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編碼器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
?
編碼器(encoder)是將信號(如比特流)或數據進行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的信號形式的設備。編碼器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前者稱為碼盤,后者稱為碼尺。按照讀出方式編碼器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按照工作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增量式和絕對式兩類。
全球市場現狀: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編碼器行業市場研究及深度專項調查投資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編碼器的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3億美元,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8.9%。對高端自動化和工業4.0的需求是推動編碼器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2019-2024年工業領域占編碼器市場的最大份額。工業領域將成為編碼器的關鍵最終用途部分。由于機器人在焊接、涂漆、組裝以及印刷電路板的拾取和放置、包裝和標簽以及其他應用中的使用越來越多,工業最終用途正在迅速增長。工業應用中的編碼器用于線性測量,定位標記定時、卷材張緊、逆止器測量、傳送、填充等。最常見的應用是在電動機的運動控制中提供反饋。
同時,在預測期間,光學技術編碼器預計將占據編碼器市場的最大份額。這種增長歸功于光學編碼器在紡織、造紙、木材、金屬、橡膠、塑料、消費電子和自動化領域的廣泛應用。此外,由于需要更準確的數據,對光學編碼器的需求正在增加。大多數應用都使用光學編碼器,因為它們提供了準確性。光學編碼器不需要任何單獨的電子設備來提供位置或精確位置。
此外,亞太地區將從2019年至2024年占據編碼器市場的最大份額。亞太地區的市場也可能在預測期內呈現最高的復合年增長率。推動亞太區編碼器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家對制造業、消費電子、汽車、紡織和其他終端用戶行業的編碼器需求增加。
企業方面:HEIDENHAIN GmbH(德國)、POSITAL FRABA Inc.(德國)、Sensata Technologies(美國)、Dynapar Corporation(美國)和堡盟集團(瑞士)是編碼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產品發布是市場參與者獲得競爭優勢的常用策略。
HEIDENHAIN GmbH(德國)成立于1948年,總部位于德國Traunreut。它開發和制造線性和角度編碼器,旋轉編碼器,數字讀數和數字控制,以滿足苛刻的定位任務。其產品主要用于高精度機床以及用于生產和加工電子元件的工廠。該公司通過在編碼器領域進行眾多產品發布和產品開發不斷進步。海德漢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全球各種運動控制產品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巨大的增長。例如,北美的海德漢代表了多個公司品牌,如ACU-RITE、LTN、AMO、RENCO、ETEL、LEINE&LINDE和E&E Electronik。
POSITAL-FRABA Inc.(德國)是總部位于荷蘭的FRABA集團的北美成員,該集團為各種行業和應用中的位置傳感和運動控制提供先進的產品。該公司成立于1918年,總部位于德國科隆。它設計和銷售用于運動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統的傳感器。其產品組合包括旋轉編碼器,傾角儀,線性位置傳感器和各種附件。POSITAL的核心產品是IXARC系列旋轉編碼器,它有兩個分支:基于光學代碼盤技術的高精度絕對式旋轉編碼器和堅固耐用的多功能磁編碼器。POSITAL的旋轉編碼器非常適合工業應用(制造、包裝、過程控制等)和建筑和農業機械,采礦設備和替代能源項目。采用有機策略(如產品發布)有助于公司擴大其產品組合,并在編碼器業務中保持領先地位。
中國市場現狀:目前,編碼器在中國OEM市場的應用比例較高,主要應用于機床、電梯、伺服電機配套、紡織機械、包裝機械、印刷機械、起重機械等行業。
(1)電梯行業:編碼器用在電梯行業主要是轎廂的位置控制和電梯的速度控制。從最近的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2018年比2017年中國電梯行業整個的數據增長大概10%左右。目前隨著房地產熱度下降以及整個電梯行業配套的配比增加,電梯行業呈現一個低速發展的趨勢,未來一兩年當中我們可期的是在電梯行業內編碼器還是有一個增長的態勢。
(2)伺服控制領域:伺服市場在2017年至2018年一年半的時間內,出現了井噴式的爆發增長,在2018年6月份以后出現了分化,部分行業及企業出現了斷崖式銳減,當然也有部分的行業在伺服領域取得了穩定增長態勢。從編碼器的應用中可以看到,在伺服行業部分細分市場有朝陽或者夕陽分化的過程。
(3)機床行業:根據中國機床協會2019年1月份發布統計數據來說,2018年中國機床的整體的收入和利潤情況要略好于2017年。對于機床企業來說,主要的客戶群很大一部分來自汽車行業。而在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呈現了下降趨勢,汽車行業的停滯不前對機床業發展也是個不太利好的消息。考慮到國家補齊短板的投資政策,在整個固定資產投資還有部分向機床傾斜的政策。預測2019年機床行業將與2018年持平。
(4)機器人領域:從2018年前三個季度數據來看,全球機器人行業產值達到200億美元,這其中,中國市場有55億美元。實際上,從全球機器人發展的速度看是增長了13.6%,從中國機器人整個發展來看增長了18%。中國機器人行業的增長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傾斜,得益于伺服領域對機器人市場的深度挖掘??梢姍C器人行業在未來的一兩年內,還是會有一個成長的空間。
(5)軍工、細分領域:軍工、細分領域在2018年也有穩步增長的態勢。大行業來分,單從國產編碼器,我們在2017年有兩位數的增長,雖然在2018年下半年伺服有所下滑,但還是一個增長的態勢。
產業前景:工業2.0-工業4.0升級的拉動可能給未來伺服界或者相關的行業帶來一個持續的穩定的或者爆發式地增長。但工業2.0至工業4.0絕非一日之功,從工業1.0-工業2.0經歷了100年的時間,工業2.0-工業3.0經歷了70年的時間,現在從工業3.0到工業4.0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從時間和經驗來看,整個產業的升級將會是一個相對漫長的一個過程。在中國其實有很多的公司現在還停留在大機器化生產的過程當中,靠批量或者是固定資產的投資達到整個產業提升的目的。
隨著機械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編碼器產品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客戶已不再滿足于編碼器僅能將物理的旋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還要求編碼器集成度更高,產品更加耐用,并且希望能在絕對值編碼器中出現更豐富的接口方式,使更多的設備實現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