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及中國MC(MCU)微控制單元市場發展態勢分析及應用市場發展戰略研究預測
?
MC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Chip?Microcomputer?)或者單片機,是把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Unit;CPU)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內存(memory)、計數器(Timer)、USB、A/D轉換、UART、PLC、DMA等周邊接口,甚至LCD驅動電路都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MCU目前主要應用在物聯網,家電,消費電子,工控,家電等多個領域。
MCU主要應用領域分析
位數 | 用途 |
4位 | 計算器、車用儀表、車用防盜裝置、呼叫器、無線電話、CD播放器、LCD驅動控制器、兒童玩具、磅秤、充電器、胎壓計.溫濕度計.遙控器等 |
8位 | 電表、馬達控制器、電動玩具機、呼叫器、傳真機、電話錄音機、鍵盤及USB |
16位 | 移動電話、數宇相機及攝錄放影機 |
32位 | 智能家居.物聯網、電機及變頻控制、安防監控、指紋辨識、觸控按鍵、Modem.GPS.STB.工作站ISDN電話、激光打印機與彩色傳真機等 |
64位 | 高階工作站、多媒體互動系統、高級電視游樂器、高級終端機等 |
產品特點:目前:數流量快速增長提高對MCU運算能力要求,且隨著先進制程工藝的使用縮減32位MCU成本,?產品更新換代和新興應用快速發展將推動32位MCU成為市場主流。基于ARM內核的32位MCU,由于其良好的生態以及極佳的可拓展性,逐漸成為全球消費電子和工業電子產品的核心。早在2015年,全球32位MCU出貨量超過4位、8位與16位MCU出貨量總和,占到總體MCU市場的54%。未來隨著32位MCU價格逐漸逼近4、8位MCU,預計32位MCU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在2020年市場占有率將超過60%。低功耗是MCU產品的核心指標,續航能力不足嚴重影響下游消費領域用戶體驗感,工業領域則要求更為嚴苛,如隧道或橋梁上用于檢測位移變形的傳感器節點,有些僅靠電池供電且要求工作十年以上。AI-loT領域傳感節點數量眾多,續航能力直接影響產品可行性。
此外,32位MCU工作頻率大多在100-350MHz之間,執行效能更佳,應用類型也相當多元。系統廠商出于自身研發效率和管理的需要,將自動選擇性價比高和容易獲取設計資源的內核。因此,既滿足廠商上述要求又具有豐富生態系統資源的ARM系列內核的32位MCU將成為主要方向,其優勢和市場占有率會越來越大。值得一提的是,汽車電子和物聯網是當前32位MCU的主要應用領域,而MCU在汽車電子領域的份額已達33%,隨著汽車電子和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32位MCU的市場需求必將持續增加。
全球市場格局:MCU市場集中度很高,Top5均為外商。2018年前五大廠商市占率72.8%,其中美國微芯市占率超20%位居第一。前十大供應商中新唐科技是臺商(華邦電子公司),中國大陸榜上無名。
2018年全球MCU品牌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中國大陸主要MCU企業現狀分析
企業名稱 | 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 | 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 | 主營MCU產品 | 應用領域 |
兆易創新 | 17.21 | 3.41 | Cortex-M3位MCU | 家電、汽車電子、醫療器械、儀器儀表、安防等 |
東軟載波 | 6.25 | 0.98 | 8、32位MCU | 工業控制、消費電子、電信設備、汽車電子等 |
上海貝嶺 | 5.82 | 0.79 | 8位MCU | 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小家電、工業儀表等 |
中穎電子 | 5.66 | 1.12 | 4、8位MCU | 消費電子、移動終端等 |
北京君正 | 1.6 | -0.03 | 32位MCU | 智能電表、電源管理 |
晟矽微電 | 1.12 | -0.06 | 8、32位MCU | 小家電、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 |
貝特萊 | - | - | 32位MCU | 消費電子 |
芯海科技 | - | - | 8、16位MCU | 儀器儀表、消費電子等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全球市場萎縮,國內增速遠高于全球。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MC微控制單元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2018年,全球MCU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1.8%,國內MCU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7.2%,是同期全球CARG的四倍。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步入下行周期且全球汽車出貨量下降,?2019年全球MCU市場萎縮超5%。經歷去年慘淡衰退之后,車用MCU將在2020年拉動市場回彈。
下游需求提升:我國下游需求以消費電子為主,全球市場以汽車電子和工控為主。從下游需求結構來看,根我國消費電子領域內的應用占比26%,全球市場以汽車電子和工控/醫療為主,兩項占比總和接近60%。總體來看,國內需求更偏向于中低端,但受5G物聯網建設和車規產品不斷推出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汽車電子領域份額上升
2018年全球MCU市場需求規模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8年中國MCU市場需求規模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汽車電子成MCU長期發展最大驅動器。2020年被認為是全球電動化元年,汽車自動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推動汽車電子行業快速發展,將大幅拉動高集成MCU需求。同時因系統復雜程度日益增加,車用MCU逐漸由8/16位轉變成32位,并且使用數量也在增加。上文在NORFlash需求部分已經分析全球ADAS系統加速滲透,現在ADAS系統為例,Level2車型分別是搭載了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功能、緊急制動剎車等功能,其中大量使用的車載傳感器、車載攝像頭,需要高性能的MCU來做模擬數據的處理與驅動控制。未來更高階系統等級的車型有望點燃MCU市場。
國內MCU產業分析:從MCU行業競爭格局觀察,全球主要供應商仍以國外廠家為主,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國內廠商在中低端MCU產品具備較強競爭力。全球MCU廠商包括瑞薩電子(日本)、恩智浦(荷蘭)、得捷電子(美國)、英飛凌(德國)、微芯科技(美國)、三星電子(韓國)、意法半導體(意法)、賽普拉斯(美國)。國內市場也多由國外品牌占據,包含瑞薩電子占據市場份額17.2%,飛思卡爾占比14.4%,意法半導體占比8%。
汽車電子與物聯網是現今32位MCU主要應用領域,隨著技術演進,32位MCU價格也會逐步接近4、8位MCU。國內MCU廠商也積極加快布局32位中高端市場,目前國內廠商在消費電子、智能儀表等中低端MCU應用市場發展迅速,成本優勢與服務能力助力國內廠商完成中低端MCU國產化。隨著低能耗電機控制、便攜型醫療設備、高精度工業儀器控制、物聯網、節能環保等科技應用發展,未來MCU設計方向將走向高性能、高集成度、高穩定性、低功耗等方向。
目前,中國MCU領導廠商,未來提升空間大。中國MCU市場規模在250億元左右,國內自給率不足5%。2018年國內整體MCU市場上兆易創新市占率為2.09%,在國內供應商中僅次于中穎電子;在國內MCU高端市場ARMCortexMMCU領域內,兆易創新市占率為9.4%,國內第一,全球第三,但和前二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市場份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