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全景調研分析及未來發展戰略研究
?
大健康產業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性理念,是圍繞滿足各類健康(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需求的產業總稱。
(1)在產業群方面:我國健康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藥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2)在產業規模方面: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已經逐步完善,新興業正在不斷涌現。健康領域新興產業包括養老產業、健康旅游、營養保健產品研發制造、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而新興產品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健康需求也不再局限于體檢和治病,種類正在不斷增加。
(3)在產業布局方面:面對消費者日益高漲的需求,許多聰明的企業已經開始了在大健康產業的布局,并用自己的努力推動著這個行業的發展。醫藥、食品飲料、個人清潔、化妝品、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甚至地產行業都積極參與這個進程,并力爭在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主導地位。
(4)在科技研究方面:目前我國在醫學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已經具有了很好的基礎,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慢病預防、腫瘤防治、醫療診斷、創新藥物開發、認知科學、生物信息學、轉化醫學等都取得了重要進展。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和健康科技密切相關的就有兩個:艾滋病、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新藥創制。
產業政策環境: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關于做好醫養結合服務機構許可工作的通知》、《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健康中國2030綱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政策,使得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服務需求增長,大健康產業將面臨廣闊的前景。
產業營收: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供需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整體營收保持增長,2018年營收規模超過5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9萬億元,增幅達32.1%。目前,中國與全球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基本一致,同樣由于社會結構變化而需求不斷增長,具有可持續增長性。
2014-2018年中國的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現狀分析
?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2245億元,2012-2015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符合增長率達到22.7%。預計2020年該市場規模達到3150億元。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如新氧等公司IPO上市公司,會進一步提高醫療美容行業的資本關注度。
2015-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國市場規模現狀及預測
?
截至2019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收入50.96億元,同比增長108.6%;毛利為13.31億元,同比增長103.9%。其中醫藥自營藥物和醫藥電商平臺藥物的營收和增幅顯著,收入和毛利強勁增長主要得益于醫藥自營業務和醫藥電商平臺。
市場格局:除了生物技術與硬件設備高資金密集度等領域,社會需求和資本是都在向專業化的醫療服務傾斜,在目前中國大健康服務行業種,可以分為六個板塊。其中,高端醫療、醫療產業化的延伸、醫院以及醫生集團的發展,都提高了中國大健康行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水平。并進一步刺激和釋放醫療健康、醫療保健、私人醫生和高端醫療服務、醫療美容等細分領域的需求。因此,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全國健康消費穩步增長。
中國大健康服務行業細分格局分析
細分 | 格局 |
高端醫療 | 高端醫療單體規模較小,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投資壁壘小,風險低,易標準化 |
私立綜合醫療 | 私立綜合醫院產權明確,周期長 |
改制的公立醫院 | 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具有政策扶持、良好的品牌基礎優勢,患者人群接受度高。 |
產業鏈延伸 | 重要個性化和服務導向的提高模式,是民營資本活躍的地方。 |
醫院集團 | 公立醫院協作形成的億元集團主要以技術合作和技術輸出為主。但組織松散、管理成本高。 |
醫生集團 | 以醫生為單位的醫生集團在2019年較活躍;中國健康2030戰略和分級診療制度在促進醫生集團不斷發展。 |
目前,中國健康產業雖處于發展初期,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行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已成為帶動整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之一。而在我國,健康產業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健康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國內大健康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尤其是保健品行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又一新興動力。
產業前景:大健康產業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到2020年,“健康中國”帶來的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2030年將超過16萬億,是目前市場的3倍,這對于健康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未來整個產業主要發展趨向為:
(1)高科技化:未來我們用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雙向音頻遠程、慢病監測、區塊鏈醫學等高科技將在醫學領域大范圍應用。
(2)精準化、標準化和專業化:未來將通過精準的檢測、治療、康養來實現個性化、專業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顧管理系統。
(3)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將為大健康產業帶來變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夠提升診斷治療的智能化的水平。
(4)融合化:未來的大健康產業將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5)國際化: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通過“一帶一路”大健康驛站建設,為中國與世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搭建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