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市場專項深度調研分析及細分產品市場前景投資戰略研究預測
?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計量、存儲等要求。傳感器在工業4.0時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根據傳感器類型不同,具體包括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光傳感器、位置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傳感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傳感器主要應用在汽車、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等方面。
2018年中國傳感器細分產品市場規模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企業地區分布: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國內企業紛紛布局其中。目前,我國傳感器上市企業多達66家,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區域。此外,珠三角區域、京津地區、中部地區分布相當。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傳感器市場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長三角區域傳感器上市企業占比達38%,有企業25家;珠三角區域占比17%,有企業11家;中部地區同樣占比17%,有企業11家;京津地區占比15%,有企業10家;東北地區占比3%,有企業2家。
具體來看,長三角區域傳感器上市企業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珠三角區域即分布于廣東省;中部地區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產業鏈分析:傳感器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研發和設計技術、軟硬件以及相關測試技術等。我國智能傳感器技術研發明確初步展開,不少學校及科研機構已建立起智能傳感器中試服務平臺,助推國內產業創新發展。
產業鏈中游主要是各類傳感器的制造和封裝等,從傳感器種類來看,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分別占21%、19%、14%
傳感器廣泛的應用于通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汽車電子、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智能家居、機器人技術等眾多領域。總體看來,傳感器產業鏈下游行業發展迅速,物聯網、汽車電子、環境與健康電器和智能儀表等下游行業對產品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傳感器市場以較快速度持續增長。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產業鏈的完善,傳感器的多元化應用將推動物聯網各垂直細分行業格局的形成,例如:通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汽車電子、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智能家居、機器人技術等等。超聲波傳感器的全球市場規模也處于持續快速增長之中。
從應用領域來看,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國內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的傳感器占比約42%左右,而發展最快的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應用市場。
產業前景:傳感器是物聯網技術的最底層和最前沿,對物聯網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物聯網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等產業的發展,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隨著傳感器市場的不斷擴大,各國企業競相加速對傳感器的開發和產業化。美國、日本、德國三國占據了全球傳感器70%的市場,比重分別為35%、20%和15%,其他國家僅僅分食到30%的萬億級市場。
根據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610億元。然而我國傳感器產業結構并不合理,國內傳感器企業遠遠落后于國外企業,創新能力弱,缺少研發實力,關鍵技術受制于人,規模小,中國70%的傳感器市場份額被國外企業占領。
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深入推進,傳感器開始向數字化、集成化、復合型、網絡化、智能化等模塊化方向發展,低功耗、微型化、長壽命、低成本、標準化等產業化特征趨勢也日益明顯。我國傳感器在醫療、環境監測、智能電網、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創造了更多的市場需求,新型的傳感器比如無線傳感器、光纖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和金屬氧化傳感器在市場所占份額也越來越大。云里物里科技運用無線藍牙通訊技術自主研發的無線傳感器——i7S加速度傳感器,根據移動觸發采集數據,具備低功耗、微型化、長壽命的特點,配合藍牙網關(G1)使用,不僅能滿足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存儲、顯示和記錄等要求,還能實現多節點實時聯網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