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投資環境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
?
無人駕駛汽車是依據車截傳感器技術操作系統感知地面環境,自動規劃行車路線并控制車輛到達訂購指導思想的無人駕駛汽車。它是應用車載傳感器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路障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是集自動控制、體系結構、人工智能應用、視覺計算等眾多專業技術集成化,是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和智能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
市場現狀:目前,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進程逐步加快。截至2018年12月25日,全國共有15個省市區出臺了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規范,其中有11個城市發出測試牌照,共為27家公司發放了共95張測試牌照。2019年7月1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小組發布首批T4級別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總計5張,全部由百度獲得,百度成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獲得此級別牌照的企業。智能駕駛,是指利用計算機系統來實現幾乎不用人工干預就可以自動行駛的狀態。在IT的技術不斷變革的浪潮下,人們對智能終端的認識在不斷被顛覆。傳統的智能終端經歷了從大規模的高性能計算機,到PC,到移動智能終端的演變。
政策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相關政策法規陸續發布。2018年4月,交通運輸部、工信部、公安部聯合出臺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首次從國家層面就規范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做出了規定。2018年7月,交通運輸部出臺了《自動駕駛封閉場地建設技術指南(暫行)》,對各地封閉場地測試的建設進行指導。2018年12月,工信部制定發布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促進車聯網產業的跨行業融合。2019年5月,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到,穩步推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標準制定。全面開展自動駕駛相關標準研制。
行業投資:在2014-2019年自動/無人駕駛投資金額中,2017-2019年投資金額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19年自動/無人駕駛投資金額為4489490億元。
2014-2019年中國自動/無人駕駛行業投資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從2014-2019年自動/無人駕駛投資數量來看,2014-2018年投資數量增長幅度較大,2019年自動/無人駕駛投資數量為70,較2018年的投資數量明顯減少。
產業規模:2015年,國內智能駕駛的滲透率為15%,其中絕大部分為低級別的自動駕駛,對應的市場規模為353億。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調查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此后,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2016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達到了490億元,同比增長。截止至2017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增長至681億元,同比增長39%。2018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將達到89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左右。預計到2022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2014-2018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產業發展環境:
(1)政策方面:近幾年,聯合國、美國、歐洲多國、亞洲多國均對智能駕駛制定了多項相關政策,以促進智能駕駛汽車與現有交通系統的融合,并鼓勵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
(2)經濟方面:各國政府對先進科技研發的資金投入力度逐漸增大,其中智能駕駛技術占有重要地位。智能駕駛廣闊的商業化前景亦受到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投資機構、互聯網巨頭等紛紛與車企、科研機構、創業企業等合作進軍該市場。
(3)社會方面:全球范圍內,每年因交通意外致死致傷的事故數量逐年攀升,其中大部分是由人為原因造成。智能駕駛,尤其無人駕駛能夠有效的減少交通事故,降低死亡率。用戶對智能駕駛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智能駕駛領域的創業企業不斷涌現,促進智能駕駛市場快速發展。
(4)技術方面:整車廠商大多以輔助駕駛為核心,逐步試驗并裝配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進而由輔助駕駛過渡到自動駕駛,最終實現無人駕駛。
互聯網廠商則直接從智能駕駛的最高級別無人駕駛切入,以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圖和激光雷達等技術綜合實現無人駕駛。
(5)各國頂層設計加快:全球范圍內,現有的汽車、交通相關法律和政策都是針對功能汽車制定,智能駕駛汽車作為新興科技,并不完全適用于現有法律法規。為解決這一矛盾,聯合國以及世界多國已經開始為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的路測、應用、安全性等方面制定或擬制定相關政策法規。
(7)各國投資布局提速:近幾年智能汽車發展迅速,國內外許多無人駕駛上路的報道讓人們覺得智能汽車近在眼前。事實上,目前的自動駕駛智能汽車還不能直接應用到社會上。但是,為了加快智能汽車發展進度,各國都在斥巨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