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態勢分析
?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領域的新應用,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其優勢主要來自三方面:首先,流程優化上,針對患者、醫生、醫院這一三角關系產生的痛點,就診流程可以得到優化;其次,數據支持上,互聯網醫療可以積累并且利用海量的醫療數據。患者可以通過自身健康數據和健康干預做出正確的健康管理;醫生可以根據醫療數據進行持續學習以及實現輔助診斷;藥企可以通過治療數據進行藥物研發和精準營銷;保險公司可以根據醫保和治療數據進行合理的保費定價以及防止過度治療。最后,通過互聯網醫療,從時間角度上看,醫生可以利用自身閑置時間進行線上診療;空間上,醫生可以進行遠程會診、遠程治療等。互聯網醫療,覆蓋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支持的各個細分醫療領域,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滲透,使產業鏈價值重新得到分配。從患者角度,在線輕問診、疾病搜索、醫患交流、慢病管理等可以解決很多基礎健康問題。而在線平臺從預約掛號、導診候診到最后報告查詢等各個環節,能有效節省時間,提高看病就醫的效率。
從2018年起,國務院、國家衛健委陸續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復診,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對互聯網醫院建設做出明確的規范和指引。今年6月,國務院出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指出,由國家醫保局負責制定的互聯網診療收費和醫保支付的政策文件,將要在2019年9月完成。近些年來,互聯網+醫療的開展已是如火如荼,醫療行業由之前的實體診所、實體醫院,逐漸向互聯網市場靠攏,而如今互聯網醫療模式的開展,使藥店參與的積極性明顯高漲。2018年后多項政策密集出臺,互聯網醫療步入快車道。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僅為2億,主要還停留在PC互聯網階段,醫療信息化剛剛起步,以醫療廣告、線上問診和醫療信息搜索為主,屬于行業的一個探索期。之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用戶規模擴大以及軟硬件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各類創業企業紛紛涌入,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度開始廣泛形成,到了2012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升至67.1億元。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提出“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2016年又進一步提出“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的深度融合”等,打開互聯網醫療新成長空間。自2018年以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政策密集出臺。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正式印發《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明確互聯網醫療的服務項目,并將其納入現行醫療服務價格的政策體系統一管理,對符合條件的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此前互聯網醫療定價標準不一,同時醫院端也會因為擔心自行定價有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而暫緩推進互聯網診療。《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的推出將明確對互聯網醫療的完整費用,極大的推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進入有章可循的健康快速發展階段。伴隨2018年9月與在線診療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三個文件出臺,我國2.0時代的互聯網醫療在準入紅線上和監管加持下以新面貌有序推進,聯結實體醫療機構和互聯網平臺的互聯網醫院在專業性及規范性上得到質的提升,能夠為常見病復診、慢病管理、遠程醫療等領域診療線上化模式發展提供穩定的前提支撐。目前互聯網醫療產業鏈已逐步成形,在線掛號及問診企業已從流量爭奪進入到了醫療資源擴張的比拼階段。據測算,2018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1.08%。隨后互聯網醫院的建設也進入高峰期,2016年共有30家建設完成,2017年建設完成51家。2018年隨著互聯網醫院政策的放開,互聯網醫院加快了建設進程,1-10月,共有60家左右建設完成,超過2017年全年數量;截至目前全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約有147家。就我國目前互聯網醫院的情況來看,平均一家互聯網醫院投資額在1.5億元左右,規模較小的如39互聯網醫院投資額在5000萬左右,而像烏鎮互聯網醫院這類規模較大的可達數億元。按平均一家1.5億元的投資額估算,據預測截至目前,我國約150家互聯網醫院已形成約225億元的建設投資規模。互聯網醫療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0億元,用戶規模有望接近6000余萬。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用戶規模擴大以及軟硬件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各類創業企業紛紛涌入,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度開始廣泛形成,到了2012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升至67.1億元。在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與諸多政策的支持下,互聯網醫療行業快速成長,數據和服務進一步完善,細分領域開始出現獨角獸。目前互聯網醫療產業鏈逐步成形,在線掛號及問診企業已從流量爭奪進入到了醫療資源擴張的比拼階段。2018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1億元,同比增長51.08%;2020年有望達到900億元,2018-2020年的CAGR為35.39%,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9年4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為4.5千萬,行業滲透率為6.6%,到2020年4月,用戶規模有望上升至5.9千萬,滲透率達到7.9%。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蹤隨訪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運用信息手段開展隨訪,實現臨床診治與健康管理的全閉環。相關醫院也迅速開啟非接觸式診療模式,落實對接全省遠程會診平臺,完善異地診斷環境。在供需雙增的大背景下,互聯網醫療行業步入高速成長期。
現階段,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一些基于互聯網的相應高端技術應用也正在發生變革,如5G和物聯網、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而隨著這些技術應用的不斷應用突破,智能終端演進和普及、用戶的健康數據也將更加全面立體,最終構建成以用戶的健康大數據為基礎,以疾病預防為核心,以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為前提的連續動態的個性化健康管理體系。從國家發布的政策來看,未來傳統醫療機構進行互聯網化改革,以及有條件和資源的互聯網、科技企業通過政策支持進入醫療領域成為趨勢,預測,互聯網醫院有望在政策明朗化后迎來又一波建設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