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塑料制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態勢
?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業等用品的統稱。包括以塑料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藝的制品。塑膠是一類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與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具體地說,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樹脂為主要成分,加入各種添加劑,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條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狀,在常溫下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塑料制品作為主要的模具成型產品之一,是采用塑料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業用品的統稱,包括以塑料為原材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藝的制品。塑料制品具有重量輕、成本低以及良好的可塑性、絕緣性、抗腐蝕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通信、電子、家電、醫療等眾多領域。在“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發展趨勢下,塑料制品加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原材料及助劑、塑料模具設計制造、加工裝備及工藝技術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國已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合成樹脂工業也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大變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合成樹脂生產和消費國,合成樹脂產業作為石化產業的重要部分已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仡?0年的發展歷史,我國合成樹脂工業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49年到1978年,在這一期間,盡管受到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我國合成樹脂工業仍實現了從無到有;第二階段是從1978年到2008年,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充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利用加入WTO帶來的市場機遇,我國合成樹脂工業在短短的30年里,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合成樹脂生產和消費國;第三階段是從2008年開始,我國合成樹脂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技術、新品種、新業態的不斷發展,開始向合成樹脂強國邁進。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塑料制品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塑料制品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塑料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由2011年的12963家增加到2017年的15,350家,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行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期,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15,583.74?億元增長至22,808.3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93%。2017年,全國塑料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808億元,同比增長6.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3個百分點。其中,總量最大的是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主營業務收入5045億元,占22.12%,其次是其他塑料制品制造,主營業務收入4180億元,占18.33%。增速最高的是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增幅為10.57%。增長率較高的行業還有塑料薄膜制造、日用塑料制造、塑料零件制造,增幅分別為9.96%、9.84%、8.43%;增速最低的是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主營業務收入1073億元,增幅為-4.11%。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塑料制品行業在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和升級中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塑料制品行業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產銷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塑料制品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約為?20%。?“十二五”期間,我國塑料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由?2011?年的?12,963?個增加到?2015?年的?14,763?個,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行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期,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15,583.74?億元增長至?21,466.1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34%。目前,我國合成樹脂產量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合成樹脂整體產量達6303.5萬噸,至2018年,合成樹脂產量上升至8558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6.31%。在出口方面,近幾年來,中國塑料制品行業出口數量呈穩步增長的趨勢。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塑料制品行業出口數量從2013年的851萬噸,上升至2018年的1312萬噸,其年復合增長率達9.04%。截至2019年1-11月,中國塑料制品行業出口數量共計1284萬噸。出口數量的穩步增長反映了我國塑料制品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斷加強。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城市化率的提高,對塑料管道、異型材、人造革、合成革等一系列塑料制品的快速需求增長的拉動作用,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推動通用塑料制造業的發展,科技創新和制度管理創新將大大激發市場活力;國有股份制改造,民營經濟崛起,通過新的資本運行和資源配置的調整將形成企業發展的動力;內需對塑料經濟增長的作用在加大,為中國通用塑料發展新增了市場空間;國家關于農業發展的決定,加強城市化進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開發西部地區等戰略,促使塑料工業將隨著整個工業的戰略轉移,未來逐步由兩個三角洲地區向中部地區發展,同時實現區域性戰略轉變,推動通用塑料的大發展。2017年中國塑料制品制造市場營收規模達到2.44萬億元,隨著塑料行業逐漸成熟,塑料制品精度提高,預計2023年中國塑料制品制造市場營收規模將達到3.29萬億元。隨著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塑料制品憑借重量輕、成本低、可塑性強等優勢在汽車、飛機、軌道交通方面的運用越來越廣。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發布的《塑料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力實施高端化戰略,緊緊圍繞“功能化、輕量化、生態化、微成型”技術發展方向。塑料制品輕量化順應了“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發展趨勢,并有利于實現節能降耗。近年來,綠色環保的塑料制品及其生產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塑料機械與模具、塑料樹脂與助劑、添加劑產業鏈的成熟與完善,不僅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生產效率,還降低了生產能耗。隨著綠色、節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藝和技術的開發應用,以及生態合成革(水性聚氨酯、無溶劑等)、無鉛?PVC?異型材和管材等的生產和推廣應用,塑料制品的污染性逐步降低,朝綠色環保的方向快速發展。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城市化率的提高、新型農業的發展以及管廊工程和海綿城市的推進,對塑料管道、異型材、人造革、合成革、塑料薄膜等一系列塑料制品的快速需求增長的拉動作用,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推動通用塑料制造業的發展,科技創新和制度管理創新將大大激發市場活力。內需對塑料經濟增長的作用在加大,為中國通用塑料發展新增了市場空間;國家關于農業發展的決定,加強城市化進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開發西部地區等戰略,促使塑料工業將隨著整個工業的戰略轉移,未來逐步由兩個三角洲地區向中部地區發展,同時實現區域性戰略轉變,推動通用塑料的大發展。
隨著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升級,高檔產品比重逐步加大,基礎配套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塑料制品產量不斷增長,市場空間仍然較大,產值可保持較高增速,在滿足社會一般性需求的基礎性應用領域保持穩步增長情況下,高端應用領域在逐步強化,可以看出塑料制品業仍處于上升發展階段,轉型升級在穩步推進?!耙运艽摗?、“以塑代木”的發展趨勢為塑料制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隨著我國改性塑料的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我國塑料制品業仍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