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外生命科學實驗耗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研究預測
?
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又稱生物實驗室耗材,簡稱生科耗材)是指生物、醫藥、醫療等相關學科領域科學研究、新產品開發、診斷檢測等相關活動所必需的實驗用品。從市場的角度,生科耗材通常與儀器設備、技術服務等歸類為“生命科學工具與服務”,屬于生物技術產業鏈的基礎環節。生科耗材的研究開發和市場規模直接關系到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和人類生活健康水平質量的提高。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知名企業在全球生科耗材的生產和銷售上仍處于壟斷地位,深究其原因至少有兩個,一是與該行業有關的關鍵技術全部或大部由國外公司壟斷,二是品牌及銷售渠道也均由國外公司壟斷。其結果是,國外品牌占據我國95%的生科耗材市場。不過,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長足進步帶動了國內生科耗材產業的蓬勃發展,專業制造公司在本世紀初涌現,經過近20年自強不息的發展歷程,目前已初具規模,其產品已在高水平科學研究中使用,其質量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認可。
(1)全球生命科學實驗耗材行業發展狀況:生物科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生命現象和活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它與人類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現代生物技術為人類帶來了美好前景和福祉,全球環境保護與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人類健康與疾病防治、人類的生育繁殖等、以及人類衣食住行改善問題,無一不與生物技術密切相關。生物技術已成為世界科技競爭焦點,目前生物技術專利占世界專利總數近30%。生物經濟將成為21世紀增長最為迅速的經濟領域。許多國家紛紛把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確定為21世紀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優先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速搶占生物經濟制高點。如圖1所示,得益于下游產業的繁榮發展,全球生科耗材的需求未來將保持高速增長。
歐美發達國家生命科學研究及其相關產業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因此全球生科耗材主要市場以歐美為主。亞太地區,尤其以中國、印度和新加坡為代表的國家,隨著不斷增長的生物技術產業方面的新增投資,生科耗材市場增長迅速,潛力巨大。
2016-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從市場供應角度來看,全球生科耗材的供應商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等歐美發達國家。以Corning、Thermo?Fisher、VWR、GE?Healthcare、Merck和BD為代表的國際跨國公司以其強大的研發及品牌優勢長期主導著生科耗材行業的供應。
得益于歐美發達國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早,當前生科耗材規模供應商知名品牌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伴隨著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經濟發展,印度的Accumax?Lab?Technology、韓國的SPL、中國的潔特生物等企業經過實踐積累,逐步掌握了關鍵技術及生產工藝,研發制造能力已經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水平。由于具備價格優勢,未來將逐步加入國際市場競爭。
(2)中國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概況: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相對歐美國家起步較晚,國內生科耗材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小部分。但是,中國市場正以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快速增長的生物醫藥需求逐漸成為生科耗材的新興市場,可以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生科耗材規模將呈爆發性增長。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一次性生科耗材的市場容量為160.6億元人民幣,2018年增長為231.26億元人民幣,預測未來每年增長率為20%。
2016-2023年中國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8年我國一次性生科耗材的市場容量約為231.26億元人民幣(約35億美元),約95%左右為進口國際知名品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命技術產業的欣欣向榮,專業的實驗室耗材生產供應商應運而生。目前,國內生科耗材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不過,大部分企業生產規模偏小,生產工藝略顯粗糙,自主研發能力差,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行業集中度較低。
應該看到的是,經過多年的市場歷練和競爭,以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少數幾家企業脫穎而出,成長為我國生科耗材供應商中的領先企業,在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企業順應國際耗材水平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研發與自主設計能力,強化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考察與跟蹤,逐步縮小了與國際知名品牌商的差距。部分企業還依托自有品牌直接與國際品牌展開競爭。
(3)生命科學實驗耗材制造的關鍵技術
1、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術: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廣泛地應用于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諸多行業。聚苯乙烯優異的防潮性、耐腐蝕、耐老化性以及高透明度和無毒性使之成為制造一次性細胞體外培養容器加工制造的主要材料。但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對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能如浸潤性、粘附性、生物相容性、電學性能、阻燃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高分材料表面進行改性處理,使其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滿足科技發展對材料性能的使用要求,成為材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目前在生命科學領域,通常需要高分子材料表面具備親水、疏水、溫度敏感響應等特性,來賦予材料生物兼容性,從而來適應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需求。生命科學領域常用的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術主要有等離子體處理、等離子體接枝聚合、溫敏材料接枝聚合改性技術。
2、細胞培養裝置的產品發展:傳統的二維細胞培養裝置包括細胞培養板、瓶、皿等,培養面積小,單次培養收獲細胞較少。常用的較大規模的850ml細胞培養瓶單次收獲細胞約1X107個,培養大量細胞需要反復操作,耗時耗力,以細胞治療領域為例,用于細胞治療的回輸細胞數量通常為4X107/KG,按照一個成年人體重50KG,一次治療約需要細胞的數量為2X109個,850ml細胞培養瓶需要反復多次培養200瓶左右。開發研究一次性大規模細胞培養裝置,實現體外細胞培養的產業化及規模化,具有很高的開創性的意義和極高的市場前景。
康寧、GE公司賽多利斯及廣州潔特生物等生物實驗室耗材領域的眾多企業近幾年相繼開發了多款大規模細胞培養裝置,如“細胞工廠”、WAVA生物反應器、高通量細胞培養器及“Cell?Box?Plus”等。
近年來,傳統二維細胞培養技術在細胞獲取的數量和細胞的質量上都無法滿足科研、臨床、生物醫藥工業發展需求。細胞3D培養技術相關行業,例如培養裝置、培養支架、培養基等細分領域新技術、產品不斷涌現。我國生物實驗室耗材企業經歷多年的實踐積累,在耗材材料改進和裝置設計方面均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并成功實現產業化。
(4)中國生命科學實驗耗材現狀:
第一梯隊:由歐美跨國公司主導:跨國公司主要致力于生命科學高端實驗室設備、試劑和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技術水平處世界領先行列,生物實驗室耗材只占其主營業務的一部分;Thermo?Fisher是世界生命科學領域的領導者,和VWR?International、康寧公司、Eppendorf等歐美企業占據了國內95%的市場份額。
第二梯隊: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國內企業:
例如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碩華生命、耐思生物等國內高端生物實驗室耗材企業,其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與歐美跨國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產品只占市場的一小部分(約5%)。
第三梯隊:主要集中于江蘇海門地區:
主要由生產低端實驗室耗材的企業組成,產品附加值較低。
(5)國內試劑耗材廠商及代理商主營模式:
1、層級分銷:多數外企采用省級分銷模式;部分國外二三線品牌采用國內設置總代理的模式;國內企業主要以分銷為主。
2、線上+線下:目前國內廠商及大型代理商主要以線上電商平臺加線下渠道結合的銷售模式。試劑行業具有產品品種、客戶雙分散的特性,一方面,化學試劑產品種類極其豐富,對品類管理要求較高;另一方面,化學試劑的客戶多達數百萬,需求較為個性化,客戶單次采購的平均金額較低。
電商銷售模式可以高效率的為客戶提供海量產品信息以供篩選,同時與客戶實時互動,及時滿足分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形成“線上訂單—線下生產—線上銷售—線下物流”的互聯網電商閉環商業模式。
線下銷售隊伍主要服務于大型企業、機構等B端客戶。同時,廠商及代理通過自有研發檢測團隊、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專業咨詢、送貨和技術服務,保證快速、高效、供應及時,為企業試劑耗材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
總體來講,目前我國生命科學實驗耗材的生產和銷售,特別是高端實驗耗材大多都被國際型跨國公司所壟斷。但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生物、醫療、衛生健康和藥物開發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生命科學實驗室耗材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并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國內上游生產廠商及及各大代理商市場份額分散,大多在千萬到幾億+營收級別,毛利在15%~75%,凈利在3%~30%,市場發展成熟,價格體系透明,競爭主要體現在渠道、價格、周期、貨款支付等要素。高度分散的用戶也面臨高度分散的貨源渠道,使得用戶在采購上的時間精力、價格等成本高,供應廠商及代理商渠道拓展銷售費用成本高。
精準定位企業、高校等用戶實驗用試劑耗材需求畫像,客戶需求指導上游產品生產及銷售覆蓋,將大大節約上游供應的市場拓展成本及庫存壓力;大而全的多渠道平臺集合,有助于滿足用戶單一渠道完成全部采購的需求實現,用戶根據自身采購要素在統一入口多平臺渠道選擇,大大降低用戶在采購上的時間精力、價格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