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停車市場投資戰略研究及市場發展潛力可行性預測
?
智慧停車是指將無線通信技術、移動終端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等綜合應用于城市停車位的采集、管理、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查詢、預訂與導航服務一體化,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汽車保有量出現了爆炸性增長。但滯后的運營和管理手段,卻沒有跟上過快的增長速度,停車難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痛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在政策和資本的引導下,全國多個城市都將智慧停車納入城市規劃,利用智能化技術手段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產業鏈現狀:智慧停車上游主要為:智能道閘、智能車位鎖/車位共享、安防設備、停車機器人/立體泊車、智能充電樁。中游主要為停車管理軟件、停車智能化改造方案。智慧停車用戶主要為車主、停車場,智慧停車下游還可延伸汽車后市場:汽車維修養護、汽車保險、二手車買賣、汽車租賃、汽車金融、汽車IT等。
目前,我國智慧停車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已有五類主體參與相關項目投資,這五類主體分別是停車設備供應商、安防設備供應商、市政交管部門、創業企業及互聯網巨頭。這些投資主體或從進停車場前作為切入口,通過綜合閑置的車位信息,讓車主快速找到附近停車位;或從進停車場后布局,通過硬件共享私人車位、使停車場更加智能;或者干脆采用代泊司機的方式,直接幫車主實現停車和取車。
投資方式分析:綜合來看,國內智慧停車投資方式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搭建信息撮合平臺,切入的是進入停車場前場景,解決的是停車場信息不匹配問題,如蘿卜停車、停車百事通、國外的ParkMe等。這類平臺優勢在于門檻低,且無需承擔過多人力成本,但問題同樣明顯,如國內停車場過于分散信息收集難度大、停車場配合積極性差、停車管理系統存在差異等。
第二種是布局硬件與停車管理系統,目的是保證車位數量及時線上化,還能實現車位資源的分時租賃,典型的如捷順科技、丁丁停車、無憂停車、停車寶等。但資金不雄厚的團隊玩不起,前期階段會很費錢,不過信息紅利會在設施全面鋪開時顯現出來。
第三種是通過代泊司機實現“一鍵停車”,公司招聘兼職或全職代泊司機,車主通過軟件提出停車需求后,代泊司機接到泊車訂單幫助車主停車和取車,也就是以最原始的點對點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典型公司有e代泊、悠泊等。
上述三種投資方式各有優劣,對于不同投資主體而言,需要基于自身優勢選擇合適的方式切入。例如,互聯網巨頭借助自己的平臺優勢、移動支付優勢布局“互聯網+停車場”并非通過直接投資,而是采取合作方式,即搭建信息撮合平臺。
市場規模: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智慧停車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資本和政策雙重作用下,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智慧停車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隨著后期城市停車難、停車貴等問題凸顯,智慧停車將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需求。預計到2020年,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4億元,中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2010-2020年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產業前景:對于現有停車場而言,智慧停車行業的投資趨勢主要是提升用戶的停車體驗及提高停車網絡的整體經營水平。提升用戶體驗是通過網絡匯總停車位的實時狀態、價格信息,為車主提供車位在線查詢、車位引導服務,支持信用卡在線支付、移動支付等手段;提高經營水平是通過在線停車網絡,采集車輛進出、停車場利用率、機器故障等信息,對不同地區的停車場制定動態的價格,合理引導車流。
商業模式上,“三免”模式——免費安裝、免費維保、免費升級,幾乎成為智慧停車行業的標配,然后按一定比例給物業和車位主提成。目前雖然有很多的科技公司在做智慧停車模式建設,但大多集中于停車硬件設備的研發,而且線下利用各自優勢進行了大規模圈地,行業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因此,智慧停車未來的發展之路是根據城市特點建立城市一級的智慧停車平臺,智慧停車市場將會向更加集中的方向發展。
對于未來停車場,投資趨勢則是開發線下增值服務及提供在線增值服務。前者針對不同的停車場景,可以開發眾多的增值服務,包括通過購物、餐飲、美容、健身等優惠信息為商家引流;后者通過網絡拓展在線增值服務,例如汽車消費品的電商網站,依據車主的消費習慣推送精準廣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