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纖維市場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
?
人造纖維是化學纖維的兩大類之一。人造纖維是用某些線型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直接溶解于溶劑或制備成衍生物后溶解于溶劑生成紡織溶液,之后再經紡絲加工制得的多種化學纖維的統稱。隨著現代社會的科技發展和人們環保及回歸自然意識的增強,人造纖維以其齊全的品種、優良的特性,越來越受到應用產業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其應用范圍已從傳統產業擴展到服裝、裝飾、醫療衛生及產業用品等各個領域。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造纖維制造業通過實施淘汰落后和高新技術的運用,實現行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的升級。2015年以來,中國人造纖維產量持續增加;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人造纖維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至2018年,我國人造纖維產量達到 439.55 萬噸,較上年增長2.7%。
2012-2018年中國人造纖維產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其中,粘膠短纖 377.09 萬噸,占人造纖維產量的85.79%;粘膠長絲 20.09 噸,占人造纖維產量的4.57%;醋酸長絲 37.20 噸,占人造纖維產量的8.46%。
2018年中國人造纖維細分產品產量比重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企業現狀:2011-2014年,我國人造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從2011年的232家增加至2014年的279家。2014年之后,我國人造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至2017年,人造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265家。而從盈虧企業數量來看,2015年以來,盈利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持續增加,虧損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2017年,人造纖維制造業以上企業盈利數量達237家,虧損數量為28家。
2012-2017年中國人造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2012年以來,我國人造纖維制造業銷售收入呈現波動變化的態勢。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人造纖維制造企業銷售收入達1992億元,同比增長15.2%,為近年來的最大值;2017年,規模以上人造纖維制造企業銷售收入為1961億元,同比減少1.6%。與行業銷售收入變化不同,2012-2017年,中國人造纖維制造業利潤總額實現了逐年增長;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人造纖維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58億元;至2017年,人造纖維制造業利潤總額達140億元,增長了141.1%。
2012-2017年中國人造纖維制造業經營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因紡織業較為發達,我國人造纖維生產地集中在江浙地區,在環保政策及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我國人造纖維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但仍有提升空間。我國人造纖維產量逐年增長,但銷量有所下滑,在下游應用市場紡織行業的帶動下,行業利潤開始上漲?,F階段,我國人造纖維行業依賴銷量帶動收入的時代已經過去,提升產品品質,以質增效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