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及投資戰略可行性研究
?
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特點:2000年以來,功率半導體總規模歷經了數次較大起伏,但總體上呈現出波動向上的走勢。2000年互聯網泡沫后,對電子產品需求低迷,功率半導體規模一度降至70億美元以下,此后逐步恢復,超過前期并站上90多億美元;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游廠商調整庫存水平,2009年總規模回落到80億美元附近,其后在新需求帶動下一路向上,進入120到130億美元的區間。
從2015年起,功率半導體放量尤為明顯,總規模快速提升到接近170億美元,其中各類新場景對新形態功率器件需求激增,5G帶來新智能終端、垂直行業Iot、車載電子化和電能設備都在強力帶動總規模向上。近二十年來,功率半導體在分立器件中的占比也持續提升。從2000年的44%左右,到現在超過60%。分析預計未來5年,功率半導體占比將有望達到甚至超過70%。
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發生系統性變化,是導致器件量價其實的主要牽引力。隨著制造工藝成熟,新電路設計和新材料的應用,更大面積晶圓和更小尺寸的封裝使得分立器件成本不斷降低,效率不斷提高。從大時間段上看,ASP總體應該是下降的,但近年開始上升。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2019年,功率半導體的出貨量從570億顆上升至770億顆左右,復合增速約5.14%,鑒于產能擴充有階段性過程,預計直到2025年將在此基礎上略升,總出貨量約為1050億顆。比照總規模,功率半導體ASP從2013年的0.203美元升至2019年的0.22美元左右,增幅為8%,在歷史上處于少見的向上階段。后續直到2025年,因為新需求迭出,而供應能力受限,分析認為ASP上升趨勢仍將延續,到2025年ASP有望超過0.23美元。
市場規模:IGBT是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進入工業應用時間較晚,雖然目前占整體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市場份額仍然不大,但它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市場規模增長很快。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美國功率器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廠商,例如?TI、Fairchild、NS、Linear、IR、Maxim、ADI、ONSemiconductor、AOS?和?Vishay?等廠商。歐洲擁有Infineon、ST?和?NXP三家全球半導體大廠,產品線齊全,無論是功率IC?還是功率分離器件都具有領先實力。我國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起步雖然較晚,但是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目前,國內以揚杰科技、華微電子、士蘭微為代表的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非常低,進口替代的空間巨大。
專家表示:全球IGBT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時間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市場規模至2018年約達到60億美元。國內IGBT市場在新能源、節能環保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也獲得了迅速的成長,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IGBT市場規模約合153億人民幣。
2008-2018年中國IGBT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IGBT下游應用市場廣泛,客戶整體需求情況會受到宏觀經濟周期的影響,但由于IGBT作為新一代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市場增長較快,行業的周期性特征不太明顯。IGBT應用領域廣泛,下游客戶季節性需求呈現此消彼長的動態均衡關系,其季節性特征不明顯,但是第一季度受到春節假期影響,工廠開工時間較短,因此第一季度銷售占全年比重較小。在行業區域性方面,IGBT下游客戶相對集中于華東、華南等工業較為發達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