河南等地。河南產量200萬株,價格普遍較低。福建產區成品花產量在300萬株左右,新品種較多,種苗產量2000萬株。北京、內蒙古、甘肅、四川、山西、安徽等地約1500萬株。其中內蒙古、甘肅、山西反季節催花產量增速較快。
蝴蝶蘭新品種引進主要來源于我國臺灣地區,荷蘭種苗也有不少進入中國市場。隨著大陸種苗生產技術日益成熟,種苗基本在本土生產。種苗生產商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廈門,廣東佛山,江蘇鎮江,山東青州、泰安、德州等地。
近幾年蝴蝶蘭出口量逐年增加。小苗、中苗、3.5寸苗都有出口,主要銷往美國、韓國、越南等國家。成品雜色花主要銷往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國家,‘V3’等大白花主要以切花形式銷往日本、韓國。
2.紅掌:全國總產量4000萬盆,主要分布于天津,廣州從化、中山、番禺、韶關,山東青州、東營,四川西昌,湖北荊門等地。北方主要生產盆徑14-17厘米的產品,每盆價格下降到15-20元;南方以生產盆徑11-14厘米的產品為主,價格相對穩定,在10-15元。
天津大順國際花卉股份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紅掌生產企業。該公司走差異化產品路線,主打大、小規格精品紅掌,年產盆徑21厘米的紅掌20萬盆、小規格精品紅掌60多萬盆。廣東產量1500萬盆左右,以盆徑12-14厘米規格為主。山東產量400萬盆左右,以盆徑14-17厘米的規格為主。在西南產區,四川西昌和攀枝花約500萬盆,以盆徑14-17厘米規格為主;昆明約30萬盆。湖北約400萬盆,以農青公司為主力。湖南200多萬盆,以株洲云田公司為主。
紅掌種苗組培和管理技術進步很快,近幾年種苗產量翻了一倍,增加了2000多萬株,價格下降了30%-40%。昆明安祖公司產量1200萬株,廣州花卉研究中心600萬株,番禺卉通公司1200萬株,山東奧斯特、山東東方、東莞花卉科研所產量約1000萬株。安祖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品種,產品結構較好,有比較穩定的客源。廣州花卉研究中心近幾年研發投入大,有多個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研發成功,‘小嬌’‘大嬌’‘朝天嬌’‘福星’等品種市場反應良好。
3.鳳梨:鳳梨總產量在2000萬盆以上,主要產區在廣東、山東、四川。鳳梨整體價格不好,用德魯仕和EP的種苗生產的鳳梨品質較好,價格相對要高。使用分生苗生產的鳳梨品質稍差,價格一直較低,其中年宵期間‘丹尼斯’售價僅五六元,而品質最好的‘新紅星’‘平頭紅’售價也僅在15元左右。
廣東產量1000萬盆左右,其中高新公司約260萬盆、春芳公司約200萬盆。山東個體生產者眾多,產量300萬盆,其中馥郁花卉公司年產50萬盆以上。四川產量150萬盆左右,其中攀枝花麗新公司約10萬盆。
鳳梨市場最初呈現出品種多樣性,自‘平頭紅’和‘新紅星’兩大品種出現以后,市場過熱,導致供大于求,價格跳水,很多種植戶失去興趣。現在種植者已開始慢慢恢復多品種生產,‘糖果’‘白雪公主’‘紅寶石’‘多頭鐵蘭’‘巴巴拉’‘黃金玉扇’‘紅黃小辣椒’等形態、色彩豐富的新品種及各種空氣鳳梨受市場歡迎。
4.大花蕙蘭:大花蕙蘭全國總產量約600萬盆,產區主要集中在云南,約有560萬盆,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以黃色、紅色、粉色為主,還有少量綠色品種。黃色系的‘黃色歲月’‘金光’上市量最大,其次是紅色系的‘紅霞’。廣州地區是大花蕙蘭的主銷市場,大部分優質產品在廣東市場消化,或者經由廣州分發到杭州、南京、鄭州、青州等其他市場,向北輻射。粉色系品種主要銷往長三角地區,‘福娘’‘燭光’等是主流品種。
2018年因部分企業采取降價促銷、售后對經銷商獎勵等措施,導致低價競爭較嚴重,市場中期行情低迷,經銷商持觀望態度,諸多小農場頂不住壓力,被迫降價。2019年1月中旬行情逐漸回暖,高質量產品受追捧,單盆售價120-240元。
5.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總產量約5億盆,產地由上海、漳州轉移到青州,再到云南。如今上海生產商較少,漳州以生產十二卷屬為主。青州品種較全,以穴盤和6.5厘米的方盆為主,總產量約2億盆。憑借設施優勢和流通優勢,青州多肉植物一方面轉為大盆生產,另一方面生產穴盤苗供應電商,大規格的產品所占比例較低。云南憑借氣候優勢,品質優異,總產量與青州相差無幾。
因從業者眾多,多肉植物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有的電商采用直播、快手、抖音等多種渠道和營銷方式,加之拼多多的出現,對原有的電商沖擊很大,多肉行情大不如前。前幾年景天類過度擴張,導致2018年生產和需求大幅下滑,有的生產商已經撤出轉產,但仍有生產者依靠良好的品種和優秀的品質,實現1萬平方米產值過千萬元。同一品種、不同企業的產品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價格差異明顯。
6.竹芋:全國總產量500多萬盆,其中盆徑17厘米的產品200多萬盆,盆徑12厘米的在300萬盆左右。品種主要有‘天鵝絨’‘新飛羽’‘青蘋果’‘魅力之星’‘老飛羽’‘紫背’‘貓眼’等。
北方及西南地區主要生產大規格、盆徑17厘米以上的產品,全年價格穩定在20-35元之間。南方地區主要生產盆徑12厘米左右的小盆栽,價格穩定在10元左右。近兩年,海南年產‘貓眼’竹芋超過百萬盆,以盆徑9厘米和12厘米的產品為主。
7.仙客來:全國仙客來總量約1500萬盆。其中,青州約300萬盆,F1代占85%,自繁種子占15%。山西、陜西、云南以盆徑10-14厘米的小盆栽為主,產量約500萬盆。上海、河北、江蘇、山東等地以盆徑14-17厘米的產品為主,產量約800萬盆。
8.小盆栽:由于個人消費需求增加,小盆栽品種和產量逐年上升。小玫瑰異軍突起,3年時間里從原來的30萬盆迅速增長到4000萬盆,單位產值也曾達到每平方米1000多元。長壽花近幾年產量上升很快,全國產量在2000萬盆以上。小白掌年產量達到4000萬盆。
9.大型觀葉植物:每年的2-5月是全年觀葉植物銷量較大的月份,季節性淡旺季明顯。由于觀葉植物轉運難度大,標準化程度低,產品品種單一,加上集團消費下降,交易量下降明顯。
但近兩年,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以及居家生活類APP和公眾號等網絡媒體的助推下,伴隨著消費升級浪潮,一股居家用綠植流行風在年輕群體中悄然興起,琴葉榕、龜背竹、散尾葵等觀葉植物頻頻出鏡,成為人們眼中名副其實的網紅植物。自帶文藝氣質的琴葉榕、凹造型植物龜背竹、具熱帶風情的散尾葵等,配上精美的盆器,在具有北歐風、田園風、ins風、新中式、日式家居風格中,起到了畫龍點睛和裝飾的作用。這種賦予傳統花卉植物以新意,利用網絡制作相對簡單、成本低、傳播快捷、受眾廣等優勢,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直播等融媒體平臺對一些傳統花卉植物進行推廣,實現文化與創意結合、傳統與時尚并存,不失為一種新的花卉推廣銷售途徑。
10.組合盆栽:
經過全國多地組合盆栽選拔賽和首屆“中國杯”組合盆栽大賽的宣傳與推動,組合盆栽成為盆花市場的新寵,不同品種的小盆栽經過藝術加工組合在一起,價值遠遠超過單株銷售。當然,組合盆栽對加工者的素質要求也大大提高。很多從事鮮切花花藝的經營者轉向組合盆栽的生產銷售。
(二)鮮切花:鮮切花種類日漸豐富,新品種增加,好花好價明顯,銷售渠道更加多樣化。
雖然目前市場上的鮮切花仍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百合為主,但隨著消費的升級,近兩年我國鮮切花種類日漸豐富,洋桔梗、繡球、小菊等已成為鮮切花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種類。云南是我國鮮切花生產大省,鮮切花產量、產值、出口額幾乎占全國的一半。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花卉行業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規劃評估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云南鮮切花生產又以玫瑰、康乃馨為主,其中2018年玫瑰生產占云南整個鮮切花生產的36%,且大多數通過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拍賣銷售。
這些年昆明花拍中心積累了大量數據,每年年初也會對一些重要品類進行分析并發布白皮書,以指導云南鮮切花產業發展。通過對拍賣平臺上的主要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場價格節節攀高的刺激下鮮切花規??焖贁U張,2018年市場運行規律被打破,風險開始顯現,但總體仍保持正常。
(三)綠化觀賞苗木:全國苗木產銷春旺秋寒,喜憂參半。大規格高端苗木行情走高,中小規格低端苗木價格走低;新優苗木品種俏銷受熱捧,老化僵苗滯銷無人問津;苗木生產成本上升,經營效益下降。
2018年,園林苗木市場跌宕起伏,波動劇烈,苗木產銷春旺秋寒,喜憂參半??傮w來看,2018年全國苗圃建設基本穩定,面積保持在135萬-140萬公頃之間,其中觀賞苗木約為75萬-80萬公頃。從全國各區域苗木市場需求與行情分析,2018年落葉喬木、灌木、地被等苗木工程使用量較大。據愛淘苗平臺統計,落葉喬木是需求頻次最高的大類,占31%;其次是灌木,占30%;常綠喬木占16%;地被、花草類占15%(見圖3)。
2018年苗木市場總體表現為一上一下,即城市造林大干快上,市政工程項目急劇下滑;一高一低,即大規格高端苗木行情走高,中小規格低端苗木價格走低;一熱一冷,即春季市場銷售旺盛火熱,秋季市場銷售清冷入冬;一俏一滯,即新優苗木品種俏銷受熱捧,老化僵苗滯銷無人問津;一喜一憂,即上半年產銷形勢欣喜異常,下半年銷售一落千丈;一升一降,即苗木生產成本上升,經營效益下降。
(四)花店零售業:花卉消費的升級,極大地帶動了包括線上花卉銷售的零售端的快速增長,花店零售出現多種經營方式,鮮花市場快速增長。
花卉消費的升級,極大地帶動了包括線上花卉銷售的零售端的快速增長。從過去兩年線上成交額看,鮮花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2017年全國花卉園藝類產品線上銷售額約為235億元,2018年達到366億元。其中,2018年淘寶鮮花園藝類目銷售額近150億元,每天線上交易的商家數量約40萬個,在線銷售的商品數量約2500萬個。
以淘寶生態下的鮮花園藝零售為例,從淘寶、天貓的賣家結構來看,淘寶賣家主要是城市中小實體零售花店、創意花藝師工作室、TP代運營商和基地商家,而天貓以大型TP商為主。從2018年淘寶交易情況來看,由于生活鮮花開始流行,女性用戶越來越多,比例達到73%。商品重復購買率和老用戶數量也比上一年增加,其中重復購買占18%,老用戶占34%。
2018年,花卉園藝類產品的商品形態、展示形式和營銷方式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商家使出渾身解數,拓展個人消費市場。
1.商品形態發生變化:消費升級需求日益明顯,商品形態有所變化,商家分層也更加明顯?;ㄊ鴱淖畛醯囊詥问倒鍨榇淼幕A款,到個性化十足的花藝師款,再到野獸派、roseonly等情感品牌的伸延,需求更加多元化。每名花藝師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訂制產品,這也是目前淘寶主推的方向。目前,基礎款和花藝師款仍然是淘寶鮮花消費占比最大的產品。越來越多的先鋒花藝師開始嶄露頭角,他們通過自己對花藝的理解來制作作品,風格各異,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粉絲群,一旦有新款推出,往往很快就能銷售一空。
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出現了“套餐”消費,現代家居風格的變化,帶動了一些“網紅植物”的出現。比如北歐風的流行,使前些年流行的綠蘿柱銷量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虎皮蘭、琴葉榕、龜背竹、春羽等具有高冷范兒、有格調的植物。盆器也從陶瓷盆變成了適合田園家居風的紅陶盆和適合北歐風的水泥盆。最近輕奢風開始流行,一些具有金屬元素、細線條元素和大理石紋元素的盆器開始流行,普通的一盆植物搭配上這樣的盆器,產品溢價特別高。家居風格的改變也影響了傳統植物品種的需求。比如紅掌產品類型從大型盆栽轉變成小巧的桌面盆栽,紫色、白色等雜色品種越來越受歡迎。蝴蝶蘭也從大型組盆轉變成精致小巧的單株盆栽,也更適合物流運輸。
2.展示形式發生變化:在展示形式上,越來越多的商家注重用精美的圖片來呈現商品。以仙客來為例,如果進行很好的組盆、包裝和陳列展示,就會成為很火的商品。反之,如果以類似生產基地場景為背景,產品也未進行包裝,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就會大大降低。商家需要更加注重消費者的感受,從視覺效果上帶動購買率的提升。
3.營銷方式發生變化:淘寶開始嘗試短視頻、直播等新的營銷方式,對于銷量的帶動非常可觀。目前,鮮花園藝已成為直播領域的熱門領域,熱度僅次于珠寶、美妝和女裝,全網排名第四位。一些園藝達人及網紅常常帶來超過80%的商品購買率,同時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實現了產品的溢價。
2018年“雙十二”,一些傳統商家開始轉型。有的與現代先鋒插花師合作,對水仙進行包裝,做限量發售,產品上場10分鐘后就銷售一空。草莓等盆栽經過精美包裝后也更受消費者的青睞,產品價格達到原來的3倍以上。
新的展示形式和營銷方式有效帶動了產品的銷售。以迷你康乃馨新品“初吻”為例,精美的包裝很容易勾起人們的購買欲望,同時推出了同款主題指甲油、唇膏、軟糖、記事本、水杯等一系列衍生產品,進一步帶動了品牌銷售。
(五)花卉市場:鮮切花、觀花和觀葉小盆栽交易量大幅上升,觀葉植物交易量下降,精致亮麗、運輸方便的小型盆花市場占有率繼續擴大。
2017年全國有2980個花卉市場,比2016年略降1.62%。花卉銷售額1533.3億元,比2016年大幅增加10.4%。由于2017-2018年全國各地花卉市場頻繁拆遷,2018年全國花卉市場數量繼續減少。
總體來看,2018年花卉消費呈現出鮮切花、觀花和觀葉小盆栽交易量大幅上升,觀葉植物交易量下降的態勢。以鄭州陳砦花卉雙橋基地為例,2018年雙橋基地的廣州觀葉植物交易量492萬盆,比2017年的609萬盆減少117萬盆,同比下降19.2%。觀花及小盆栽經營戶數增加近40%,交易量3750萬盆,比2017年的3005萬盆增加745萬盆,同比增長24.8%,但鳳梨、紅掌、杜鵑的交易量下滑。鮮切花交易量9795噸(約1.58億枝),比2017年的8061噸(約1.3億枝)增加1734噸,同比增長21.5%,高品質鮮切花所占比例穩步提升。
從市場反應能直接看到消費需求的變化。在全國各零售市場上,精致亮麗、運輸方便的小型盆花市場占有率繼續擴大,粗放發展、非標準生產、售后服務的差距倒逼花卉業進行轉型和升級。
發展趨勢:盆花消費需求繼續增大,“電商+流通+花園中心”是建立完善銷售渠道的重要途徑。鮮切花好花好價現象更為明顯,在市場主導、資本助力、技術推動下,產業進程進一步加快。觀賞苗木產品將從普通低端產品向優質、特色、高端產品升級,并向生態旅游、外貿產品延伸。花店零售業消費模式發生轉變,實體花店將賣產品轉變為賣體驗,花卉銷售將以線上為主?;ɑ苁袌鰧⑴c花卉電商融合發展,共同進步。
1.盆花:
(1)將建立完善的銷售渠道。渠道對于盆花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電商近幾年發展較快,很多盆花都解決了運輸、包裝問題。電商能夠改變盆花價格,增加盆花的流通,對于盆花產業發展的作用將越來越大。與花卉市場相比,花園中心包羅萬象,如果再加上同城配送,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花園中心的前景非常廣闊。因此,在各地花卉市場紛紛面臨拆遷的情況下,“電商+流通+花園中心”是建立完善渠道的重要途徑。
(2)消費需求繼續增大。隨著盆花銷售渠道的進一步完善,在電商的助推下,盆花消費需求繼續拉升,傳統的紅掌、鳳梨、竹芋、蝴蝶蘭、仙客來等大株型盆栽花卉小型化、迷你化趨勢明顯。一些非傳統的開花類小盆栽如木槿、康乃馨、歐石楠等也將受到消費者追捧。觀葉植物鴨掌木、米竹、碧玉、幸福樹等品種大量培育成小盆栽上市。此外,節日消費明顯的大花蕙蘭家庭消費呈增長勢頭,國內年需求量達1000萬盆以上。一方面,國內二、三線城市大花蕙蘭的消費潮還未到來,在很多城市并不多見,大花蕙蘭對很多消費者來說還是新奇產品。另一方面,隨著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地位的形成,借助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國際區位優勢,對越南、緬甸、泰國等國家的出口開始增長。因此,今后大花蕙蘭行情走勢樂觀,發展后勁充足,但需要物流運輸服務的健全作為保障。如果市場開拓不力、企業主動降價將導致市場混亂,收益下降。
2.鮮切花:
(1)好花好價現象更為明顯。以鮮切花中的玫瑰為例,在2008-2017年的10年間,玫瑰均價一直在往上走,說明鮮花行業的消費市場也逐漸在往上走,但AA、A、B、C、D、E各個等級花之間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大。2008年B、C、D、E級花之間差距非常小,但2013年、2014年開始,B、C、D、E級花價格差異越來越大,真正體現出了好花賣好價。因此這兩年,云南很多種植戶開始重視設施設備的投入,開始重視品種、重視品質,有的甚至開始重視品牌。
(2)出口保持相對平衡。由于國內市場鮮切花價格的高漲,產品的出口比較優勢越來越縮短,很多出口企業把產品轉到了內銷市場。因此,近些年中國鮮切花出口保持相對平衡,并且出口對象國主要還是日本。
(3)市場主導、資本助力、技術推動下,產業進程加快。歐洲花卉產業屬于市場驅動型,有100多年的歷史,呈漸進發展之路??夏醽啞⒍蚬隙酄?、哥倫比亞屬于資本、技術推動型,有30多年發展歷史。中國鮮切花產業前30年是漸進發展,未來在機構、民間、銀行等資本助力、技術推動下,鮮切花產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軌道。
3.綠化觀賞苗木:
(1)苗木市場趨勢。西部、華北仍是園林苗木產銷的主戰場,生態環境與風沙治理、城市造林、森林城市建設、屋頂綠化、公園綠地建設等需求較大,園林苗木市場空間大、持續時間長、需求旺盛。中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改造、森林城市建設、平原綠化和城市彩化、濕地改造、立體綠化、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力度空前。東南地區的生態環境治理、森林城市建設、城市造林、花園城市、綠道建設、景觀綠化改造提升以及特色小鎮建設的需求量也非常可觀。大規模國土綠化、海綿城市、國家公園、大交通道路投資、文旅景觀、地產庭院景觀、園藝和立體綠化、鄉村振興、農村基礎建設的需求潛力尚未完全釋放,苗木產業前景良好。
(2)苗木產品應用趨勢。苗木產品將從普通低端產品向優質、特色、高端產品升級,并向生態旅游、外貿產品延伸。彩葉花果苗木、垂枝苗木、立體造型苗木、綠籬苗,以及耐鹽堿水濕、抗風沙干旱、凈化空氣水源和土壤修復苗木,城市造林苗木及蘊含花木文化的苗木,將成為熱銷產品。苗木產品及其產銷經營總體趨勢表現為機械化、差異化、品種化、科技化、設施化、標準化、網絡化、功能化、容器化、專業化。
(3)重構苗木產品功能。隨著產業發展和市場分層,苗木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調整加快。多地苗木企業和經營者對生產經營目標重新定位,對苗木產品功能進行重構。苗圃形態和生產方式發生了新變化,主要表現在:從綜合苗圃轉向專類苗圃,從大而全轉向小而專(美),從生產型轉向經營型,從傳統耕作轉向現代化生產,從苗木生產轉向三產融合,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
4.花店零售業:費品質在升級,消費模式也將發生轉變。今后不少實體花店賣產品將轉變為賣體驗,真正的花卉銷售將以線上為主,面向全國市場,而線下的店面則會結合花藝、餐飲、咖啡等,變成生活體驗區。有的花店平日里還將開展花藝培訓,隨時滿足人們學習花藝課程的需求。買花是剛需,買水果是必需。有的花店甚至會把剛需和必需嫁接到一起,在賣花的同時兼賣水果,既能增加花店的經濟收入,又能更好地服務市民。目前全國各地已出現了大量滿足消費者各種消費的花藝店鋪,如大連鑫秀麗花藝咖啡店整合了花藝、咖啡和餐飲;武漢五境花園整合鮮花、飲品、甜點、簡餐;成都花嶼甜形成了花藝、鮮花、飲品、法式甜點復合店。而長沙都市花鄉采用專業而創新的運營模式打造了一站式鮮花農場集市,用最好的花材,堅持海量品種、最低價格、最高品質;用最專業的花藝師定制精致生活;提供最精心的服務,包括植物醫生定期上門養護、更換、義診等。今后,像花園中心、園藝驛站、社區店、跨界復合店等這類能給消費者帶來多樣化體驗的消費地將會越來越多。
5.花卉市場:花卉市場將與花卉電商融合發展?;ɑ苁袌鍪钱斍白钸m應我國國情的主導流通方式。我國花卉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組織化水平較低。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分散生產為主,產品標準化程度低,花卉產品主要流通形態是集市貿易,流通主體主要是個體運銷戶。花卉市場是解決小生產、大流通矛盾,提高花卉產品流通效率的有效載體,實現了花卉生產和消費的基本銜接。由于花卉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保溫、保濕、防擠壓要求高,儲存周期短,流通損耗高,價格起伏大,物流成本高,同時具有采購量小、客單價低等特性,產品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難。發展花卉電商還需要整個花卉產業鏈的成熟與完善,一定時期內,電商對花卉市場的影響和改變達不到對百貨、服裝等行業的影響程度,花卉市場將與花卉電商融合發展。
對策建議:充分認識“區位+規模+專業+管理”的重要性,積極爭取相關優惠政策支持。鮮切花生產要轉變生產方式,適度生產規模,推動技術進步,強化產業配套服務。觀賞苗木生產要重新布局和定位,創新營銷模式?;ǖ炅闶蹣I要樹立品牌意識,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花卉市場從業者要跟上消費需求與態勢的變化,改變固化思維,積極思考,創新轉型。
1.盆花:
(1)充分認識“區位+規模+專業+管理”的重要性。充分發揮云南等適合盆花生產地區的區位優勢,再加上規?;?、專業化生產以及工業化管理,帶動花卉產業不斷提檔升級。
(2)積極爭取相關優惠政策支持。當前國家要求減稅減費和出臺優惠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爭取花卉納入鮮活農產品范圍,與蔬菜和畜產品一樣減免稅費,享受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為花卉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環境。
2.鮮切花:未來鮮切花產業的目標是高產、高質、高效、低成本、綠色、環保。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1)轉變生產方式。生產理念改變,從單純追求產量到產量、質量并行,從簡單利用氣候優勢到合理利用資源優勢。生產模式改變,像厄瓜多爾和肯尼亞生產模式一樣,以滿足花店零售為主到花店、家庭消費并行。設施化水平提升,告別靠天吃飯的時代,設施設備在生產中的作用更大、自動化程度更高。
(2)適度生產規模。今后鮮切花總體生產面積將繼續擴大,生產區域會更廣,產能繼續增加。雖然規?;a增加,但以花農為主體的結構不會改變。要通過栽培模式的改變、有效產品率的提升,來實現平均單產的提高。
(3)推動技術進步。首先是標準化,如栽培技術、農場管理、產品等的標準規范。其次是技術升級,如栽培模式的多元化、精細化的肥水灌溉系統、標準的采后處理、新技術的采用等。第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如互聯網、智能化、信息的利用等。
(4)強化產業配套服務。如設施設備、生產物資、物流運輸、人才培養、技術培訓、種業等產業配套完備。
3.綠化觀賞苗木:
(1)重新布局和定位。苗木產銷在經營思路上要重新布局定位,創新營銷模式,創建多渠道收入,探索苗木出口,緊跟科技革命步伐,完善經營管理,加強學習調研。苗木產銷要去產能降庫存,降成本調結構,產品創新升級。要達到“三高三少”,即高品質、高標準、高效益,低成本、低庫存、低風險。要實現科技創新,走差異化、個性化、精品化和品牌化路線。
(2)實現“六個轉變”。苗木產業要創新升級,就要實現“六個轉變”: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應轉變,從傳統經營向現代化經營轉變,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從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轉變,從同質化產品向新優特色產品轉變,從一產向三產融合轉變。苗木產業調整要向著新品種、新技術、新營銷、新消費、新需求、新服務、新生產方式、新商業模式發展,要適當進行戰略收縮,在規模數量上做減法,在品種品質提升上做加法。
4.花店零售業:
(1)樹立品牌意識。市場存在進口鮮花價格高、銷量好,而國產鮮花價格低、銷售慢的現象,原因在于國內的一些生產者和經營者還停留在傳統固有思維里,只是關注產量和價格,沒有轉變營銷方式,以品質為導向,跟上消費者的需求,樹立品牌意識。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正在發生改變,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愿意追求品牌價值,想要買到好的產品,對價格不太敏感。方德波爾格玫瑰經過幾年的市場實踐,依靠優良品質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一些零售花店的客戶會指明要“方德”玫瑰、“嘉禾”玫瑰,價格也比普通玫瑰高。這也說明,作為非專業人士的消費者,對花卉品種、屬性了解不深,認準品牌是他們判斷和選擇花卉產品的一個重要途徑。
(2)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F在,信息傳播速度快,同類產品多,依靠單純的品質承諾,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花卉的消費需求從功能需求發展到品質需求,再到情感需求。在品質信任基礎上的情感信任,成為消費者選擇品牌的重要因素。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信任,除了要求產品品質好,客戶服務好,對經營者的創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保證品質基礎上,經營者需要進行產品、設計和服務創新,避免同質化,滿足消費者對情感的需求和悅己的需要,才能使更多消費者喜歡和購買。
5.花卉市場:花卉市場的發展模式需要跟上時代的發展,跟上政策的要求,跟上消費需求與態勢的變化,需要從業者改變固化思維,積極思考,創新轉型。
(1)模式之變?;ɑ苁袌龅纳虡I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服務模式多年來基本上沒有變化,與國家政策、城市高質量發展需求不匹配。以陳砦花卉集團為例,雖然集團下的2個花卉商場店對未來發展進行了探索,但依舊是小商戶、夫妻店模式,還需要進行轉變,才能不被顧客拋棄、不被政策所收割、不被大趨勢淘汰?;ɑ苁袌鲂枰蚣t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大型商業模式轉變,向商超方向邁進,實行統一運營、統一培訓、統一售后,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給顧客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用互聯網思維推進實現“電商+實體+物流+大數據”。
(2)產品之變?;ɑ墚a品商場經營,雖顯現出一定的優越性,但商場運營成本劇增,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原因在于花卉產品品牌缺失。雖有“綠航綠蘿”“繽紛盆栽”等品牌,但遭受農戶同質化產品的競爭,品牌附加值有限,經營者承受不了商場的高成本運營。走專業花卉商場模式,需要行業培養高端產品,培養消費者認可的知名花卉品牌,培養名牌家庭園藝系列產品,擴展產品的內涵與外延,提高附加值,為顧客創造更大價值,以提升商場的盈利能力。
(3)思維之變。傳統經營模式禁錮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花卉行業人的危機意識不夠充分,對時代變化還不夠敏感,需要以互聯網的“迭代思維”拷問行業的未來?;ɑ苁袌龉芾碚咝枰儭耙怨芾頌橹行摹睘椤耙陨虘魹橹行摹保ɑ芙洜I戶要變“以掙錢為中心”為“以顧客為中心”。目前來看,電商無法完全取代實體,實體店也無法阻止電商的發展滲透,實體店、實體平臺要借助互聯網來改造,需要引入具有互聯網思維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